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4章 好日子 (第1/2页)
“道家有三宝,一曰印,二曰镜,三曰剑,你可知为何?” 说这句话的时候,崇祯可以看出陈秋的态度是极其严肃和认真的。 但他确实不知陈秋说这句话的意思何在,只能摇头。 “由检不知,请陈师明示!” 既然自己不知,那么态度一定要放低,以一个学生求知的态度,去寻找陈秋如此郑重其事的答案。 “自古以来,皇帝治国用黄老之术,除此以外,并无他法。 文臣士大夫牧民以儒家之术,武将勋贵领军作战以御外敌,当行之以兵家之律。 但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儒家之礼,又或者是兵家之律,皆以法为骨,称之为规矩。 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无规矩,则天下乱矣。 这便是法,法可立规矩,但却不能让皇帝用以治国。 但皇帝若真依法治国,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文臣武将不该杀。 只要做事儿,就会有错,有错就该杀,那天下人都该杀完了。 所以皇帝不可完全以法治国,但无法却不可。 所以便有了中正平衡,无为有为之道,也就是黄老之术。 黄老之术,奉黄帝与老子为尊,故称黄老。 乃道家学说。 其实也就是道家阴阳平衡之术,君存其神。 何以存神,在权,在位! 故道家第一宝便是印,印之一物,代表的便是职责与权位。 也就是一个好的皇帝,应该将官员之权位,职责与升迁牢牢掌握在手里,这是皇帝的根本。 亦是刚才与你所说,平民阶层,底层民众之上升通道,朝廷这一潭死水不会变臭变烂的根本所在。 高级官员,权贵,久居高位必会对皇家造成威胁,这是必然的! 官员有用时,便用他,若威胁到皇家权位,该弃时也得弃。 所以一个官员到了一定地位或者作出某些错事后,便要寻他错处,将他以及他的家族以及地方势力贬谪下去,或者连根拔起。 让低级别的官员有机会往上爬,让底层的民众有机会往上爬,维持一个健康的朝廷,这才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 以新人换旧人,以新血换旧血,以新水换旧水。 这个朝廷或者这个朝堂才不会变成死水一滩,才不会变烂发臭。 但你又如何知道,哪些高级官员做错了事儿,残民害民贪污造反? 这就得说道家第二宝,镜。 镜为明镜,为察。 故一般的衙门上方皆有一牌匾,上书明镜高悬四字,便是取明镜可察万物之意! 这镜之寓意,则是皇帝的耳目,消息来源! 大明皇帝的消息来源,除了底下朝臣武将的奏折以外,还必须要有锦衣卫以及东西两厂的密探消息。 如若忽视了厂卫,那么这个皇帝就只能是如瞎子,聋子一般接触到的皆是大臣们想让他看到的消息。 到时候,就如同傀儡一般,而你在位17年,便是如此!” 这话说的,崇祯脸上快挂不住,但也只能是听着不敢出言反驳。 陈秋也不管他的脸色,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从你打掉了魏忠贤,却不找人顶替他的功用,还主动远离了厂卫开始,就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大臣们在朝堂上党争,谁输了就会被你杀了,你以为是自己想杀的人,但其实不过是党争的结果。 如此十七年 国家灭亡只是顺利成章的事! 剑是何物? 兵器也! 寓意为兵权。 故而为道家第三宝。 没有兵权在手的皇帝,连说句话都得考虑考虑是否会引起大臣们的反感。 就如你,怕不是不知道厂卫是皇帝的耳目,但你不敢违逆把你推上皇帝位的大臣。 只因你手中没有军权! 军权皆掌控在朝臣手中,与皇帝其实关系并不大! 这是当初,大明的某个皇帝将军中考功职权放到文臣手中之结果! 军中粮草、军饷以及升迁都掌握在文臣手中,武将拿什么来支持皇帝? 所以皇帝不重要,如若大臣们高兴,或者皇帝不听话,弄死了换个更听话的就行! 这便是自古以来,皇帝必学的帝王心术之一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