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冰尘_五 在人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 在人间 (第1/1页)

    源的父亲早年下海经商,和她的母亲在酒局上认识,那时候源的母亲二十出头,源的父亲已经四十多岁。成熟的男人的身上总是散发着莫名其妙的魅力,再加上常年经商所练就的一张好嘴,以及积攒的不少财富,他们就这样在一起了。

    没过两年,源的哥哥谷出生,源和哥哥相差七岁,哥哥对她很是呵护。

    谷初中辍学后就和父亲学习经商,直到源高一的时候,谷去世。

    那天晚上雨下得很大,夏季的雷雨总是在散去燥热的时候多了几分恐怖。父亲在酒局应酬,伶仃大醉,于是要源开车去接他,出门的时候母亲叮嘱谷,雨太大,车开得慢一点。可是意外终究出现了,没等接到父亲,谷就出了车祸,一辆货车刹车失灵,对向撞来,车轮的划痕很快被雨水淹没,水中逐渐泛起血红……

    父亲因哥哥的去世萎靡不振,日夜酗酒,时常打骂母亲。没用的男人都这样,失意的时候总让自己的女人受罪。母亲当时四十多岁,抛下家庭,跑了。

    源认为一切都是父亲的错,因此对他的死亡漫不经心,我问她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去,她告诉我,“人在死亡的前两天还没有走进地狱,我不想他在人世间感受到我的温存。”

    我们赶到葬礼的会场时,人差不多已经散去,葬礼由源的叔叔主持,今天是最后一天。源没有说什么,就坐在屋里,也没有流泪,就等着众人散去。

    后来源一个人待在屋里,面对父亲的遗容,我不清楚她在想些什么,我坐在一边的沙发,她盘腿坐着,眼神空洞。源的父亲给她带来了痛苦,还给她带来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我想现在的源是麻木的,我也不知道怎样安慰她,头一天,我们就在沙发上一直坐着,我吃了点东西,我问她吃不吃,她没理我,我们就这样在沙发上坐着,睡着。

    第二天,周日,我醒的时候她的眼睛是睁着的,我不清楚她有没有睡着,但我想应该是没有。当一个人的生命中只剩下自己的时候,那是何等的痛苦。

    临近下午,她仿佛换了一个人,“东,我们再待两天怎么样?”

    “两天吗?”

    “你也可以提前回去,这没有什么。”

    我听到这话,我想我应该留下来,“好的,再待两天,我去请个假。”

    晚上,源在她父亲面前对我说,其实她一直都很孤独,这种孤独源自于感情的缺失,也源自于对家庭的愤懑。

    “是吗?如果谷没有死,你会不会过得好些?”

    “我想不会,母亲不是什么安分的女人,父亲打她的时候我没有怎么劝阻,因为我知道,她自己在外面不干净。”

    “是吗?”我很好奇。

    “父亲大她二十岁左右,身体早就不行了,母亲很年轻,犯错是难免的,但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犯的错付出些什么,不是吗?”

    “我想也是。”

    “东,你喜欢我吗?”源突然转过头来对着我。

    “嗯,喜欢,是对朋友的,我没有想过越界,或是其他的,你很漂亮,聪明,也相对富有,我指的是现在。”

    说完,源放声大笑,“你就不想找个富婆吗,你知道,我父亲给我留的东西可不少,哈哈哈哈哈哈。”

    “是吗,哈哈哈哈。”

    就这样,气氛逐渐开拓,我问源接下来准备做些什么,源告诉我,她毕业后就开始旅行,或是其他的,总之现在漫无目的,也回答不了我什么。

    “你可以抱一下我吗,我没有其他想法,很久没有人抱过我了。”

    “源,这个便宜我可不是故意占你的哈,是你自己要求的。”

    “哈哈哈哈哈,去你妈的。”

    就这样,我们说了很多,第二天,我们早早就回到了学校,去多乐街,喝了一点酒,以便于晚间早点入睡。

    接下来的日子源多了几分专注。

    内心破碎的人总会把注意力放到别的地方。即便源讨厌他的父亲,但那毕竟是她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亲人,现在,她真正孤身一人了。

    我想她会沉沦,拉着我去多乐街伶仃大醉,然后随便看上哪个男的,花天酒地,我想我可以把她介绍给高认识,高也喜欢喝酒,也喜欢朋友,说不定我们三个也能建立起要好的关系,然后终老,期间小聚。

    不过事态的发展和我想的不一样,源开始好好学习。我指的是更加努力了,如此,奇怪的现象产生了。

    源告诉我,白天没课的时候,我必须陪她去学习,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让我抱了她,算是我占了她的便宜,为此我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陪她学习。

    我对此很不认同,我抱她是她请求我的,而且我并没有占便宜,即便是我想,我也不敢对着她父亲的遗像这么干,那也太不是人了,况且我将源定义为我的一生挚友,我不会对我的朋友动手动脚的。不过我还是答应了她,我有很多书没看,也有很多想看的书没有开始看,这样我既可以陪朋友,也可以看书,挺好。

    于是奇怪的现象出现了,白天没课我和源在图书馆学习,晚上也是如此,但高如果叫我,我就去花天酒地,如果不叫,我就继续学习,我感觉到这是两个世界,我穿梭于不同的人生。

    源每天六点起床,六点半叫上我,吃早餐,七点到教室,之后去图书馆。源没有变得沉默寡言,话一样多,我们在路上瞎扯,她那我开玩笑,说我是怂包,不敢对她动手动脚,我告诉她当着她爹的面我不敢,她就跑过来打我。一进图书馆,源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阳光顺着窗边撒下,照射在书页中央……

    没错,我是计划想要描写源看书时唯美的景象,但是却不知道应该怎么下笔,因为这和我印象中固有的源的形象相去甚远,并且我觉得描写的过于美好,不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绝大多数的她,不过那样貌真的很美,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但是那的确是她,我的记忆不会出现巨大的偏差。

    我们坐在图书馆的二楼过道,过道的尽头有一扇门,推开门空荡荡,不大,但是没人,里面的桌子也就容得下两个人的位置,我们就是在那儿学习,时不时会有人推门进来,看见有人,也就走开了。

    源搜刮着文学理论的知识,上这门课的时候,我没有好好听,所以也就跟着学了起来。

    我们会小声讨论,接受美学如果从读者出发,那么应当怎样对读者进行更为精确的划分呢?如果还按照传统的习惯,将读者分为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显然是不科学的。信息化发展的当下,光大的读者群体也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某些专业的知识,对作品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和专业的读者之间的距离在缩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术界对文学的研究,就比如对《平凡的世界》的批评,学术界就没有普通读者做得好,或者眼光没有普通读者那样灵敏,在某些时候,所谓的专家高高在上,忽略了文学最应该考虑的广大群体,精英化的解读,恐怕会失去众多读者……

    源的身上有着一股倔强,她想要证明自己的意义。尽管我们绝大多数时间待在一起,但有时我也会想,她心里到底装了些什么?我似乎看不太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