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冰尘_八 我的大学(终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 我的大学(终末) (第1/1页)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历史上也从未发生,一个民族,如此热衷于毁灭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当西方的理论成体系地传入,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批评,当然不是批评西方的理论,而且我们的传统。

    我和源走到一家书店。跨过三步台阶,就进了店内。装饰很古朴,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似乎就是为了单纯地将书储存起来,不受干扰,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躺在摇椅上,闭着眼睛。

    书架上多是建国以后得书目,营养价值少得可怜,以作品为主,即便有关于各个领域的理论,也狭隘空乏,二十一世纪的理论倒是可以,到我们来此的目的是探寻年代久远的书籍,而不是什么随便就能在其他地方买到的书。

    源看得无聊,拉着我往外走,我被拽着退出去,源说,这儿的书都没什么意思,去别处看看。

    逛了一圈下来,也没找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于是我们决定变换行程。临时的改变是被迫的,但是也只能如此,偌大的书市,尽是些只言片语。

    还没想好去哪儿,夏末的雨水淋了下来。不知有多久没见过林间的雨,上一次,恐怕还是在金城,和古一起,在戴家堡,那时候细雨绵绵,雨水穿过针叶,扑面撒下,我和古赶到半山的亭子,看了很久。

    此处没什么亭子,但也不是没有落脚点。跑了一会儿,上衣及裤腿已经湿了半截,我们到路边的茶馆,坐了下来。

    经营茶馆的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妻,老头似乎重病,常年生火,老太太温好茶水,端了上来。

    “下着雨,没带伞吗,淋湿了会感冒,年老了可不好,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病生出来。”

    我望着老太,笑了笑,说了些什么。她让我们去火边,烤一下,尽量烘干一些。

    老头坐在火旁,身上散发出老年病人专属的味道,不算好闻,但为了烘干,我们也只得坐下。

    老太的两个儿子长年在外,年末才会回家,听说是在外从事互联网相关的工作,因此也就对家里这古老的建筑没什么兴趣,也就年末的时候回来,热闹两天,留下一些钱,就匆忙地走了。茶馆一年四季来得人不算太多,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中年男人,或者上岛旅行的老年夫妻,相对于老太来说,来的大多是同龄人,因此日子也还算可以,时不时会有一两个年轻人到访,但也不会待多久。

    茶馆的中央摆放着棋盘,上面的棋似乎很久没有动过,夏中的时候,来得人还算多,夏末了,天气开始降下,来得人也就更少,要是

    冬日,上岛的几乎就是年轻人,有时回来那么一两个,有的年份,一两个都没有。

    这让我想起了相似的情节,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中,茶馆老太及茶馆老头子,只不过我们到来的季节是夏末,我也不是独行,身边跟着源,我对源也不存在任何的“邪念”。

    回到酒店,我们收拾行囊,就走了。源邀我去她家,她一个人,有些孤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