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沟通总督 (第1/2页)
目前这个年代的港岛,形势相对的其实还不错。 因为朱传文在关外抵御住了日子。 日子也就没有能够在关外汲取到太多的利益。 虽然日子攻略东南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少了关外的补充,日子要少太多的战争潜力。 港岛虽然也经历了一些战火。 但相对受到的破坏还是要小上很多,虽然也经过了一次投降,基建方面损失了很多。 但没有几年经济完全停滞的黑暗时期。 经济方面的损失有,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恢复起来肯定要比完全破坏后容易。 有很多的资本和技术,并不算完全离开了港岛。 虽然暂时离开了,但是还比较容易回来。 可以说是跑了又没有完全跑。 “大哥,港督要约见你。” 从中环回来的传杰对着朱传文说道。 传杰去市中心主要还是忙活老朱家商业上的事情,主要是买一栋大楼作为银行总部。 港岛不同于关内关外一些地方的区别,也是有许多的欧式建筑。 百米以上的高楼没有,但是几十米的楼还是有的。 老朱家既然要办银行,就有跟汇丰对比一下的想法。 工厂什么的开在偏僻的地区没有问题。 但是银行必须开在市中心闹市区。 开展业务主要针对的也是港岛原本的居民。 朱传文带过来的人,个个都有家底,存储业务需要,需要借贷业务可以说是了了,资金根本就利用不起来。 “哦,已经有新总督来上任了吗?” 之前朱传文一家到港岛的时候,港岛刚好是一个没有总督,直接被军管的状态。 上一任的总督,投降之后被日子俘虏过,虽然已经被救了出来,但怎么也不可能还继续接任。 “大哥,新的总督姓葛。” 传杰这些人,接触了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当然知道外国人的姓氏该怎么称呼。 还这么叫,主要是老朱家私下的习惯。 “葛##?”朱传文本能的回道,这个姓确实熟悉。 “对。” “这是一个有能力的总督,跟他们约一下,咱们一起过去见见。” 这个总督,虽然到港的时间,稍微早了两年。 但是能力方面毋庸置疑,恢复港岛的经济,目标和朱传文的一致。 两个人也就了合作的基础。 整个港岛只有四五十万人口的情况下,朱传文带来了几万人。 就算不担任任何的职位,也一样的有一定的话语权。 加上朱传文是带了大笔资金过来的情况,话语权当然就要更重。 如果加上了朱传文在关外,留下那么多香火情的情况下。 目前这个阶段,没有人敢轻视朱传文。 这一次战争之后,英子已经没有那么强。 对朱传文已经是一个需要尊重的态度。 这个年代,港岛的工业真的不太行,工厂不到千家,工人也就不到二万。…。。 也就不怪岛上有那么多人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 男人工作都不好找,更不要说是女人。 现在港岛的市中心,跟朱传文准备筹建的元宝镇,其实是一个情况,都是百废待兴。 朱传文带来的人,虽然因为修建的房子还不够。 有的需要暂时住一下帐篷,有的需要集体挤在一块居住,居住环境不是很好。 但其实本身的港岛居民,这年代居住的条件,可以说也没有强到哪里。 有很一部分人都是露宿街头。 也就是港岛的气候温暖,要是换在关外的冬天,这些人露宿街头根本生存不下来。 港岛这个时期,除了少数的商业、公房之外,建筑也还没有流行起来钢筋混迹土。 民居的风格,主要还是木制的唐楼和骑楼为主。 这种木制结构,抗灾能力有限,免不了在炮火之下损毁。 再加上了短时间内涌入了大量人口,很许多人“无家可归”真的就不意外。 “还希望朱先生咱们一起建设好港岛……” “没问题,不管是招工还是投资,都没有问题……” 虽然总督有的没的,跟朱传文说了不少,就连当初当初关外的战役,都能跟朱传文扯上不少。 就连政治方面也跟朱传文试探了不少。 但总督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朱传文可以多投资。 不能只在自己的地盘投资,市中心已经满目疮痍,也很需要资金的投入。 在总督已经决定把港岛发展成,东方甚至世界制造中心的情况下。 这种捡钱的投资,朱传文没有不投资的理由。 至于总督希望朱传文帮助一些就业。 其实问题也不大,最繁重的一批工作,朱传文也并不希望自己人做。 这个年代的港岛人,吃苦耐劳方面,真的不弱于关外和关内。 工人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完全就是家常便饭,整月无休也不是啥问题。 生活上压力搞的这些人,只有这么卷,才能生存的下去。 “传杰,看到这些人怎么卷了的没有,咱们也要卷起来。” 在港岛中环,看着忙忙碌碌的工人,朱传文对着传杰叹道。 大多数地区的发展阶段,都离不开人口福利。 现在的港岛还好,人还不算太多。 但是等不了太长时间,也就几年就会成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大哥,咱们弟兄们也不是吃不饱饭,咱们跟他们卷什么?” 这些工人距离传杰的生活已经可以说是挺远。 从去春合盛当学徒之后,当工人就跟传杰没了关系。 “咱们这一代找饭吃不是问题,但是不卷一卷的话,下一代还有没有饭吃,那就不一定了。” 港岛之后的几个商业大佬,这个时候其实都已经生活在港岛。 这些人虽然可能还当着小贩还是船工,但是说是要起家,赶着风口的话,那也很快。…。。 跟这些人的商业竞争,压力其实还是很大的,比菜鸡互啄的难度高多了。 “大哥,你的意思是?” “孩子的教育要抓的紧一点,每个村里要建小学,镇上要建中学,最好的是能搞一所大学回来。” 跟港岛的其他人卷,当然是卷怎么鸡娃。 这方面朱传文有丰富的经验,相信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内卷经验,卷过其他人。 卷孩子当然就是卷孩子的学习,全面发展当然很好,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