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广陵王 (第2/2页)
追查。”鹧鸪继续道。 “五哥那家伙来晚一步,以上官湛的警惕,恐怕插不进手了。”高长珩道,话锋一转,“但上官湛决不能倒向八哥。上次跟你说的事布置的怎么样了,有把握吗?” “殿下放心,敌在明,我在暗。”鹧鸪肯定道,高长珩看了他一眼,点点头,鹧鸪微微躬身,便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人群中。 高长珩收回视线,靠坐在垫子上,揉了揉眉心。 秦望寻熬完药,回房发现元行阙不在,便到屋后山坡上去找他。渐渐入秋,天气转凉,草色也变黄了。元行阙坐在战马碑前,望着远方,一动不动。这块碑是他自己找来木板做的,只有一只胳膊,做得颇为辛苦。那天他费力把这块简易的墓碑放在埋葬着战马的土堆前,长久不曾说话。 秦望寻走过去,瞥见他手中还拿着一个银簪,簪头是一朵亮黄色的花,颇为俏丽。料想这是某位姑娘所赠,元行阙这些天,常常看着这簪子出神。 “起风了。”秦望寻在他身后道,“我刚才为你熬好了药,回去喝吧。” 元行阙回头,看见秦望寻一身简素衣物,发丝被简单挽起,只余鬓边几缕碎发,正被风牵引着摇曳。他站起身,颔首道:“多谢。”便朝屋内走去。 那夜之后,他已经不似刚醒来时那么颓唐和暴躁,变得平和许多,但眉宇间常常还是有浅淡的忧愁。 秦望寻看了看远处的青山,拢紧袖口走回去。院中还有一些柴火,她拿过斧子劈起来。元行阙在屋内看见,便走出来道:“秦姑娘,我来帮你吧。” “啊,好。”秦望寻一愣,但没有拒绝,转而将斧子递给了元行阙。元行阙用脚踢起一块柴火,手起斧落,很快劈成几瓣。秦望寻见他并不需要自己看顾,就走到一边去看那些晾晒的草药。 “秦姑娘。”砍了一会儿,元行阙突然开口,秦望寻转头看他,只见他默默抱起地上劈开的柴火,并不看她,自顾自道,“一直想对秦姑娘说,多谢你救命之恩。前些天我心绪不好,冲撞姑娘了,实在抱歉。” “无妨。”秦望寻清淡的声音响起,元行阙抬头看看她,又迅速低下头,将柴火抱到一边,问:“恕在下冒昧,秦姑娘为什么会孤身一人在这里开药坊?” “我行走江湖,四处行医,前两年从中原到此,这里有不少我不曾见过的药材,所以逗留得久了些。”秦望寻一边拨弄草药一边道,“这是一位朋友的房子,他离开前送给了我,我就拿来当个栖身之地。” “一个柔弱姑娘家,河西又不是什么良善之地,你不怕遇到危险么?”元行阙道。 “我独自一人惯了,寻常的江湖伎俩也懂得一些。”秦望寻淡淡道,“何况医者行医,本就困难重重,如果怕,就不干这一行了。” 元行阙轻轻喟叹一声,在心里欣赏这位姑娘的勇敢和果断。 “我身虽瘦,却肥万民。姑娘有医家风范。”元行阙由衷道。 秦望寻露出个笑容,轻轻道:“过誉了。” 元行阙也勾起一抹浅淡的笑容,这几乎是他醒来后第一次笑。他一边继续劈柴,一边问:“秦姑娘,我看你整日忙碌,有没有什么事情是我帮得上忙的?” “你身体既好了,像这样抓药,熬药,洒扫,劈柴,做饭一类的活,可以做一些。”秦望寻倒也不客气,说了一连串,但随后停了停,却转了话锋,“不过……你身体既无大碍,也不必一直留在这,想回长安的话,我想法子给你凑些路费。” “你怎知我是长安人士?”元行阙立刻紧皱眉头,问。 秦望寻手上的动作停了停,见元行阙皱眉看着自己,抿了抿唇,便道:“当日把你救回来,为你除去身上盔甲时,见到了你怀中的兵符。” 元行阙闻言一惊,摸了摸自己贴身藏着的兵符,眉眼沉下去,立刻知道她的意思。 秦望寻轻轻道:“一军之中,兵符必为最高统帅所有。而解肃州之围,坚守嘉峪关的主帅,正是广陵……”她没说完,而是看了看元行阙的神色。 元行阙却只是沉默了一下,接着垂首露出一个落寞的笑容,喃喃道:“怪不得你从不问我是谁。” 秦望寻道:“若你想回长安……” “我不想。”元行阙不等她说完,就接了这三个字,接着是长久的沉默。 秦望寻愣了一会儿,缓缓转身,道:“我前两日进城,听说京中已经知道了广陵王的死讯,正在置办丧事。” 元行阙闭了闭眼,深吸口气,道:“也好,就让那个英明神武的广陵王,成为长安永远的回忆吧。” 秦望寻思忖了一下,小心翼翼道:“大家如果知道你还活着,一定会很欣慰的。” “是么?”元行阙笑了笑,目光却转向自己的断臂,眸中流露出一丝伤痛。 秦望寻还想说些什么,但看着他落寞的神情,终究什么都没说出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