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突发奇想 (第1/4页)
清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李水花就轻手轻脚地爬了起来。 她借着窗纸透进来的微光,看着身边熟睡的苏宁,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结婚三个月了,她依然会在醒来时恍惚——这真的不是梦吗? 水花小心翼翼地越过苏宁,尽量不惊动他。 但就在她即将下炕时,一只温暖的手握住了她的手腕。 “又这么早?”苏宁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天还没亮透呢!再陪我睡个回笼觉。” “今天要学复式记账法,得早点去占前排座位。”水花轻声解释,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我……我煮了粥在锅里,还烙了饼……” 苏宁叹了口气,坐起身来:“我送你去。” “不用!”水花连忙摇头,“你昨天熬夜算砖窑的账,再睡会儿吧。我自己能行。” 苏宁看着她倔强的表情,知道拗不过她。 水花自从去县里学会计,每天往返二十里山路,却从没喊过一声累。 起初他坚持接送,后来发现水花更愿意他多休息,就改为偶尔突击检查…… 有时在半路“偶遇”,有时直接去教室外等她放学。 “那把这个带上。”苏宁从炕头柜子里摸出一个军用水壶,“我灌了红糖水,路上喝。” 水花接过水壶,指尖碰到苏宁的手,两人相视一笑。 这成了他们之间的小仪式——每天清晨,一个水壶的交接。 穿戴整齐后,水花轻手轻脚地出了门。 院子里,公公苏大强已经在磨镰刀,见她出来,点了点头:“路上小心。” “知道了,爹。”水花乖巧地应着,从厨房拿出准备好的干粮袋,匆匆出了院门。 晨雾中的山路湿滑难行,水花却走得飞快。 这条路她已经走了三个月,闭着眼都能数出哪里该转弯,哪里有坑洼。 走到半山腰时,她习惯性地停下脚步,回头望向村子…… 苏家砖窑的烟囱已经冒起了青烟,想必苏宁又早早去忙活了。 水花摸了摸怀里的笔记本,继续赶路。 这本子是苏宁从县里买来的,封面印着“宁夏西海固会计培训班”的字样。 里面的笔记密密麻麻,有些地方还画着只有她能看懂的小符号。 “李水花!”刚到县城培训班门口,就听见同学喊她,“快来看,老师弄来个稀罕物!” 教室里,班主任马老师正在调试一台老式手摇计算器。 见水花进来,马老师笑着招手:“水花,来试试。你们苏家砖窑规模大,以后说不定用得上这个。” 水花好奇地摸了摸计算器的金属按键,冰凉坚硬的触感让她缩回手指。 她更习惯用苏宁送她的那台更先进的计算器,根本不是眼前这个原始玩意儿能比的。 不过苏宁提醒过李水花,不要告诉任何人,省得招惹麻烦。 “我还是先用算盘吧。”只见水花腼腆地说,“等学透了再碰这个。” 马老师赞许地点点头。 水花是他教过最刻苦的学生,从不贪多求快,一定要把每个知识点都吃透。 这样的学生,将来必成大器。 上午的课程结束,水花婉拒了同学一起吃午饭的邀请,独自坐在教室里复习。 她从布袋里拿出早上带的饼子,就着红糖水慢慢啃着,眼睛始终没离开账本。 “借贷必相等……”水花小声念叨着,手指在桌面上虚划。 突然,她发现昨天做的一道题有问题,连忙翻开笔记本修改。 就在这时,一张纸条从本子里飘了出来。 「晚上给你带县里的酱牛rou,好好吃饭。——宁」 字迹工整有力,是苏宁昨晚趁她睡着时塞进去的。 水花把纸条小心地夹回本子里,胸口涌起一股暖流。 酱牛rou多贵啊! 可苏宁总变着法子给她补身体,说她读书太耗神。 下午的实cao课上,水花打算盘的速度已经超过了班里大多数男同学。 并没有因为苏宁给了她更好用的计算机,而忽略了对基本功的学习和掌握。 算珠碰撞的清脆声响中,她恍惚看到了苏宁惊喜的表情…… 等他看到自己把砖窑的账目重新整理后的样子,一定会很高兴吧? 放学时分,天空突然阴沉下来。 水花加快脚步往家赶,可刚出县城,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她连忙把笔记本裹在衣服里,冒雨前行。 山路很快变得泥泞不堪,水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布鞋早已湿透。 “水花!” 熟悉的声音穿透雨幕。 水花抬头,看见苏宁撑着一把黑伞站在前方路口,裤腿挽到膝盖,露出结实的小腿。 “宁哥,你怎么来了?”水花小跑着迎上去,雨水顺着她的发梢往下滴。 苏宁把伞往她那边倾斜:“来接我媳妇放学啊。” 一把伞不够两个人用,等回到家,两人都是湿了半边身子。 苏母见状,连忙端来姜汤:“快喝了驱寒!一个两个都不让人省心!” 水花捧着碗,小口啜饮。 姜汤辣乎乎的,喝下去整个人都暖了起来。 她偷瞄了一眼同样在喝汤的苏宁,发现他正含笑看着自己,顿时耳根发热。 “娘,水花今天学会了复式记账法。”苏宁突然说,“比咱村会计老李头还要厉害。” 苏母哼了一声:“女子学那么多有啥用?把家顾好才是正经。” 水花低下头没说话。 这三个月来,婆婆虽然没明着反对她读书,但时不时就要敲打几句。 她知道,在老人眼里,媳妇就该围着锅台转,而不是整天抱着账本算来算去。 “娘,您这话不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