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认可 (第2/4页)
的方案杨县长已经原则同意。您看……” 王志强翻到最后一页,突然瞪大眼睛:“等等,这还款计划……用未来政府补贴和砖窑分红来还?” “正是。”苏宁点头,“吊庄成功后,移民有了收成,政府补贴就能到位;我的砖窑分厂投产,利润分成还贷。这叫‘用未来的钱办现在的事’。”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另外,贵信用社一直都有很大的贷款压力,或许整个西北都没有政府更好的客户了。” 果然苏宁的没有一句话彻底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九十年初可没有那么多人接受贷款。 王志强盯着苏宁看了足足一分钟,突然转头对一旁的信贷员说道:“小赵,把去年总行发的那个‘支持农村改革试点’的文件找出来!” …… 两个小时后,当马得福匆匆赶到农信社时,贷款意向书已经签好了。 “你来晚了。”张树成笑着把文件递给马得福,“八千块,无息,三年期!” 马得福难以置信地看着苏宁:“你怎么做到的?” 苏宁耸耸肩:“讲道理而已。” “厉害!我对你是服了。” “现在当务之急是拦住李大有他们。听说他们去县政府告状了?” 马得福脸色一变:“我这就去!” “一起去。”苏宁站起身,却突然晃了一下,幸亏张树成眼疾手快扶住他。 三人赶到县政府时,李大有正带着十几号人在大院门口嚷嚷。 看见苏宁,李大有立刻冲过来:“苏少爷,你来得正好!给评评理,张主任骗我们回吊庄,说好的工钱呢?” 围观的人群sao动起来。 马得福刚要解释,苏宁却上前一步:“大有叔,工钱一分不会少,但得按咱们约定的来——先记工分,建成后统一结算。” “呸!”李大有吐了口痰,“空口白牙谁信啊!我们要现钱!” “大有叔,其实这些房子盖好了都是你们的,到时候你们还是要出等价的金钱购买,现在用你们不要钱的力气抵一部分钱不好吗?” “我们不要房子!” “那也简单!盖好了吊庄,属于你们的工钱一分钱也不会少。” “不行!我们就是要现钱。” 场面眼看要失控,县政府的大门突然打开,杨县长沉着脸走了出来:“吵什么?当这里是菜市场吗?”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李大有自然缩了缩脖子,但还是一脸不服气。 杨县长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苏宁身上:“你就是那个‘经济协调员’?方案是你提的?” 见识过大风大浪的苏宁自然是不卑不亢地点头:“是我,杨县长。” “有魄力。”杨县长突然笑了,“但光有魄力不够,得有执行力。” 他转向李大有等人,“乡亲们,政府理解你们的顾虑。这样,我做个担保——如果年底你们拿不到应得的工钱和土地,直接来找我杨某人!” 这番话一出,李大有等人面面相觑,气势顿时弱了三分。 杨县长趁热打铁:“明天县里派车送你们回吊庄,第一批建材同时送达。愿意参与建设的留下,不愿意的……” 他故意顿了顿,“可以继续回涌泉村挨饿!但是等到以后的吊庄风风火火别后悔。” 最后一句戳中了要害。 西海固的农民不怕吃苦,就怕看不到希望。 现在县长亲自担保,又有实实在在的建材摆在眼前,再顽固的人也动摇了。 “那……那行吧。”李大有悻悻地说,“但我们只干轻活,重活得加钱!” 苏宁笑了:“李叔,您放心,重活有机器。我从县农机站租了台推土机,明天就到。” “哼!这还差不多。”苏宁的解释让李大有也算是有了下坡。 果然心情不太恶劣的带着闹事的村民离开了。 回吊庄的路上,马得福却是忍不住问苏宁:“苏宁你什么时候联系的推土机?” “昨天。”苏宁咳嗽了两声,“预付了半个月租金。” “你哪来那么多钱?”马得福震惊地问。 苏宁笑而不答。 直到很久以后,马得福才知道,那是苏宁拿出了自己家的积蓄。 …… 三天后,玉泉营吊庄点热火朝天。 推土机轰鸣着平整土地,男人们砌墙搭梁,妇女们烧水做饭,孩子们在旁边嬉戏打闹。 一片荒芜的戈壁滩上,一个村庄的雏形正在成形。 张树成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幕,眼眶有些湿润:“小马,看到了吗?这就是希望啊。” 马得福点点头,目光不自觉地寻找着苏宁的身影。 他正和李大有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什么,两人不时发出笑声。 那个曾经让他嫉妒的情敌,现在正用他完全没想到的方式,改变着这片土地。 傍晚收工时,苏宁召集所有人开会。 水花拿着账本,一五一十地公布当天的工分和材料使用情况。 透明的管理方式,让原本满腹疑虑的移民们渐渐放下戒心。 “明天开始砌住宅区的地基。”苏宁指着规划图说,“按每家出工情况,优先给干活积极的家庭分好位置。”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 移民们立刻议论纷纷,不少人当场表示明天要带亲戚来帮忙…… 毕竟,宅基地的位置关系到未来几十年的生活。 当然有更多听到风声的村民主动加入,不光有钱拿,还可以有资格得到一套房子的名额,自然是惠而不费的事情。 慢慢的吊庄移民的事情终于步入了正轨,苏宁也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 夜深人静时,马得福在临时办公室整理材料,突然听见敲门声。 开门一看,是抱着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