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穹庐秘宗前传 第十四章之一 (第2/2页)
莲居士”李白,高声赞誉我这位一身朴素衣服的私塾先生是;“贤郎大智勇,不是凡人间”,“外圆兼内方之友”,他又仰起泛着微红色的脖颈,一口气喝干了旁人递过来的一杯沉缸美酒,之后,伸着修长的手臂、指着窗外的一轮皎月,用诙谐调侃的语气告诫身边在座的、已是处在酒酣耳热,倒凤颠鸾迷瞪状态的朋友们;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天生我才必有用。 然后,清痩脸颊上的神情仍然兴致勃勃的李白诗人,打开了里面装有一套文房四宝,和诗文书籍匣子的绸缎包裹,赠予了我一本刚刚汇篇成文献册籍,准备带着乖巧玲珑的小书童、按辔策马进京、上贡申威朝廷,给整天沉浸在歌舞升平欢乐之中的唐玄宗皇帝,为他寻欢作乐随意添雅助兴的华丽诗文《草堂集》。 及刚用一匹华贵丝绵、一卷轻柔桑皮纸,和一捆泼墨书画用的大众化罗纹纸,从西域强盛番国宫廷換来的一只晶体琉璃杯、一只厚实恭谦的异形玳瑁盏,和一小布包当地微山湖特产的鱼珍芙蓉香酥月饼。 我把所随身携带的一些羽扇\麈尾\玉环\香囊、珊瑚珠\琥珀链,等各种心爱珍贵的小器物挂件,和一只出自于西汉皇室的铜榆圆形单把铜套杯,一柄铸有佛经铭文的青铜镜,奉送给了令我心仪已久的李白先生,留做这次偶然相见的纪念品。 性格豪爽,表情坦诚的李白先生,痛快收下了我这些不成敬意的小礼物后,心情激动的又挽起了青袍衣袖,将让众人们触景生情,赞叹不绝的三首韵志饮酒添趣诗文,当即在已撤除了残羹剩饭、狼藉不堪的酒桌上,挥毫泼墨一气狂草书成后,转身大大方方的赠送予我。 我高兴的把李白挚友为我即兴书写的这些散发着优雅墨香的珍贵诗文,小心的请工匠师傅帧封装饰一下后,带回到我的神秘住宅隐居宫,都完好保存在隐居宫的005号房间,圆门框架上面挂着“天香地芳”诗文阁牌号的壁橱之中。 在一马平川,号称是鱼米之乡的巴蜀天府盆地,我穿过了百舸争流的郫江、与鱼虾成群回游的解玉长溪,和碧波万倾、山歌缠绵的摩诃池,冒着从三九阴天上飘落下来的阵阵寒风碎雪、扮成一位乐做济民施善之事,有怜爱助贫之心的峨眉山脚下的乡绅,雇请了两个身强力壮,表情憨厚的青年挑夫,给被困潦在饥寒交迫之中,写尽了世态炎凉、悲悯哀叹之事的诗圣杜甫,送过去一麻袋菽米、二挑担干柴、三吊铜钱与一些碎银、及一木桶上好的辣椒酱、几陶坛泸州老窖池中珍藏了多年的上好美酒等,一些日常生活必需物品,来为他能救急危难,摆脱掉眼前这种食不果腹的凄凉窘境。 虽然已是面黄饥瘦菜色扑貌,但方整的脸颊上仍旧精神明朗,思维快捷,不露糊涂之羞涩,号称为:“杜陵野老”,“京兆杜甫”的诗圣杜甫老先生,安稳的坐在这所破败见天,四处透风,乃有搖搖欲塌之危的草堂前厅中,紧紧拉着我冰凉的双手,用诙谐的口吻轻声说道:饮浓香的醇酒、宜读我的忿世诗文。 这之后,他又迷缝着能阅尽世微的眼睛,甜蜜地回忆着;在春华秋实的中原衣袍之地,祖父“吾祖诗冠古”,徘徊于“枣梨少园中,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那段青春年少、欢乐风光的悠悠往事。 和他忿然用自己一介青色布衣的单薄身体,阻挡住战马兵车隆隆镝鸣队伍的行进之路,以此表示出他体恤爱民,乞求平安盛世之用心,而执意创作出的“三吏三别”悲情诗文,让他在风云动荡的华夏社会中,声誉鹊起,在不被众人们看好的坎坷不平,遍布着势利眼陷坑的仕途上,终于谋得了一官半职小吏的难忘经历。 他用一双瘦削的磨练成青筋硬茧的手掌,捂着有些干裂少牙的苦闷嘴巴,弯下腰身剧烈咳嗽了一阵子后,老泪纵横紧握着我的双手,十分感激的喃喃说道:“古友施禄米,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百年粗粝腐儒餐,恒饥稚子思凄凉”。并轻轻拍着我厚实的肩膀,夸赞我是;“寂官身后事,千秋万岁名”。 我们俩盘坐在冒着淡淡的米香炭火青烟,呈现出一副灰土败落模样的炉灶前,一边乐滋滋的拉着一些家常里短的窘色话语,热烈议论着近年来、华夏热闹的诗坛上出现的一些,描写边塞军旅艰苦生活的优美诗文, 并向我详尽解释道、他为什么对用鸟鸣叫响了春天的燕雀情有独钟, 一边就着杜甫先生亲自下厨做的小葱清拌豆腐花,小咸鱼干,蚕蛹油糕,尽情的畅饮着陈年已久的醇香泸州美酒, 在不知觉之交谈中,我俩你一杯我一盏的很快喝完了我差人带过来的、这几坛世间上好的美酒。 之后,他用有些失望的神情瞅了一眼,身边几个东倒西歪的空酒坛子,一脸酩酣之醉模样的站起身,挥动着一双枯糙瘦削的手臂,用略带沙哑上火的大嗓门,拍案忿贬着,兵燹乱世的;“朱门酒rou臭,路有冻死骨”、“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等滿腹的带有悲壮色彩的诗意。 诗圣杜甫的人穷志不穷、不会五斗米去折腰的铮铮傲骨,给我留下了一副难以磨灭的忧国忧民绅士印象。 待夕阳西下,恋恋不舍离别时,情绪大好的杜甫先生又再次向我坦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及,久藏在心中的一些幸福美好理念。 我则送给这位早已卸任归乡、目前正处在穷困潦倒霉境的“全国人大代表”,十匹颜色调和,适宜养眼怡情的蜀锦吳绫,一挑担正散发出醇香沁脾气味的泸州老窖,一蒲包刚风干好湿度、且质地紧密、美味悠长的红油腊肠,和几卷可激情撰文诗赋的罗纹纸,棉连纸与夹连纸。 并给一贫如洗,衣不遮体,无法出户串门,去享受自然风光的一家老少上下,让成都古城颇有好名气的“瑞福祥裁缝铺”掌柜的派遣一位,手中拿着一把油光光的紫檀木尺,外形有些驼背圈腿的精瘦老师傅,亲自登门劳作,每人都做上了几套即御寒又体面的绸缎质新衣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