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七章时代真的变了,新的制度 (第1/2页)
覆秦从计划开始正文卷第五百二十七章时代真的变了,新的制度深夜,咸阳宫中。 嬴政和扶苏相对而坐。 “你们可知道,此举一旦成为固例,意味着什么?” 嬴政放下手中的奏折,闭目半晌,这才说道。 “决议会一旦建立,权力定然会有所分散!”扶苏笑道。 嬴政手中的那份奏折中,赵昆提出了决议会的请求。 所谓决议会,是赵昆提出的一种构想。 参照议会的架构,但是相对来说,又比只有立法权的议会权限大得多。 它不仅拥有立法权,而且对大秦的任何重大事务,都有处置权。 决议会人数共计九人,均选取朝堂重臣,由皇帝指派。 即便是皇帝想要下达某个旨意,也需要决议会表决。 这就相当于一个扩大版的内阁。 如果这个机构真的设置起来,每个议员的权力将大得可怕。 人人都当的起宰相之称! 嬴政不明白,为什么赵昆要执意推行这种制度。 他建立大秦之后,自称始皇帝,就有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之意。 决议会定然会分摊帝皇的权力,这在嬴政看来,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扶苏和赵昆都清楚嬴政的想法,但,他们有信心说服嬴政! “父皇,除了刚才那份奏折,我这里还有一份昆弟的密信,这份密信是我们父子一起看的!” 扶苏说着,从怀中拿出一份牛皮纸密信递给嬴政:“父皇,之前我也不明白昆弟的用意,当我看完这份密信,突然觉得,对于如今的大秦而言,决议会完全有设立的必要。” “昆弟说,在欧洲大陆,罗马早已施行了共和制。这几百年来,罗马在欧洲所向披靡,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这种制度。” “罗马?就是那个能够跟我大秦媲美的国家?”嬴政皱眉。 其实早在很早以前,他就听赵昆提起过这个国家,并担心对方是否会趁着大秦内忧外患,前来侵略。 如今听扶苏说起罗马,表情逐渐变得凝重。 其实在三百年前,罗马人就驱逐了国王,成立罗马共和国,形成了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为主要架构的体制。 这种先进的制度,让罗马在将近三百年的战争史中罕有败绩。 直到一百多年以后,贵族派支持的苏拉成为终审独裁官,罗马共和国才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即便那个时候,也没有人敢说罗马共和国的失败是因为体制问题。 问题的根源在于,罗马的失败主要还是落后的奴隶制。 然而,大秦和罗马不同。 大秦在赵昆的带领下,已经逐渐由农耕文明朝工业文明转变了。 在这种情况下,专权帝制,反而会逐渐成为限制。 当然,赵昆开决议会的本意,并非削弱皇权。 这天下,毕竟是大秦历代君王奋斗七世打下来的,怎么可能拱手让人? 决议会,最终不过是为皇权服务的工具罢了。 决议会中的九人,各有一票,但赵昆特意在计划中写明,皇帝在决议会中,拥有一票否决权。 这是什么意思,不言自明。 嬴政为始皇帝,气吞万里,一统诸夏。 赵昆自认为在治国方面,远不如嬴政。 但是,并不是说他不适合当皇帝,只是他们这两代之后,还有后世的皇帝。 在子孙后代中,总会出现几个不成器的。 到那个时候,决议会的存在,就成为维护皇权的保险。 赵昆相信,哪怕是再草包的子孙,也不至于连决议会过半的票数都拿不到。 如果真是那样,大秦的江山不要也罢! 另一方面,如今的大秦,已经和过去不太一样了。 以前,大秦国内情况其实比较简单。 只依靠嬴政的权威,就能够保持国内安定。 但如今,随着人们的口袋逐渐鼓起来。 不同的社会阶层已经逐渐出现,这必然会导致诉求的不同。 各种事务,千头万绪之下,怎么可能靠皇帝一个人就处理的过来? 这种情况下,帝王如果真的勤政,反倒会起反作用。 毕竟,人力有穷时。 “现在人们都说大秦已经分为新旧两个朝堂,虽然此言未免太过无稽,但也并非不实!” 扶苏笑道:“决议会的九人团中,儿臣认为,三公九卿,当有六人!” 嬴政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下来。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完全是靠嬴政和赵昆的威信持续下来的。 实际上,旧朝对五年计划中的一些内容,颇有微词。 赵昆此举,也是为了促进所谓的新旧朝之间的融合。 或者说,是让大秦平稳度过权力的交接期! 随着扶苏即将离开,嬴政已经表露了自己的态度。 那便是,这个位,他让定了! 一旦嬴政下定决心,赵昆也没有办法拒绝。 他只能想办法,将自己认为存在隐患的地方,在嬴政退位之前,全部处理好。 所谓堵不如疏! 与靠个人威信,来强压旧朝老臣们认同新政,还不如直接让他们参与进来。 不求他们全部认同,但只要能够理解赵昆推行的那些政策的意义,赵昆就心满意足了。 “朕最后再问一个问题,你们如何保证大秦万世?” 嬴政目光炯炯看向扶苏。 “军权!” 扶苏想也没想的答道。 “看来,这两年的监国,你确实成长了不少!” 嬴政听到扶苏的回答,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扶苏不疾不徐的道:“我会和昆弟建立内外两套防御体系,拱卫大秦的统一,而决议会成立后发出的第一个命令,也是认同皇室对军队的绝对掌控!” “如此甚好!” 嬴政笑着颔首。 扶苏的思路非常清晰,直接就抓住了最重要的东西。 对于帝王来说,权势或许是他们平常展示最多的力量,但他们最根本的力量,还是军队。 只要将军队牢牢握在手中,那么,大秦就乱不了! 至于扶苏抵达海外以后,怎么建立军队,嬴政就不想再多问了。 虽然赵昆和他都是自己的种,但嬴政也不得不承认,两兄弟各有千秋。 嬴政并不是一个喜欢干涉太多的皇帝,所以认可了赵昆提出的计划,便让他们放手去做。 其他的事情,他也就懒得多管了。 不过,想到扶苏即将出国,嬴政又难免露出几分不舍,沉吟着问道:“去美洲的事,准备得如何了?” “昆弟说,新的海军马上就要建立了,等我出行的时候,应该能够有一支万人的舰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