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八百九十四章 惟愿华夷一文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九十四章 惟愿华夷一文轨 (第2/2页)

去做个总结,找到一个目标,便是找到了方向。

    胡濙看完内容,直接一记阿谀奉承就说出了口,甭管字写得到底好不好,皇帝丹青笔墨再好,有治国有方重要?

    况且陛下这字确实不错。

    朱祁钰则是看着那副字出神的问道。

    胡濙反复斟酌,才感慨良多的说道:

    永乐十九年迁都之后,朱棣的日子反而过得不如之前自在了,这刚迁都就是三大殿大火,是与非、功与过闹得愈演愈烈,而当时朝中围绕着太子和汉王府的争斗也是极为凶悍,绝非胡濙轻描淡写的非议二字可以概括。

    朱棣想找个人说道说道,可是这姚广孝,也就是荣国公道衍和尚已经走了。

    朱棣若是有功于社稷,那为何招致天火,这刚迁都就是一把大火?为了回答这个功过的问题,这才有了这十二惟愿的永乐大钟,这是朱棣留给子孙的宏愿。

    朱祁钰摇头说道,若是他,他就不回答,无愧于心,无愧于社稷,无愧于芸芸众生,由他们胡说八道便是。

    朱祁钰对着胡濙说道,他不是累了要直接开摆,翰林院的翰林们蹬鼻子上脸说他是隋炀帝杨广,他只是不认同,也没生气。

    他只是在思考北伐到底为何,这个答案,在这一天休沐中,逐渐清楚了起来。

    胡濙赶忙俯首说道。

    朱祁钰摸出了一份中旨,让朱见深代皇帝看望为国负伤的商辂。

    这道中旨是

    鸽路送去的,太医院的院判欣可敬已经出发,要亲自前往中路军,看看商辂的伤势,防止这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就这么一命呜呼在北伐的路上。

    朱祁钰的中旨来到了中路军的大营,中路军扎营在了应昌,应昌依山傍水,面前便是答腊海子,背靠曼陀罗山,而在湖的对面则是三石山。

    这里是瓦剌的夏盘营,可是这夏天已经到了,这瓦刺因为大明军的北伐只能活动,在冬盘营的范围,这一下子,牲畜不兴,人丁不旺了。

    商辂身上盖着毯子,躺在躺椅上,这伤势还不能独行,稍微走动一二便会牵扯到了胸口的伤,钻心的疼。

    宦官拿着皇帝陛下的中旨宣读之后,朱见深才能代陛下探望,这是礼。

    商辂想起身,宦官赶忙说道:

    商辂是三元及第,对礼法的追求比胡濙还要苛刻一些,这到底是君君臣臣的儒教大义重要,还是圣命重要,商辂说了不算,他的身体不支持他遵循儒教大义,起不来就是起不来。

    商辂只好躺在躺椅上,带着几分虚弱的口气说道:

    朱见深这才走了进来,询问了下随行医倌商辂的病情。

    朱见深首先传达了圣意。

    商辂歪着身子问道,这几日身体上的疼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还是比较担心中路军的局势,他中了一箭两眼一抹黑躺在了病榻之上,可是这粮草到底是否出了问题,商辂心里就像是住了一只猫一样,抓心挠肺。

    朱见深笑着说道:

    商辂也是倒楣催的,他本就是个读书人,又不像王复那般家学渊源,有武艺傍身,这躲闪不及,成了受伤最重的那个,战场之上,历来刀剑无眼,箭矢可不管你是不是三元及第,射箭的人也不知道他射的那箭能不能中,更不知道自己射的是谁。

    商辂靠在躺椅上,神情轻松了许多,虽然在医倌们的言谈里,他也能感受到那种有条不紊,不像是溃兵的模样,但是从朱见深的口中听到了粮草无碍,这心里还是如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的轻松。

    皇帝交代下来的差事,他到底是没办砸,他这个读书人到了军营,也不是来刷履历,耽误大明兵事。

    「那朝中是和是战,闹将明白了否?「商辂再问。

    朱见深说起这事,也是满脸笑意:

    商辂侧了侧身子,满脸的不敢置信,这一动牵扯到了伤口,疼的龇牙咧嘴,但是依旧满脸的诧异。

    商辂很快的摆了摆手说道:「不对,不对,这件事不对,阿刺知院这

    话不是讲给大明听的,而是讲给瓦刺诸部听的,已经到了这一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只要稍微露出一些怯懦,那些草原的鄂拓克立刻就会把他的人头献到大帐之下,祈求大明宽恕,这才是他如此说的原因。」

    朱见深闻言,恍然大悟,大明自有国情,那瓦剌诸部也不是一块钢板,商辂所言,大约才是阿剌知院如此狂妄的理由。商辂追问道。

    朱见深颇为严肃的回答道:「陛下说:惟愿华夷一文轨。

    商辂连说了三个好,他面露喜色一拍扶手说道:

    这一拍,又牵扯到了伤口,疼的商辂直抽抽,但他还是满脸喜色。

    景泰年间的大明朝臣都是战争贩子,连三元及第的文臣都如此主战,人心可用,如是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