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 降价促销的可能性+守虎牢关的人选。 (第1/2页)
隋末夺鹿正文卷第三百五十二章降价促销的可能性 守虎牢关的人选。李建成你听到这话,心里也有些生气。 可他想了想,还是忍气吞声。 不过,这唐皇李渊也知道,李建成刚才那番话,也是帮他解了围。 “你说的也对。” “我们大可将这个事情抛到朝廷之上,让朝廷上的那帮人,下这个决定。” “到时候,我们也少了一个不顾念同族亲情的罪名。” 旁边的李世民冷眼看这一切,一直都没有说任何的意见,哪怕一句话也没有说。 只是他心里估计,朝廷之上的事情,恐怕不会如他们所愿。 第二天李渊举行了朝会。 这一次才会时时就只有两个议题,第一个就是到底用不用三十万的粮草,来换回永安王李孝基的性命。 本来李渊认为他把这个议案抛出来,肯定有大量的人会马上跑出来反对。 可是没想到他问出了这个问题之后,这一场的文武官员全部都变成了哑巴。 “满朝文武为何一言不发,这还是个朝会?” “你们这些人就是这样拿着朝廷俸禄的。” 可是满朝的文武大臣心里也委屈啊,这个事情说是国事,也确实是国事,但说这个事情不是国事,那也确实不是国事。 这里永安王李孝基如果只是个普通的将领,他们都还要考虑一下,要不要救对方。 就更不要说这个人竟然是李渊的同族,就更加没有人敢有任何的反对意见。 其实大家心里也知道,用三十万的粮草,来救这个永安王李孝基,那纯属就是给对方送菜。 何况,今天他们在这里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那李孝基如果再没有被救回来,那几乎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就跟所有跟与永安王李孝基有关系的人结下了死仇。 这就等于平白在自己仕途上,增添了无数的仇敌。 这样愚蠢的话,怎么可能有大臣说得出口。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这个事情真的通过了,反正也是朝廷出的粮草,不是他们出的。 唐皇李渊看到这个样子,心里烦躁异常,他随意指了黄门侍郎陈叔达。 “黄门侍郎,这个事情,你有什么意见?可放言一谈。” “平时的时候,你这个人说话最为公允,在朝堂上下都是知道的。” 黄门侍郎陈叔达听到这个话之后,心里也是觉得十分难受。 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明显感觉到这唐皇李渊可能并不想救那个永安王李孝基。 但是他一个外人出来说话,也实在说不过去。 他思前想后,也只能够勉强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这个事情也可以说是陛下你的家事,我等级是外臣,实在是不好说话。” 唐皇李渊听到这话,当场也是气得个够呛。 他又指着右仆射裴寂说道:“右仆射,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右仆射裴寂。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是他是李渊的心腹大臣,他宁愿得罪满朝文武,也不能得罪李渊。 明白李渊的意思,他只好说道:“陛下着,裴璟开的价格也实在太高了,如果我们答应了他,那简直就是在养寇自重,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十分不利,这个事情绝对不能答应他。” 唐皇李渊听到右仆射裴寂将他的心意说了出来,心里也十分满意,到头来还是自己的人靠谱。 可右仆射裴寂的话刚说完,马上又跳出来一个人,大家一看正是李道中。 “陛下,右仆射裴寂就是在放屁,按照他的话,那么以后我们唐国所有的将领被俘了之后,他都不用去救,直接让他们去死就行了。” “现在那裴璟和开出的价格虽然高,但是那毕竟永安王李孝基也是我们的重臣,我们就这样抛弃了他,以后军中的将领会怎么想?” “他们就会对朝廷离心离德,这对于我们以后也是极为不利的。” 这李道宗说的话也有道理,当场所有的武将都站到他这一边,谁也不希望以后自己出了这样的事情,却没有人救。 所以他的话一说完,满朝文武这又都不说话了。 这个时候李建成又站了出来,但明显知道这个事情,再这样扯皮下去,就算扯到了晚上,那也是扯不出个结果来的, 他只好好对李渊说道:“父皇,这永安王李孝基是肯定要救的,但是裴璟的价也实在太高了,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跑,我们还是先派出一个大臣跟他们商议一下,看一下能否把这个价格降低,尽量救回永安王李孝基吧。” 唐皇李渊听到这个话,也是点了点头, 他知道李建成说的其实也是屁话,因为那伪秦王裴璟派来的使者,早就已经说过了,就这一个价,绝无二价。 如果他们拿得出来,那就拿出来。 如果他们拿不出来的话,那么永安王李孝基那里就死定了,他们绝对不会再跟他们商量什么价格。 其实这李建成说了那么多,也不是说真的派人去,跟那个伪秦王裴璟的使者讨论一下价格。 他只是想把这个事情拖过去而已。 他相信只要这样子拖沓下去,只有两个结果,第一就是伪秦王裴璟降价促销,第二个就是伪秦王裴璟不耐烦,直接将永安王李孝基给宰了, 但无论是哪个结果,对于唐皇李渊他们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 “太子说的也有道理,这个事情就这样子吧!” “到时候太子就代表朕,去跟那伪秦王裴璟的使者交涉一番,尽量将这个价格要压低,但是又要将永安王李孝基救回来。” 李建成是听到这个话,恨不得当场抽自己的嘴巴子。 他就不应该出来多这一嘴,好像显得整个朝廷的文武大臣就他能一样。 现在李渊直接把这个锅甩到他身上,到时候是永安王救不回来,那跟永安王关系颇好的文武大臣,还得把这个锅盖到他身上来,实在是吃力不讨好。 可是这李渊的话,都已经这样说了。 虽然他心里万般不情愿,可是他也没有办法改变。 他只好站了出来说道:“领命!” 唐皇李渊这个时候看着自己的大儿子,就是十分的满意。 虽然他这个大儿子不像他的二儿子一样武功赫赫,但是也算得上是心思灵通。 以后让他来继承自己的皇位,绝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