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二章 降价促销的可能性+守虎牢关的人选。 (第2/2页)
错不了。 大儿子善于治政,二儿子武功赫赫,大儿子和二儿子配合之下,肯定能够为李唐打了下一片了不得的江山,哪怕统一天下也绝对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随后李渊就说出了第二个议题,“各位文武大臣,想必你们也已经知道了,现在虎牢关以东都已经完全被伪秦王裴璟的军队占据了。” “我们现在必须要派出一个人去守关,否则伪秦王裴璟如果攻下虎牢关的话,我们可能连洛阳都守不住。” 李渊说的这句话,绝对不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实在伪秦王裴璟的战绩太耀眼了,这种出道到现在一场败仗都没打过。 谁也不知道伪秦王裴璟,会不会真的把这虎牢关打下来。 如果伪秦王裴璟真的把虎牢关打下来了,那他们就只有潼关可以守护他们的平安。 就这样来看的话,他们实在觉得心里不太安稳。 按理说就派一个得力的将领去守虎牢关那就行了,问题是到底派谁去,谁才能够抵得住裴璟这样的武将。 大殿里面开始窃窃私语,有不少的将领开始你推我让了起来,我有一番天下大同的滋味。 但是说到底大家都清楚,这个活实在太危险了,他们有可能搞不定,也就是让别人去才是最安稳的。 李渊看到这一幕,脸色也黑了出来。 那边的李道宗看到了这一幕,心里也是十分的不爽快,一个两个扭扭捏捏的,实在不是汉子风范。 他当场站了出来说道:“陛下不如就派我去守虎牢关。” “只要有我在,那么虎牢关就绝对会掌握在我们的手里,任他裴璟有千人万人来。也只能够在我们虎牢关前大败而归。” 大家看一下李道宗,心里都大战这里倒装勇气可嘉。 不得不说,这里李道宗多少还是有点本事的。 唐皇李渊起兵造反了之后,这李道宗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并且他还是李渊的族人,足够可靠,绝对不可能带着虎牢关投靠伪秦王裴璟。 派他去虎牢关,也不是说不可行。 但是大家看着李道宗,心里又有点犹豫。 这李道宗真的干的过那裴璟吗? 大家怎么想都觉得,这两边完全不是同一个等级的。 李道宗看到大家怀疑的目光,心里就更加生气了。 一个两个的,这眼神是什么意思? 难道看不起他吗? 刚才陛下问谁能去守虎牢关的时候,一个两个的把头低下来。跟个孙子似的。 现在自己站出来了,他们还敢看不起自己? 真是不要狗脸。 其实不只是大臣,李渊和下面的李世民对看了一眼,心里也有点发虚。 他们也觉得这李道宗,很有可能还真的干不过那裴璟。 这虎牢关可不能丢失啊! 如果丢失的话,那他们李唐的问题可就太大了。 如果潼关以西还有强敌薛举,潼关以东又全部丢失了,那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了不得的噩梦。 只是现在在李道宗跑出来请战了,大家一时之间,又不知道如何拒绝他。 半晌之后,还真的让唐皇李渊想出来一个办法。 他看一下下面的文武将领,问道:“难道就只有李道宗一个人跑出了请战吗?” “其他的将领难道就不愿意为国效力?” 其实唐皇李渊说的这个话的时候,眼珠子直直的看一下李世民。 如今,也只能够李世民来解这个围了。 事实上,对于李世民的军事才华,满朝文武心里都是很赞赏的。 不少的人底下甚至拿他来跟裴璟对比较。 毕竟两边人的封号都是秦王,两边的人都是战功赫赫。 当然,这样的说法,除了自己的势力之外,外面的势力认不认这个事情,那就不好说了。 放眼天下,如今的李世民名声,跟裴璟的名声,那绝对是没办法比的。 李世民看到了唐皇李渊的眼神,心里也明白了李渊的意思。 他当时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儿臣一直也想跟那位秦王裴璟较量一下,看一下谁才是真正的秦王,如今既然他已经率军来到了虎牢关前,那么不用多说,儿臣要去拔一拔他的虎须,打破一下他的不败金身。” 如果是别人这个时候跑出来的话,这李道宗还真的有点不太服气,但是站出来的是李世民,他就没话说了。 怎么说这李世民也是唐皇李渊的亲儿子,并且这李世民的战绩,确实比他耀眼。 李渊这时候也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辛苦秦王你跑一趟了。” “这一场战争之中。不讲究杀伤多少的敌人,只要你能够守住虎牢关,那就算你大功一件。” “等你回到朝廷之时,朕重重有赏。” 李世民听了这个话,又看到了唐皇李渊意味深长的眼神,心里猛然跳了两下。 旁边的李建成看到这一幕,心里只觉得有点难受。 这李世民已经是个秦王了,现在唐皇李渊又让他不断的立功,很快就能威胁着他的太子之位, 偏偏这李渊还觉得自己的手腕很高明,不断的挑拨两个儿子的关系,李建成也实在是感觉到心累。 同时,李渊考虑了一下,又对刚刚先出来请战的李道宗,说道:“任城王的勇气也十分可嘉。” “既然你出来请战了,朕虽然不能让你去守护虎牢关,但也考虑到你的一片忠心,那你就去守洛阳。” 李道宗听了这句话的时候,虽然心里很遗憾,自己不能去守护了虎牢关,但是多少也算是捞了个任务,当然也是喜上眉梢。 这个事情就算是这样定了。 等到下朝之后,李建成派人去找那伪秦王裴璟的使者,打算跟他商议一下,这永安王李孝基到底能不能降价促销的事情。 可是没想到,那伪秦王裴璟的使者,一听到了这话,直接就要打包离开长安。 李建成一看到对方这个举动,当场也是懵的。 正所谓满天开价,落地还钱。 这些人是一点价,都不打算让他们还了。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说是李渊不愿意出粮,救永安王李孝基。 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永安王李孝基的府中。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