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章 大明的危机 (第1/2页)
美洲,新上海滩,也就是前世的纽约。 这里已经被神祖爷李浩定位为冒险家的乐园,每天都有不少的冒险家前来。在这里,一夜暴富已经不再是神话,一夜赤贫也不再是传说,暴富和赤贫,有时候只在一念之间。 经过纪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大宗货物的集散地,棉花、茶叶、香料、可可、咖啡等欧洲畅销的货物,在这里堆积如山。码头上面,无数的蒸汽起重机正在工作,将码头上如山般的货物快速的运到船上。 在一栋看上去极为普通的住宅里面,李浩和崇祯正在商议。 “崇祯啊,看看吧,以后,再过个几十年,只要掌握了这座城市,你就掌握了世界的经济命脉。 全世界的粮食、棉花、药材,矿石、等所有的大宗货物,都会在这里集散。就拿粮食来说吧,这里的粮食价格,将直接影响世界各地的粮价,也就直接掌握了每一个国家的命根子。” 李浩笑着跟崇祯说道。 “神祖爷,我还是有些不信,单凭这一座城池,真的就能控制天下?商人真的能有如此大的作用?”崇祯想了半天,还是没有想明白。 “当然有,而且比你想象的还要大,只不过,商人是无序的生产,什么赚钱生产什么。必须把这种无序的生产变成有序的生产,不然的话,会造成极大的危机,这种危机叫做经济危机,会让一个国家彻底崩溃,而且你拎着刀子,都不知道要杀谁!” 李浩深知经济危机的厉害,所以,在美洲一开始的时候,就建立一种制度,来规范、引导商人的上产行为,进来的避免生产过剩的出现。 “现在赵会元早已经离开的大明,那个苏丁山我不是很了解,如果他能够严格的执行以往的政策,那么就不会陷入这种危机,如果他不严格执行的话,以我华夏人节俭的习惯,购买力很快就会不足,生产很快就会过剩,经济危机很快就会爆发。” 李浩担忧的说道。 “啊~~,神祖爷,您说的不会是真的吧?”崇祯有些害怕。 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想,大明的百姓都喜欢存钱,而且是把钱都埋在地底下。这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会导致社会上的资金量越来越少,最终导致购买力的不足。 商人生产的东西没人买,而工厂要是不生产了,他们雇佣的那些工人,也就没有了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顿之中。这个情况,有可能会比你刚刚登基的时候还要可怕。 崇祯现在真的怕了,身体都有些发抖,说实在的,崇祯已经好多年没有这么担惊受怕过了。 “神祖爷,大明若是真道了这个地步,该如何化解?”崇祯有些焦急的问道。 “上一批回大明的船队里面,我已经派了一些人回去了解大明的市场情况。而却我还派了吕松随船队一起回去,提醒皇帝和苏定山,希望他们能够按照我的办法去做。” 李浩心里也没底,大明的皇帝朱慈照是个什么性子,自己太清楚了,这小子心眼儿多的很,自己在的时候,表现的就是一个乖孩子,可是一旦离开了自己的视线,自己的政策被改成什么样子就不知道了。 “大明离这里还是太远了,咱们根本就不能及时的得到消息!”崇祯一脸无助的表情。 “别担心,你的那个儿子,比你强多了,不会一条道走到黑,发现问题,他会想办法的。”都这时候了,李浩还不忘打击一下崇祯。 崇祯一脸的黑线,这么伤人的话,干嘛非要说出来?搞的人家无地自容一般。也就是你神祖爷敢这么说,要是别人,他的脑袋早搬家了! 李浩可不管崇祯怨毒的眼神儿,望着窗外,远处唐河上面千帆林立。唐河就是前世的哈德逊河,早就被神祖爷给改了名字,为什么叫唐河呢?这是李浩前世家乡的一条小河流,也算是李浩怀念一下自己的家乡吧。 ...... 北京城,乾清宫。 皇帝朱慈照正在和苏丁山几个大臣商议,每个人都是一脸的凝重。 “陛下,恐怕神祖爷的预言就要应验了。我们的造作准备,充分应对才好。”苏丁山一脸凝重的说道。 “现在只是纺纱和布匹行业卖不出去吗?是全国性的还是局部性的?”皇帝朱慈照没有惊慌,一脸淡定的说道。 “现在,从江南到京城,几乎所有的纺纱和布匹等行业的工厂全都在亏损,在江南好多的工厂都已经关门儿了,大批的工人都回到了家里,不少的城里的人没有土地,生活都没了着落。” 经济部主事周严良说道。 苏丁山也说道:“以前大明棉花紧缺,所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