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 大明的危机 (第2/2页)
不少农民都该种了棉花,可是从去年开始,棉花却卖不动了,没有工厂愿意收棉,农户手里大批的棉花腐烂,卖不出去。而且他们不种粮食,又没有了收入,朝廷又不允许土地买卖,所以生活也一下困顿了起来。” “当地官府没有进行收购吗?”朱慈照问道。 “官府的的价格太低,棉农认为不合适,还不如烂掉。”苏丁山摇摇头说道。 “不对啊,官府收棉的价格应该是市场价格的八成左右啊,怎么会过低?”朱慈照疑惑道。 “可是市场的价格本身就非常低了,以前一斤棉花要卖到三四十文,现在呢?市场价五文都不到,官府的价格,只有两三文钱,就这,官府还要进行各种的克扣,最终到手里的钱,还不够那些农民费劲的呢!” 苏丁山解释道。 “收棉花官府还要进行克扣??”朱慈照的脸立刻就阴了下来。 身后的太监钱英身子一哆嗦,心道一声不好,陛下可能要杀人了! 果不其然,皇帝朱慈照咬着牙恨恨的说话了: “崇祯初年,就是因为各地贪官污吏横行,闹得民不聊生,各地流民揭竿而起,差一点儿就毁了我大明朝!怎么?这才过去几年??就都忘记了??神祖爷不在大明了,难道就真的没人能制裁他们了吗?” 朱慈照猛的一拍桌子。 “陛下,民间有一句话,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虽然各地主官不敢明着要,但是下面的人也会变着法的捞一些油水,来孝敬长官,以期获得提升。这在大明其实一直存在。”苏定方弯腰说道。 朱慈照的脸色极为难看,他真的想不到,大明的基层官场居然是这样的! “不行,这个局面必须改变,官员要想着在农民身上抽血,那就先过了我这一关!”朱慈照愤怒的吼道。 神祖爷李浩可不止一次的给他说过,农民才是这个国家最基本的力量,不管你有多少雄兵,只要你让农民吃不上饭,流离失所,那么你的皇位就绝对长不了。 现在居然又有人对着农民下手了,这简直就是在挖大明的根基,朱慈照岂能不愤怒? “陛下,以臣看来,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双管齐下,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吏部尚书周凤翔站起来说道。 “你说说,指标怎么治?治本怎么治??”朱慈照沉着脸说道。 周凤翔脸色也非常难看,这本就是他吏部的事情,结果给捅出了这么大篓子,惹得龙颜大怒。 “陛下,治标的话,先从明处着手,陛下可以下一道圣旨,宣传至各地农村,这需要东厂来做,不经过各地官府。 圣旨要说明,大明收购农民的棉花,最低价格五文钱一斤,如有官吏卡要好处,县令要被斩首示众,卡要的官吏,全部抄家发配,永不得还!” 周凤翔慢慢的说道。 “嗯,很好,响鼓还得重锤敲,就这么办,这个事情你来牵头,圣旨发布在中央报上,明发天下。” 朱慈照瞪着眼睛说道。 “钱英!” “奴婢在!”脑子里正在想办法的钱英一听到皇帝叫自己,赶忙答应道。 “你的东厂要彻底的动起来,把朕的旨意宣传到各地农村,王承恩在的时候,东厂做的很好,到来了你这里,千万不要学了锦衣卫,如果东厂出了差错,你就去那棵歪脖子上吊死吧!如果大明真的不保了,朕也会去那里吊死!” 朱慈照这次发了狠。 自从神祖爷李浩出海以后,锦衣卫就被新皇帝裁撤了,骆养性也在大牢里面自缢而死。 虽然皇帝朱慈照裁撤了锦衣卫,但是皇帝也不想把自己变成瞎子和聋子,除了扩大东厂的全力之外,还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不过这个机构非常神秘,就连皇帝身边的大太监钱英,也只知道有这么个机构,但是确不知道里面都有些什么人。 这个神秘的机构,其实就是原来神祖府里负责情报的肖锦组建的情报局,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他的分布面,要比当年的锦衣卫要广泛的多。 “周爱卿,你再说说怎么治本?”朱慈照吩咐完了,让周凤翔接着说。 “陛下,治本的话,其实也简单,就是设计一套升迁的规则,让那些底层的官吏相互监督,相互揭发,凡是被查实的,相关的官吏一律不得升迁,揭发有功的人就要提拔。”周凤翔咬着牙说道。 虽然这么做弊病很大,容易让下面的人相互提防,从而影响朝廷的办事效率,可是现在到了必须要用猛药的时候,先用一剂猛药,把整个苗头给压制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