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五十三章 日渐成熟 (第1/2页)
李纲罢相后,东京开封府的留守宗泽就成为当时抗金的中心人物。宗泽和北方的民间自发抗金武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收编了号称百万人的大军,积储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粮草。泽委任王彦为“制置两河军事”,王彦便派人命岳飞所部“赴荣河把隘”。岳飞和王彦难以共事,便决定率领部伍南下东京开封府,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宗泽珍惜岳飞的才干,体谅他的爱国之心,原谅了岳飞违反军纪的行为(指率队离王彦之事),留在营中听候差遣,否则按照宗泽的治军这严,岳飞恐怕早就人头落地了。所以说宗泽的慧眼识人才是岳飞最大的幸运,才使他有机会在日后的抗金斗争中慢慢成为了一方大员,立下不世大功。 十二月(1128年1月),金军大举南侵,进犯孟州汜水关。宗泽即派岳飞为踏白使(军中的先锋侦察部队长官),让他率领五百骑兵前往侦察。岳飞在汜水关一带击败金军,凯旋后即被宗泽任命为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 建炎元年冬到二年(1128年)春,金国分兵三路全军出动,在东京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州县,宋金两军进行了剧烈的拉锯战。宗泽坐镇东京留守司,虽四面受敌,仍从容地调度军队,部署战斗,使金军无力攻下开封。正月里,开封市民甚至一如往时张灯结彩。岳飞在滑州城附近的胙城县、黑龙潭、官桥等地作战,均表现突出,颇有战功。一日宗泽招见岳飞并授以用兵作战阵图说道:“岳飞你确实是勇智材艺,虽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古法,今为偏裨尚可,他日为大将,此非万全计也。”飞回答:“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番话终于使宗泽点头称是,也就是完全认可了岳飞具备一方统帅的能力。 建炎二年四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金军撤退,宗泽准备北伐。王彦的八字军奉宗泽之命移屯滑州。五马山的首领马扩(此人也是抗金斗争中的一个传奇人物,我们在其他地方会对他进行详细的介绍)也携带信王赵榛的信前来东京留守司。宗泽和王、马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计划。这年六月止,宗泽上陈述恢复大计的奏章达24次,但始终没有取得高宗的支持。年近古稀的宗泽再也支持不住,背疽发作,于七月初一含恨离世,临终前仍然高呼:“过河!过河!过河!” 宗泽死后,杜充继任东京留守。其人“性残忍好杀,而短于谋略”,置宗泽生前的计划于不顾,导致宋军的北伐终告失败。1129年(建炎三年)正月,岳飞奉东京留守司的命令从守卫北宋皇陵的驻地西京河南府返回开封。杜充出于排斥异己的动机,命飞向守城将领张用、王善(该二人系当时宗泽驻守开封时收编的地方武装,但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的)袭击。时王善驻扎城东,张用驻扎城南,岳飞、桑仲、李宝诸人驻扎城西,均负有守卫京师重任。飞不愿自相残杀,婉言推辞,但杜充以军法问斩相威胁,勒令飞出兵。飞有以往擅自脱离王彦的教训,无法抗命只能出战,南薰门之战,以八百人击退张、王部数万人,以功升武经大夫。杜充又派马皋等继续追击张、王部,却被打败。王善攻打淮宁,张用不从,引军离去,自此成为游寇,后终被岳飞收降。有杜充这样的人作为南宋的指挥官,南宋能保留一块国土也已经是烧高香了。自春至夏,飞随陈淬多次与王善作战,王善率部东流西窜,最后降金。飞因多次战功先后转武略、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 岳飞于六月下旬刚回军开封,就接到杜充南撤的命令。岳飞向杜充苦谏:“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杜充不听。岳飞无奈只得率军随之南下,岳飞也开始识相了,不在和上级领导对着干了。开封随后于次年二月陷落。高宗对杜充放弃开封的举动不加责罚,反而还命他负责长江防务,升任右相。高宗在建康稍事逗留,就又返回杭州,并派使臣杜时亮向金营呈送《致元帅书》。在《致元帅书》中赵构是极其的低声下气,但最终并未取得金人的怜悯。 1129年秋,金军又兵分多路向南进犯。完颜挞懒(汉名昌)领军进攻淮南,完颜兀术(汉名宗弼)则领军直接进攻江南,直捣赵构所在的临安(杭州),只图一举灭亡南宋政权,占领整个宋朝领土。 十一月初,兀术占领长江北岸和县。金军沿长江北岸东进,与李成合攻乌江,离建康不到百里。杜充向朝廷上报“督师诣采石防守”,却深居简出不做准备。岳飞入杜充寝阁,苦劝再三至于流涕,但也无济于事。听到金军渡江的消息后,杜充才派都统制陈淬率岳飞、戚方等将官统兵二万奔赴马家渡,又派王燮的一万三千人策应。陈淬率军力战,飞率右军和金国汉军万夫长对阵,王燮却不战而逃,陈淬战死,诸将皆溃,飞苦战无援,整军退屯建康东北的钟山。杜充又弃建康,逃往真州,不久降金。建康失陷。 马家渡之战后,岳飞决定脱离杜充,独自转战后方。时岳飞的部下有叛逃者,飞向他们慷慨陈词,士卒皆被感动,愿随飞作战。杜充投敌,宋军纷纷溃散。溃军中一些北方将领不愿再战,欲推举岳飞为主帅,一同投金。岳飞假意应允,乘其不备,带亲信数人与之相斗,一连击败数十人;飞又对众军严肃训诫了一番,众皆心悦诚服,军心遂定。岳飞就是在这样的困难环境中日渐成长,最终成为了独挡一面的高级将领。 南宋初期既有黄潜善、汪伯彦,杜充这样的投降派,也有一心想收复中原失地的众多爱国志士如宗泽,李纲,岳飞等人。强敌南侵之际,自己内部还不能统一意见,投降派一边畏金如虎,一边打击抗金派,自己还过着骄奢yi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