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儿的朝代_二百七十三章 宋金议和(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七十三章 宋金议和(二) (第2/2页)

投名状,把王俊的证词给了秦桧,其实这就是一场戏。作为岳飞的重要部将,王俊和王贵的“证词”让岳飞陷入泥潭,王俊之所以构陷岳飞和张宪,无非是为了权力,因为他的地位根本就是直隶于朝廷,加上朝廷文官的侵蚀,王俊为了前途,毅然出卖岳飞。而王贵则是因为多种因素,实际上有很多宋代作品都有提到,王贵是出于极其无奈的境况下才做了证明,但事实具体如何让人不得而知。证词一出,韩世忠和岳飞才知道秦桧和宋高宗的“夺权”竟然是为了这样做,众人震惊。

    但是这个时候,让人毁三观的事情还没完,因为傅选在秦桧公布岳飞罪证后,立即出来表示岳飞的确是有着谋反之意,还将岳飞在北伐途中的停留描述成为了“蓄意抗旨”,用心险恶让人作呕。恰好岳飞的心腹张宪此时也被捕,岳飞已经注定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朝廷的背叛,还有部将的背叛,让岳飞无法言喻,但是,令人感到绝望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因为还有“六位”证人继续出现,他们都在岳飞的罪证上做了证明,这六人分别是:岳家军游奕军部将:姚政,踏白军:董先,右军:庞荣,选锋军:李道,左军:李兴、徐庆。

    这六人的“确认”,让岳飞被陷害一事无法再有转机,整个朝廷,几乎都是下定决心要过河拆桥,文人想着杀掉岳飞,以此挫伤朝廷武将的锐气,重新以文抑武,武将想着杀掉岳飞,自己得以出人头地,即便岳飞和张宪坚决不认罪。但他们曾经拼命守护的人都希望他们被处死,岳飞等人无法抵抗。于是岳飞绝食,表示清白。而在审问岳飞的时候,岳飞背上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让判官何铸为之动容,他上书宋高宗岳飞是被冤枉,实则无罪,但是秦桧点醒了何铸,告诉何铸这是宋高宗的意思,于是诸审查官都沉默了,为了前途,他们都纷纷视而不见,将岳飞此事“逼假为真”。岳飞还在被囚禁期间,宋金两国已经在欢快的气氛中商讨“绍兴和议”。

    南宋文人十分开心,他们觉得朝廷即将可以回到当年汴京的美好繁华中,而金人更加开心,岳飞被清除,金人等到养精蓄锐可以再次南下,并且如他们所想,南宋朝廷还是那么喜欢内斗,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绍兴和议让后人感到屈辱到无法言说,此前岳飞收回的失地,几乎全部都被南宋统治者重新割让给金国,岳飞等人知道此事捶胸顿足,但是也无法阻止。完成了和议的签订,秦桧等人又把目光放到了彻底“解决”岳飞的身上来,于是张宪、岳飞、岳云先后遇害,他们不是被囚禁致死,而是被杀害。当然不是整个朝廷都这么不分是非,在处死岳飞一事中,还是有人坚持正义,主张岳飞被冤枉,但一一都遭到了贬官,正义被压制,南宋最冷的一个冬天,正是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岳飞被秦桧先斩后奏之后,韩世忠怒问秦桧,杀害岳飞靠的是什么证据,于是秦桧便说出了那句千年“名言”:莫须有。韩世忠对人性感到悲哀,忿忿地呢喃到,好一句莫须有。事实也证明,所有将领中也只有韩世忠还敢为岳飞说句话,但也仅此而已了。背叛岳飞的部将有很多,主要的共有四人,即中军统制王贵、岳家军统制傅选、前军副统制王俊和踏白军统制董先。这四人都是岳飞手下猛将,均在关键时刻因各种原因背叛了主帅。众所周知,岳飞手下猛将如云,除了上述四位外,还有张宪、岳云、杨再兴、徐庆、姚震、牛皋、吉青等。其中张宪和王贵别誉为岳飞的左膀右臂,随岳飞时间最长。

    我们先简要的介绍一下背叛岳飞的这四位大将。王贵,相州汤阴人(今河南汤阴),是岳飞的结拜大哥。此人一生谨慎细致,是岳家军中的大管家,军中地位仅次于张宪。跟随岳飞大战宜兴、讨伐曹成,收复襄阳、邓州等地,克复郑州、洛阳,大败金兀术。王贵官至承宣使,在岳飞账下任中军统制。岳家军归隶枢密院后,王贵改任鄂州御前诸军都统制。岳飞遇害后,王贵引病辞职,十一年后因病去世。

    傅选,原为江西大使司统制官,绍兴三年调往岳飞部,任岳家军统制。先后与徐庆平定筠州叛兵,与岳飞屡败杨么水军,与王贵、董先在唐州大败金兀术。绍兴十一年,改任鄂州御前背嵬军同统制。

    王俊,原为东平府雄威将,在靖康年间属范琼部下,范琼被捕杀后,在平定平定杨么叛乱后,归岳飞统领。此人一直没有获得什么军功,但却官至张宪副手。因此有人怀疑王俊是张俊安排的卧底,最终才善终。

    董先,河南洛阳人,是大将牛皋的好友,自伪齐归来投奔岳飞。董先军功没得说,但却好财利酒色,岳飞对此比较厌恶。先后攻京西,克邓州,与王贵战唐州、克金兵,岳飞去世14年后,侍卫步军统制董先卒。

    这主要的四人背叛岳飞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第二次达成议和,此时的岳飞已经赋闲在家多时。金兀术向秦桧修书,言明非要杀死岳飞才能实现两国真正的议和。一年前,岳家军在颍昌大败金军,金兀术因女婿被杀而要报仇。金兀术的密信让秦桧寝食难安,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只能遵照执行。秦桧开始借机瓦解张俊、韩世忠和岳飞的兵权,使三人赋闲在家。当初秦桧在陷害韩世忠之时,岳飞曾通风报信,秦桧得知后对此痛恨不已。在秦桧的授意下,张俊开始编造谣言陷害岳飞,秦桧趁机指使其党羽右谏议大夫万俟卨(mòqíxiè)弹劾岳飞,要朝廷罢去岳飞枢密副使的职务。秦桧的其他党羽,如御史中丞何铸、罗汝楫等人纷纷参与弹劾。宋高宗因母亲回归之事也对岳飞不满,积极配合秦桧进行诬陷。岳飞蒙受不白之冤,决定上章请辞,高宗随即解除了岳飞的枢密副使职务,仅保留少保的官阶。罢官只是秦桧陷害岳飞的第一步,之后王贵登场。王贵曾在颍昌大战中有怯战的神色,岳飞本要将其斩杀,因众将恳求方才赦免。王贵还因部下纵火,而被打过一百军棍。秦桧本想利用二人的嫌隙进行挑拨,谁知王贵根本不吃那一套,张俊又以王贵家眷为要挟。无奈之下,王贵为保全家人只能被迫屈从。再说王俊,身为前军副统制,不仅没有什么军功,还擅长坑害无辜。遭到上司张宪的多次打压,因此心有怨气。在秦桧党羽林大肆造谣之际,王俊被秦桧相中。王俊还串通收买了姚政、傅选和董先三个统制。同年九月,王俊向王贵投呈诬告状,诬陷张宪图谋威逼朝廷将军权交还岳飞。随后王贵违心地将状纸转交秦桧党羽,之后张俊拿着诬告状将前来镇江的张宪逮捕。在一系列的连环诬告之下,宋高宗下令将岳飞送至大理寺审讯。一个月后,岳飞被逮捕入狱。在这设计缜密的诬陷案中,王贵、傅选、王俊和董先等人都背叛了岳飞,王俊直接参与了诬告状的草拟,他的罪行最大。其他三人虽然罪行稍轻,但对岳飞的死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让人不能宽恕的是他们的背叛行为,为后世人所不齿。他们背叛岳飞的原因也很多,有的为了保全自身利益,有的为升官发财,还有报仇的。综上,背叛岳飞主要的四个部将分别是王贵、傅选、王俊和董先。当然其他的将领也参与了其中的一些事情。陷害岳飞的罪魁祸首是秦桧、王氏(秦桧老婆)、张俊、王俊、万俟卨。岳飞之死活生生的体现了人性之恶,人心之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