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儿的朝代_三百十六章 宋代第一牛人辛弃疾(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百十六章 宋代第一牛人辛弃疾(五) (第2/2页)

,甚至带有偏见,将其视为“番人”,不但没有重要而且处处进行防范压制,这也是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北宋末年,属于北方世侯的张觉、郭药师等投奔归顺朝廷,并协助北伐时的童贯夺取燕京,在抗击契丹、金国的战斗中立下汗马功劳。可惜,北宋政权对张觉、郭药师带有偏见,不但不支持他们抗金,反而在金国的要求下断然将张觉“送给”金国,以期换取和平,张觉由此而身死,大宋也为自己的悲剧灭国埋下了导火线。同为北方世侯的郭药师对宋政权的行为很恼火,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处境,于是干脆自己领兵主动投降了金国,然后引导金兵南下,攻克开封,是为“靖康之变”的开端。南宋时期,北方世侯李全、杨妙真、彭义斌、郭宝玉等人想投奔南宋。谁知赵宋皇帝不想招惹金国,对这些主动投奔的将领不感兴趣。结果,这些人各奔前程,各自为战,要么投奔蒙古,要么战死沙场,着实可惜了。不知道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只想息事宁人,苟活于世,这样的南宋政权实在是天欲亡之,不得不亡。

    金国汉军世侯,1125年金国灭契丹;1127年又灭北宋,金国纵横中原大地,实有汉军世侯的一大助力。为了管理中原广大地区,金国将“猛安谋克”制推广开来,汉军也编入“谋克”,这些人成为金国南下攻打赵宋王朝的主力。这些人中韩常名气最大,他是完颜兀术麾下悍将,在陕甘、淮西屡次击败宋军。1141年,宋金在淮西决战,宋军初战获胜,但在濠州中了韩常埋伏,阵亡将士六万余人,宋高宗无奈议和。此战,刘琦、杨沂中溃败;韩世忠半路返回;岳飞则无功而返,由此可知韩常等“世侯”领导下的军队是多么强悍。金国末年,蒙古骑兵南下攻金,这些“世侯”更是成为了金国的主力部队。其中,“河北九公”名声显赫,武仙、张惠、王福、郭文振、燕宁、樊泽等更是勇猛。有这些“世侯”的决死拼杀,金国得以续命,期间金国部队还取得几次胜利,确实不简单。元朝汉军世侯,相对辽、金、宋而言,元朝的“世侯”众多,能力强悍,影响力更大,是元朝政权的柱石。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将漠南军政事务交给木华黎管理,主持对金国作战。此时蒙古骑兵主力西征,与金国作战的就是“世侯”们率领下的部队,他们是对金作战的主力。史天倪、史天泽、张柔、刘黑马、董俊、李全、李东迈、郭德全、郭宝玉、解汝楫、严实,都是猛人悍将,战斗力极其强大。忽必烈时期,大名鼎鼎的“金连川幕府”,招募天下名人,各路人马纷纷前往听命效力,成为“世侯”活动的重要场所。灭亡南宋,讨伐阿里不哥,远征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对战乃颜、海都,以及东征“倭国”,南征越南、缅甸、爪哇,等等,主力部队仍然都是“世侯”率领下的军队。忽必烈建立元朝,主要也是得到汉军世侯的支持,这是他建国的家底。即使到了元朝末年,李思齐、张思道、张良臣、孔兴、贺宗哲等“世侯”能力也仍然很强,领导的军队战斗力很是不错。漠北之战,贺宗哲十万大军埋伏,导致名将徐达、蓝玉战败,退回中原。归顺朱棣的张玉、张辅,也都是“世侯”出生,后从草原返回中原地区,归顺明朝。朱棣平定安南,主帅就是张辅。辽、金、宋、元四朝,北方的汉军世后纵横沙场,席卷天下四百多年,对各个王朝的建立与发展功不可没。蒙宋战争时期,史料记载:汉军打头阵,不能取胜,则让西域兵马出击;西域士兵战败,蒙古骑兵亲自冲锋。金国、元朝末年,充当主力的也是这些汉军世侯。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从南方统一中原,北方的这些“世侯”战败,没了生存土壤才逐渐销声匿迹。但是到了明末时期,北方“世侯”再次兴起再次成为王朝更迭的重要力量。

    当年,年事已高的辛弃疾被朝廷再次启用时,知己陈亮已经去世,曾经那些与他有共同抱负的好友都已去世。他去见了陆游最后一面,当时他64岁,陆游79岁。他想这个好消息定是要告诉陆游他们的,他们听了一定会高兴。但是一场大梦终成空!如果有来生,我希望他可以驰骋于南宋的疆场,成为一名勇猛的将军,仗剑骑马,手起刀落间,成全了他一生的英雄梦。

    南宋初年,同样为后人所熟悉的爱国者,除了文武双全的辛弃疾,更有至死不忘收复中原的陆游。辛弃疾不应被后人遗忘,陆游也值得后人永远的怀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