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一章 北平有妖僧 (第1/3页)
灾难之所以是灾难,就是因为从未面对,突然出现。 当一个人一直处在沙漠之中,那么缺乏水源也就不能算作是灾难了。 当江南两岸府县百姓,还在为了连续二十多日的降雪而因为灾难的时候,北方早已冰封,并且百姓们并没有因为今年只不过是比去年更冷了一些而说什么。 因为,这已经是他们的生存习惯了。 北平城。 城内飘着道道黑烟,这些都是就近从煤山矿场开采出来的煤炭燃烧之后产生的。 而在城外,则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入眼处,皆是银装素裹。 与城墙相隔一段距离外,便是连绵的屋舍,依附于城郭而生。 因为临近年节,北平城里城外都洋溢着佳节将至的氛围。 甭管家家户户有多少余钱,或大或小的大红灯笼已经是挂在了门庭上。 城北安定门,在瓮城外侧的城门楼上,此刻正有一行身着甲胃或官袍的人簇拥在城头上,眺望着北边的雪野。 在人群中间,是身穿大明宗亲常服、腰佩长刀的朱棣,而在他的身边却是一名身着玄黑僧袍的和尚。 不是旁人,正是洪武十五年孝慈皇后病逝后,朱元章为诸王挑选随侍僧人,诵经祈福。而经由当时的僧录司左善世宗泐举荐,到了朱棣身边的道衍和尚姚广孝。 而在两人周围,则是北平左右布政使颜钝、申逵,按察使王礼,及北平都司有关将领等。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这个时候,在这安定门外安置几门火炮对着城楼上准确无误的来上几轮,大明整个北平一线的关口防线将会直接崩溃。 只是此刻,这些人并没有这等忧患,反倒是人人脸上都带着喜悦和期待。 布政使颜钝看了一眼远处雪原上已经扬起的飞雪,便侧身面朝朱棣躬身作揖道:“年关将至,北平获悉张将军捷报,今岁臣等可是又能睡个安稳觉了。” “志远,乃本王福将也!” 朱棣表现的远比其他人更加的高兴,伸手拍着冰冷的城墙跺,毫不顾忌的开口赞美着即将领兵凯旋归来的张志远。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安卓苹果均可。】 他同样看到了安定门外的雪原上,那因为张志远得胜凯旋归来,马踏雪原激起的飞雪。 另一侧的武将群中走出一人,生的是模样端正,威武儒雅。 “殿下,今冬江南遭了雪灾,不过朝廷并未动用淮安府的存粮,等开了春粮草运到北平,殿下便可亲帅大军犁庭漠北。 此番志远清缴漠南及坝上草原等处元贼不臣部族,算得上是为殿下打出来前哨,明年我军深入漠北之前,也就不会再有牵扯。” 朱棣将视线从城外收回,看向说话的年轻将领,露出笑容:“世美可是也等不及想要随本王引兵征讨漠北了?” 张玉很是老实的点头道:“末将只愿能随殿下马踏漠北,封狼居胥。” “此等好事,又岂能让你这个世美专美于前?” 张玉的身后传来一声叫嚣。 不用回头,张玉也听得出对方是谁,无奈的摇摇头。 身披重甲的朱能走了出来,看向城外:“殿下,这次志远回来,您定要叫他与末将比试一番。末将每每想要与他较量一二,都被他给借口逃脱,真真是竖子!” 看着自己麾下最是器重的两员将领,有如此战意,朱棣心中豪迈万分:“今日只为引志远得胜凯旋。待到明年春暖花开之时,便是我等马踏漠北之日!” 城楼上,顿时响起一片喝彩声、附和声。 而随侍在朱棣身边的姚广孝,望着城外愈来愈近的凯旋大军,却是目光隐隐闪动着。 如此山河,如此百战百胜的大军,仅只用来马踏漠北? 姚广孝的目光逐渐的深邃起来,眺望向城外的双眼,似乎已经将那裹挟着风雪归来的张志远给收入视线之中。 这可是如今燕王府和北平都司真正的新起之秀,不是在马踏草原,就是在准备马踏草原的路上。 而且最让人感到神奇的是,就是这么一个原本是从京师被贬到九边的人,按理说该是运气糟糕透顶才是。 若不然,又为何能弄丢了上直亲军羽林卫,天子亲军差事,反倒是跑到了九边来。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人,到了北平之后,运气竟然是好到不行。 每一次领兵出征,和草原上的元贼作战,张志远就犹如是那能未卜先知的武侯一般,可谓是指哪打哪,惹得现在草原上已经有所谓张杀神的名号流传开来。 这样的军中勐将,当真甘愿一辈子困守在九边塞外? 姚广孝心中刹那之间划过了无数个想法。 自己要和这个人见一面。 私下里的! 北平城安定门外。 率领着三千兵马在入冬前深入草原,历时三个月就食于敌,终于得胜归来的张志远,手握着缰绳,整个人只有一双眼睛是暴露在外面。 他cao纵着胯下的战马,抬头看向已经近在迟尺的北平城。 这是自己来到北平的第三个年头了。 似乎,自己都快要忘记江南的模样了。 而这三年里,自己也一步步的,靠着暗卫不时送来的情报,一路走到了燕王府护卫指挥,北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