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一章 北平有妖僧 (第2/3页)
都司指挥佥事的位置上。 他喜欢九边塞外的金戈铁马,喜欢带领着麾下的将士们马踏漠北,纵横草原。 可他又怀念江南的温柔,还有一家老小。 而在张志远的内心深处,更是隐藏着对如今已经权掌朝堂的皇太孙的感激之情。 安定门城楼上的人群,已经印入张志远的眼睛里。 燕王殿下的身影,依旧是那边的伟岸。 张志远不由轻声长叹。 如果自己当年并未曾在羽林卫当差,又或者是更早认识燕王,那么自己也就不用在夜幕降临之后,去思量那般多的事情了。 张志远忽然就想到了关二爷。 或许,自己不可能成为关二爷那样的人,但自己现在的心情,定然是与关二爷当年一般无二的。 “将军,这一次回北平城,过完年就是洪武二十八年了。” 一名浑身被厚厚的袍子包裹住的骑兵,从队伍的后面驱马到了张志远的身边,低声说了一句。 张志远回过头看向对方。 “唐可,是南边又有什么消息递过来了吗?” 自南京变成‘死人’的唐可可,驾驭着战马,始终保持只比张志远落后半个马身的距离,侧目看了一眼前面的北平城,而后默默的点头。 张远志目光晃动了一下。 他不是没有尝试过,只是每一次都弄不明白,这个当初忽然从应天到了北平,找到自己的唐可可,每一次都是从什么地方获得的消息。 张志远悄无声息的点了点头:“这一次是什么消息?” 唐可可低声道:“应天要将军有机会,可以和姚广孝接触接触。” 张志远那双挂满风雪的眉头不由皱起:“道衍大师?” 他没有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几年从应天有无数的消息传来。其中有关于要他在北平做的事情,也有长城外元贼的消息。 接受消息,按照要求完成事情,根据情报剿灭元贼。 这就是张志远在这三年里做的事情。 他想了想,再次点点头:“我知道了。传令下去吧,大军入城后直接回营,休整三日。本将会请军令,年关之前放弟兄们回家团聚。” 唐可可立马双手抱拳,在身后队伍中那些得胜归来的官兵们的注视下高声道:“属下领命。” 继而便调转马头,一路向着队伍的最后面奔袭过来,将最新的军令给传达到每一个小旗官的手中。 …… 北平燕王府。 因为今天大军得胜回城,王府从好几天前得到消息后,便开始置办庆功的酒宴。 等到今天燕王府护卫指挥、北平都司指挥佥事张志远,终于是领兵归来之后,燕王府的酒宴便立马办了起来。 “九边有我等在,朝廷足可无虞!” 已经有了醉意的朱能,高举着手中的酒杯,对在场众人招呼着。 如今在燕山卫当差,还不曾起家的丘福,也从人群中摇摇晃晃的走了出来。 “大明威武!” “燕王万胜!” 一时间,早就已经酒过三巡,人人微醺的殿内,响起一片呼吼声。 作为酒宴正主的张志远,则是捏着酒杯退到了一旁角落,静静的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将军似乎并没有因胜仗而感到喜悦?” 正当张志远还在盘算着,自己应当如何完成最新从应天传过来的要求时,耳边却是响起了一道声音。 他当即侧目看了过去。 只见身披玄黑僧袍的姚广孝,已经是双手合十的出现在自己眼前。 张志远当即一愣,然后摇摆了一下脑袋,赶忙转过身:“末将见过大师。” 姚广孝摇摇头:“贫僧不过出家人而已,怎敢受将军之礼。” 先前被那帮军中杀才灌了一遍酒的张志远,这时候恨不得将自己肚子里的酒水给扣出来。 他咬了一下自己的舌尖,努力让自己的神志更清楚一些,目光不解的注视着眼前这个和尚:“不知大师找在下是为何事?” 姚广孝侧目看向连带着朱棣一起群魔乱舞的酒席,无奈的苦笑着,侧身看向殿外:“不知将军可否赏脸,与贫僧出去赏赏雪?” 他想做什么? 还是说,他发现自己的底细了? 张志远心中顿时警钟大响,在北平城三年的时间,别的事情或许不知道,可燕王对姚广孝是怎样的态度,自己可是清清楚楚。 姚广孝却是并没有理会张志远,而是率先向着殿外走去。 张志远无奈,只能是迈出脚步跟了上去。 等两人走到了外面,周围已经没了人。 姚广孝终于是停在了一株正在怒放着的腊梅树前。 “将军英勇,今冬又取赫赫战功,贫僧先为将军道喜了。” 张志远举手连连摇摆,而后顺势将自己的衣领拉开,好让外面的冷风吹过肌肤,令自己能够保持住这个时候的冷静。 然后,他才沉声道:“不过是微末斩获而已,不敢说是赫赫战功。能为殿下马前卒,护我大明边疆安宁,便是末将最大的心愿了。” 姚广孝平静的注视着表现谦逊的张志远,脸上微微一笑,忽的开口道:“将军观殿下,有何评价?” 张志远一愣。 余光里,自己的佩刀早就在入席的时候被取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