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58 造船劳力不够 (第2/2页)
接在当地找活干就行了。 而福建沿海和广东沿海已经拉过来不少人了,剩下的人再把多出来的田地一分,基本上就能过活了。 而且,随着大型渔船数量不断增多,需要的渔民肯定越来越多,沿海的渔民也得留下一部分去外海捕鱼,不能全部拉来种地。 问题,不拉人过来,这边就招不到足够的青壮到造船厂来干活啊! 这造船厂要造船五六百艘两千料的巨舰来,那肯定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停忙活,这些青壮肯定不能边干活边种地了,必须全职在造船厂干活才行。 怎么办呢? 泰昌决定,还是去田间地头看看,问一问东番这边的农户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再说。 他仔细想了想,随即便招来郑芝龙等人,带着他们直奔他在东番唯一熟悉的老地方而去。 这老地方就是笨港了。 整个东番,他好像就在笨港转了两回,而唯一熟悉的东番本地人好像就是笨港的老陈头。 笨港离东番左卫并不远,从东番左卫港口码头出发,往北不到百里便是东番中卫,进入东番中卫卫城旁边的大河再往里行进个四五十里便到笨港了。 这条路他都熟的不行了,郑芝龙更是熟的不行了。 两人还是换上了便装,装出一副海商的样子下了船。 这一下,还是被一堆人围上了。 没办法,因为这里是当初郑芝龙的老巢,他的亲信虽然都搬走了,认识他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他们就这么一路被人簇拥着,很快便来到了老陈头所在的村落。 这会儿老陈头已经闻讯迎到村口了。 他大老远就热切的拱手道:“哎呀,黄大当家的,郑大当家的,好久不见啊!” 嘿嘿,这些人,怕是一辈子也难得离开这里几回,他们都还不知道朕的身份呢。 很好! 泰昌依旧是上前亲切的道:“怎么样,老陈头,这几年过得可还好?” 老陈头连连点头道:“好着呢,好着呢,黄大当家的,郑大当家的,快,里面请。” 说罢,他便带着一行人往自家宅院走去。 泰昌一路走,一路暗自观察着。 这里的人过得的确挺不错,至少每家每户的宅院里都添了几间新房,老陈头家里更是在后面新加了一排大房子。 泰昌一看里面的家什,好多还是武备城那边造出来的精品货呢。 他坐下来之后,忍不住摸着雕花的太师椅道:“老陈头,有钱了啊,这一套家什不便宜吧?” 老陈头招呼自家婆娘上了香茗之后,这才呵呵笑道:“黄大当家的,您和郑大当家的应该都入了朝廷那什么商号了吧,这东西可不就是你们商号运过来的吗? 说实话,这一套家什并不是很贵,比当初请人做还便宜呢。 这会儿朝廷都已经开始开发东番了,这里的地简直不要开得太多,粮食也有你们商号的人定期来收,小老儿有了点闲钱,自然就想着盖几间新房子,添置点家什。” 泰昌闻言,不由好奇道:“你说这里的地简直不要开得太多,那你家种了多少地呢?” 老陈头闻言,不假思索道:“按朝廷的规定,一个劳力可以分五十亩地,我家里算上我和两个小子,总共是三个劳力,所以,我家分了一百五十亩地。” 一家人种一百五十亩地,这收入简直不要太多啊! 泰昌不由微笑道:“这下你家发大财了吧?” 没想到,老陈头竟然摇头叹息道“唉,一百五十亩地是很多,但我家吃饭的人也不少啊,刨去吃喝用度,一年其实也剩不下多少钱。 听说这会儿朝廷农部在推广什么双季稻,一年只要买点那什么肥料,种上两回,那收成就能翻倍。 可惜,我家就这么几个劳力,种双季稻太累了,一百五十亩地,我们能种一季就算是不错了。 要再多几个劳力,一年最少能多赚百来两啊,真是听着都馋啊!” 你們还劳力不够? 我们也需要劳力啊!chapter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