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69 龙鳞崩损,坠于九天 (第2/2页)
颜斐为之引荐而来的。 而国师颜斐为什么会引荐王兆民,这里面,自然就离不开镇北王的手段与关系了。 王兆民此刻当然知道,眼前王上所说的,是所指什么。 他慌忙推辞道—— “王上误会了。” “……那些生辰纲,都不是给我的庆寿,都是……给镇北军当军费的!” “……这个小美人,也不是我新纳的美妾,是……是小人我听说,王上喜爱美人,所以特意收集,准备送给王上的!” 王兆民振振有词说着。 他勐地叩首,涕泗横流道:“王兆民一切所为,皆是为了北地,绝无半点私心,若有虚言,天打五雷轰!” 王兆民刚刚言罢,窗外“轰隆”一声,便是有雷声响起。 王兆民瞬间石化当场。 严无鹭倒是丝毫不在意眼前这人的讨好表现,他径直开口道—— “王大人……不对,现在应该叫王相了。” “小人不敢让王上如此称呼!小人……小人谨记一切都是王上所赐予,王上的王令就是天!王上说往东,小人绝不往西……” 严无鹭微微挥手示意其止声。 王兆民瞬间止声,乖乖跪好。 “王大人,你捞的那些钱、抢来的那些美人,本王都不想管。” 严无鹭说着。 王兆民正欲再度夸一波彩虹屁,但却突然感觉镇北王眼神示意其不要说话,王兆民瞬间禁言。 “……金陵里,有些人,是本王朋友,你不要招惹他们。” 王兆民勐地点首。 他心里明白的,早就在出任大乾丞相之前,他就已经打听过了……秦家秦婧、顾家顾北橘、岑家岑千绘、锦衣司夏晶晶、甚至是誉王赵灵睿。 反正一切跟镇北王有过友好关系的人物,他都是让自己手下人避而远之的。 镇北王见他如此,也是一时间觉得对方还算识趣。 他起身,缓步来到了王兆民跪倒的面前…… “王……王上。”王兆民讨好笑道。 镇北王轻轻拍了拍他的大乾相服上的灰尘。 说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语。 “这件衣服,可惜了。” 王兆民初听时有些没有听懂。 镇北王一时言罢,也沉默不语。 良久,王兆民觉得一直这般沉默太过于不好,才试探性地开口道—— “王上不必觉得可惜,这衣服脏了没事,小人我还有很多了。” 严无鹭闻言,莫名笑了一声。 “这相府很大呀,比当初秦府都还要华贵得多。” “……想当年,秦相,也是一代名相。然后是张正。” 镇北王严无鹭说着。 他忽得一手按在王兆民肩头,别有深意地开口道:“……王大人,好好干。以后史书中,你一定会比秦相、张相更加出名的。” 王兆民闻言,一时间大喜过望。 他下意识认为,自己现在所为,都是在为王上登临大位做准备。 以后,自己定然是王上登基的第一功臣! 自然也就会比一个前朝丞相有名得多! “小人谨记王上所言!多谢王上栽培!” 兴许是这一句“夸奖”,让王兆民信心大增。 他不由鼓起勇气,好奇且卑微地询问道—— “小人斗胆,不知王上深夜前来寻找小人,是为了什么事吗?” “来金陵,看看故人罢了。” “……当然,还有就是告诉王大人一声,你可以开始着手推动削藩了。” 镇北王言罢,拍了拍王兆民的肩头,一句话也没有再多说。 蔚蓝金色涡流出现。 镇北王随即便是消失不见。 王兆民愣在原地半晌。 他内心对于这位神出鬼没的镇北王感到害怕。 但是,转而,他又突然在想,“王上话语中的‘故人’,莫非……指得就是老子王兆民?!” “哈哈哈哈……” 王兆民起身,叉腰大笑。 不过似乎笑得太厉害了,一时间不由岔了气,连忙拍胸咳嗦。 王兆民房内左右看看,发现自己的新纳的小美人早已经睡熟,不知道是不是被打昏了。 王兆民刚刚被镇北王严无鹭一吓,也是瞬间醒了五分醉意,性致全无。 他叹了一口气,灰熘熘回到自己房间去。 临出门之际,王兆民勐地回想起来——遭了,忘记跟王上要“豹胎易筋丸”的压制解药了! ! …… 乾元三十七年。 八月。 天大旱,恰逢蝗灾。 河东江南等地,禾苗干枯、江流干涸。 尔后,又逢大雨,连绵数十日,江河绝堤,致使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 朝廷赈灾不力。 且赈灾粮、赈灾银,多为王党之人贪墨。 秋收之日,颗粒无收。 饿殍遍野,尸骨路边。 一时间,流民四起。 …… 乾元三十七年。 九月初。 在大乾丞相王兆民的推动下,早已经被尘封数载的“推恩令”,如今竟是重新被拾上了台面。 此次的“推恩令”,在王兆民的主导下,比之当年老皇帝赵普瑞主导的,还要更加激进、偏执。 随着“推恩令”使者一起过去的,是带有刀斧的刀斧手。 大乾根本没有跟三大藩王多余考虑的时间,直接便是要开始裂地封国。 并且,附加条件之苛刻,是三大藩王所不可能那个接受的。 一旦违抗,便是要刀斧加身。 这不是“推恩”,而是“削藩”。 只不过…… 在藩王的封地砍藩王,仅凭几个刀斧手,未免太过可笑了。 并且。 如今的大乾,也已不是当年的大乾。 大灾之年,民不聊生。 而老皇帝沉迷于炼丹,追求长生,早已经不再管理朝政。 朝堂之上,王党为祸,排挤清流。 边军之远,更是沦为了王党成员的赚取财货的工具手段之一。 国师颜斐,在全境内大兴土木、攻伐不断,榨取鲜血。 王相之流,更是让大乾王朝笼罩在一片乌烟瘴气之下。 数载时间,使得大乾军备废弛、文恬武嬉。 为了炼制【长生丹】,大量的苛捐杂税、徭役劳役,更是让大乾境内生民沸腾,百姓苦不堪言。 这大乾,早就已经是烂透了。 想来,若不是监国太子赵灵峰竭力维持,否则,大厦早已崩塌。 一个王朝,由初生到强盛,或许需要数十载的努力;但由强盛到衰败,则只需要一代暴君jianian臣便是足矣。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