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_第一百四十五章:接虎威大将军回金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接虎威大将军回金陵! (第3/5页)

朱元璋:“大帅。”

    朱元璋沉鸣着从台子上走下,缓缓说道:“给咱派几个人,去青田将那刘伯温给我绑过来!”

    大虎当即领命,道:“是!”

    大堂中的朱元璋,瞧着离开的大虎,眉头紧紧的皱着。

    这段日子以来,他们打下了金陵,还借着打下金陵的势头,收拢了不少的兵力和地盘。

    整个金陵城周围的府州,多少都是见自己势大,主动投靠而来的。

    可以说,自从他朱元璋在黄岗城外与元军脱脱的十五万大军大胜后,他便很久没有这种烦躁的时候了。

    尤其是来到这金陵城后。

    灯花水月,繁华的街道。

    漂亮的女人。

    想要什么,金陵城都有,想吃什么,这金陵城中也有。

    甚至连战事都意外的顺利,麾下所部,兵锋所指无有可挡。

    可在经过了进城后这最初的两三年时间后,朱元璋便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

    原来在定远时,因为城池并不大,自己还能靠着自己的脑子,和努力来弥补很多事情。

    就算加上自己手下那几千的兵力,只要勤奋一些,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

    后来到了黄岗,滁州,以及最后打下来的滁州。

    那个时候自己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

    如今回想起来,似乎很多事情和烦人的问题,都被齐衡轻松的解决,或者提前解决了。

    让那个时候的自己感觉统领这安丰路也没有那么的困难。

    可是如今呢。

    光是这偌大的一个金陵城,便是曾经那定远县城的无数倍,别说那些只有驻军没有官员治理的州府了。

    就仅仅只是自己眼皮子底下这座金陵城,竟然就能发生像朱勇这种,骄兵悍将为非作歹的事情。

    还闹出了人命。

    且不说那次是不是汤和故意要引诱他去的。

    光自己如今知道的就有这么多,还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呢?

    就像前几日朱勇送到府上的两个丫头。

    不管那胡财主是什么人,可人家这两个黄花大姑娘是无辜的啊。

    就这么像送礼物的一样,送给了旁人。

    今日他朱勇既然能送给自己两个黄花大姑娘,可见,这样的事情对于他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事。

    这在私底下,还做了多少这样的事情?

    朱勇是这样,那其他人呢?

    自己其他的义子义侄呢?

    他们会不会也像朱勇一样,为非作歹?

    将自己换到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如今义军的所作所为,是否和曾经的元军一样呢?

    甚至要比元军还要让人厌恶害怕呢?

    如今再回想自家妹子对自己说的话,如果想要成就大业,就不能如此。

    “妹子说的对,想成就大业,就要拉拢所有人,不能只是穷人。”

    “咱这些日子,也确实是有些懈怠了啊......”

    朱元璋自我检讨着。

    可是,马秀英的话只是给了他一些警醒。

    如今金陵城四周的无数地盘以及百姓,加上这金陵城,又该如何管理?

    如何统帅?

    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境内的百姓安居乐业?

    汤和那句话说的对,百姓们只要给他们一份安稳,就能很快恢复过来。

    可如何给他们安稳呢?

    如今这些城池都被自己打下来了,但百姓安稳了嘛?

    没有。

    吏治!

    这显然是一个不可或缺多的环节。

    然而,从小到大,压根没有过任何官场经验,甚至连听都听的很少的朱元璋。

    虽然能够想到吏治这个东西。

    但吏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哪里知道。

    要通过什么方法,什么手段,来管理境内的百姓。

    这个城里的粮食多了,那个城市里的粮食少了,一边贵,一边便宜。

    那边的百姓吃不上饭,这边的百姓奢靡无度。

    一个城池中该有几个菜市场,又该修建在哪里,百姓被人欺负了,该如何报官。

    官员如何解决..........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没有真正进入官场几年的时间,哪里能够明白这些。

    朱元璋虽然也带兵打过几天仗。

    如今麾下的将士更是达到了十数万。

    可是,带兵和吏治不同。

    此时的朱元璋,无比怀念齐衡在的时候。

    似乎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自己说,齐衡就都解决了。

    虽然如今身边的李善长也不错,也被自己任命为了金陵城的平章政事。

    可是,自己很多事情都无法像对待齐衡似的,可以完全信任,一股脑的交给他。

    并且,相比于齐衡,李善长的种种行为,让他觉得这人不够果断。

    还有就是,李善长如今也只是一个金陵府的平章政事,可如今他麾下的地盘,除了齐衡正在治政的安丰路外,还有其它很多的城池需要治理。

    这些城池,每一个都有很多的问题,让他感觉怎么都解决不完。

    可自己又不能将这些全部交给李善长。

    如今交给他容易,日后又该如何收回这些权力。

    想想当初的齐衡,身边总是能够出现一些能力不错的官员和手下帮他分担。

    虽然很多时候官员的数量依旧不足,却要比自己强太多了。

    此时的朱元璋,迫切的需要一个可以帮助他统领大局的人在身边,自己也好在身边学习,有个领路人。

    想着这些,朱元璋默默数了数。

    自从他离开黄岗来到金陵,已经三年的时间了。

    在这三年中,齐衡也经常给他来往书信,对于安丰路的信息他也有些了解。

    如今整个安丰路在施才英的主政下,似乎已经步入了正轨。

    一念至此,朱元璋突然紧了紧手掌。

    召回齐衡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挥散不去。

    一整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

    朱元璋这一整天里一直都在考虑着要不要召回齐衡的事情。

    可是,一方面他非常迫切的需要齐衡在自己身边帮助自己。

    另外一方面却又觉得自己身为大帅,义军的大元帅,不能什么事都靠着齐衡。

    当初将齐衡留在安丰路,除了想要他帮自己治理安丰路的原因外,也未尝没有借机使齐衡远离义军权力中央的心思。

    这样一来,不在身边的齐衡自然会少了很多的机会。

    他的重要性也会渐渐的在义军当中淡化。

    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