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接虎威大将军回金陵! (第4/5页)
海中乱七八糟念头繁杂的朱元璋,不知不觉间也不知道走到了哪里。 看着眼前那乱哄哄的景象,朱元璋不禁眉头一皱。 “你们在干什么?!” 在他的前面,十多名义军士兵正在一处府邸中收刮着乱七八糟的值钱东西。 金银珠宝,古玩字画..... 前面的义军士兵听到身后的声音,刚一回头立马看到了面前的朱元璋,顿时吓了一跳:“大,大帅。” 朱元璋瞧着对方慌张的神色,顿时猜到他们没有在做什么好事,立马喝道:“这些东西都是谁的?你们为何要抢夺人家的财物?” 为首的军官急忙跪在地上,说道:“大帅,这些,这些都是城中大财主的财物,这些大财主平日里祸害百姓,我,我也是为民除害。” 听着这话,就在朱元璋分辨着真假时,一旁被士兵压着的大财主顿时哭喊着挣脱了士兵的束缚,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喊道:“大帅,大帅,下人虽然不敢说是什么大善人,但平日里也绝没有祸害相邻啊,我是个本本分分的生意人啊!” “而且,我平时也会救助一些吃不上饭的百姓,从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啊!大帅!” 朱元璋低头看了看跪在自己面前的大财主,瞧着他那张面善的脸,心里也拿不准主意。 想了想后,他对着一旁的士兵问道:“你们受了谁的命令?可有他祸害乡邻百姓的证据?” 士兵慌张的不知该说什么。 “大帅,,我们也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立马明白,这人根本没有什么证据。 朱元璋咬着牙没有发作,对着面前的士兵说道:“你们是谁的手下?” 将士道:“我们是徐将军的手下。”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说道:“将所有东西都还给人家,另外,自己去徐达那里领罪!” 将士听到这话,急急忙忙的从地上爬起,将那些东西还给财主后,赶紧离开了。 而原地跪着的财主,再次朝着朱元璋实实在在的磕了几个头,说道:“多谢大帅,多谢大帅!!” 朱元璋道:“行了,回去吧。” 说完,转身便离开了。 走在路上,刚刚所发生的事情,让朱元璋清楚的明白,如今城中的局势,只怕并不像表面这般的平静。 想到这里,朱元璋终于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 在与家中的马秀英交代一声后,朱元璋便带着人准备前往安丰路,亲自将齐衡接到金陵城中。 既然要召回齐衡,那就要将面子上的事情做足了,自己作为大元帅亲自去接! 同时也抱着自己亲自去瞧瞧如今安丰路情况的心思。 就当朱元璋带着身边的人站在大帅府的门口,即刻准备前往安丰路时,一名士兵突然从街头跑了过来。 瞧着准备离开的朱元璋,急切的说道:“大帅,命您的命令,我们将刘伯温请来了!” 顺着士兵所指的方向,朱元璋立马看了过去。 在此刻的街头,正好有一辆马车停在边上,周围则守了四五名的士兵,似乎在防止马车中的人逃离。 看到这一幕的朱元璋,与身边皱着眉头的李善长对视一眼,当即说道:“走,过去看看。” 说着,朱元璋翻身下马,来到了马车旁。 掀开帘子,只见那马车中还真的坐了一位留着长须的瘦弱男子,看模样,年纪应该有四十岁左右。 在他的身边,则是一位年仅二十出头的男子,应该就是手下所说的刘伯温之子,刘琏。 另外一侧,看穿着应该是一名下人。 朱元璋瞧着闭目养神的刘伯温,当即便乐了。 “先生!” 可朱元璋的话音,刘伯温却仿若未闻。 压根没有给予半点反应,似乎对于朱元璋用这种办法将他绑来,非常的不满。 对于刘伯温的心思,朱元璋心知肚明。 之前的两次邀请,朱元璋尽管没有见过这刘伯温一面,却也能看出这人是头犟驴。 想想也是,换了任何一个人,被人以这种方式绑来都有些不高兴的。 不过,朱元璋却并不急。 既然他刘伯温已经来了,就万万没有再逃离自己的可能。 无论用什么样的办法,他都一定会让他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效劳。 想到这里,朱元璋自个儿乐了乐,不管那刘伯温是否理自己,自顾自的说道:“先生,咱知道咱这办法用的不太好,但咱也是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 “咱也是实在不忍像先生这样的大才在青田那个小地方埋没。” “大话咱就不说了,先生你就看看,日子久了后,你就能明白咱朱元璋是啥样的人了。” 说完,正要放下帘子时,似乎想到什么,便又说道:“对了,咱这次要出趟门,去安丰路一趟。” “咱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先生跟着咱一起走一趟比较合适,这样咱们之间也能互相熟络熟络不是。” 满脸堆笑的朱元璋,此时像完全将之前自己对刘伯温的不满遗忘。 随着他将马车帘子放下,立马对着身边的士兵一挥手,说道:“走,跟在咱后面。” 说完,又嘱咐道:“好好保护先生,万不能有一点差错。” 这士兵也是个机灵的人,从朱元璋的话音以及表情便看出了朱元璋这话的深意,当即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大帅放心,有我们在,刘先生出不了事。” 闻言,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朱元璋牵过士兵手中的马匹,对着一行人喊道:“出发!” 很快,一行近百人的队伍,便立刻朝着安丰路的方向而去。 大道之上,自从朱元璋他们一行人离开金陵城大门已经一个时辰了。 因为一行人的人数比较多,也没有专门的赶路,所以速度上还是很慢的。 足足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才从金陵城来到了北面的长江边上。 在渡过长江后,他们便正式踏上了安丰路的滁州境内。 对于这条路,朱元璋还是很熟悉的,当初他来金陵的时候,就是顺着这条路而来。 也是自古安徽地界往来金陵城的主要干道。 只是,当他们从热闹的渡口抵达滁州地界的一瞬间,朱元璋便发现了一丝不同的变化。 靠近金陵城的渡口边上,虽然人也很多,也很热闹。 可是,景色却完全不同。 在朱元璋的注视下,靠近滁州这里的渡口边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修建了一座座的房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