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玄烽烟录_外一篇 《融州往事 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外一篇 《融州往事 中》 (第3/4页)

奉圣旨讨逆,并非是听从薛大将军派遣。第二个问题,世人皆知我齐太行出身军户,家父与义父乃是同袍手足,家父殉国后,我因年幼便被义父收养,当年之事你沈家也都曾有记载,这没什么可说的。第三个问题,那六城十五将,已知我身怀圣旨南下讨逆,非但不助我,还敢以刀兵向王师。依大唐律,已成谋逆之实。我斩其首恶,宽其部属,已是王恩浩荡,你不懂吗?”

    说到这里,齐太行的脸色已沉似水,一双黑瞳冷若冰霜地盯住了沈熙延的双眼,将之前藏着的满身杀戮之气全都在这一刻释放了出来,同时口中的语速也放得很慢,一字一顿地说道:“若非我不想大开杀戒,汝此时安有命在?”

    “哗啦——”

    “你……你要——我,我——你别过……别过来。”

    沈熙延只觉得自己浑身的汗毛都炸开了,屁股一下子没坐稳,向后摔了过去,把面前那些东西也都碰翻了一地。照说自家大哥也是个能打硬仗,杀敌无数的猛人,但毕竟不会对自己兄弟露出这等凶相,因此他一时间竟被齐太行给吓得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二公子,怎么了,我不过就是回答你方才那三个问题而已,快快起来。”

    收放自如。齐太行将这杀意瞬间收回,恢复了原本那平静的面容,甚至作势要伸出手去扶沈熙延一把。但这位已成惊弓之鸟的沈二公子哪里肯让他靠近自己,手忙脚乱地扶正了马凳,自己乖乖地坐好了。

    齐太行半是戏弄,半是威逼了沈熙延一顿。此刻见火候差不多了,便眯了眯眼睛,准备开始说正题。他虽然是打算陈清利害,希望沈家这个从文的二公子能想清楚与朝廷作对的后果,并回去好好做他爹沈老侯爷的工作。可一打一摸的功夫好,并不代表他就真的能说服沈熙延。

    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的长谈,简直耗尽了齐太行平日里一个月的唾沫。沈二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抗拒到后来的动摇,直到最终的妥协也是有起有伏的十分自然。

    但也正是这份自然,让齐太行产生了怀疑。他深知自己的长短,虽然在用兵上敢打敢冲,可那也是对自己的战术和武力有着十成自信的前提下才行的。但眼下这一个时辰的谈话,自己无论是话术还是性格魅力,真的就足以将这位与自己年岁相仿的豪门俊杰给折服吗?

    不得不说,沈熙延无论是表情还是话语,都未曾流露一点破绽。只是他毕竟身处敌营,又眼睁睁地看见自己好不容易带来的几万援兵全都折得一干二净,早急得五内俱焚了。而能在一个时辰中将这套感念圣恩,愿以大义劝父的戏码给做得如此足,已经完全算得上是世间一流的缜密心计。

    只不过他遇到的是齐太行,是堪称大唐年轻一代金字塔尖儿上的那个人。是个论武力能排进朝中三甲,论心智也不输给沙场宿将分毫的家伙。他在被那亲兵头子再次推搡回囚车时,整整想了一路,也没琢磨明白自己这全本的假降到底是在哪儿露了马脚。

    其实齐太行也没完全看透沈二,只是谨慎的天性叫他在最后关头放弃了以子劝父的想法,决定还是拿他当个挡箭牌最好。毕竟这虽难说是疏不间亲之计,可到底也保不齐失了手,成为放虎归山的一招臭棋。

    此路不通,便另辟他路。齐太行派了百人斥候队出去探风口、抓舌头。同时又令全营兵士放弃警戒,尽快休整。这是多么大胆的想法,但他就是有这样的自信,拿准了沈家父子必然不会有自己这等魄力,必然会再三斟酌后决定是战是谈。等到他们发兵对垒,恐怕至少也是三四个时辰之后的事儿了。

    就这样,几千人在沈家的老窝门口睡了美美一大觉。等到天色将晚时,二三十个斥候返回来了,押着城中沈熙达派出来的部分探子来到了中军大帐报信。

    虎贲旅审人的办法不多,但种种都残忍狠辣。几百年里不论是中原还是外族,那些受审的要么早早自杀成仁了,只要是有一点求生欲的,全都没办法闭住自己的嘴。

    “城内有六万主力,五万步骑,一万水师。”

    “世子已经点校人马准备出战了。”

    “求援的二公子,还未传回任何消息。”

    “沈侯爷亲自做过战前动员了。”

    半个时辰中,齐太行就对江离沈家的情况了解了不少。他差令兵把全营的将士都唤醒,并对他们做了一番部署安排。在这个过程中,其余的斥候也都回来了,他们并非是行动迟缓,而是依照前任旅帅曹方将军亲授的探侦之法,分批次前进探查,分批次撤退汇报。斥候虽是一同出发的,但既能保证他们在拓展的过程中一直都有人做辅助,不至于出现单骑深入失联被抓的情况。同时也能保证在回撤之时,身后也一直有队员断后。再有一个好处就是信息是源源不断地报回的,比那种撒网式收到的情报更具有连贯性,也更容易掌握事态的变化。

    月上柳梢时,沈熙达带着两万人马抵近双溪坝,隔着五里多地也扎住了阵脚。因为父亲和三弟已经反复与他交代过了,这支虎贲旅虽然只有数千人,但战斗力至少是地方军队的十倍,叫他千万不要轻敌。

    即使沈家的江离军常年累月与岭南蛮众交战,已经算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骁勇之师,但在他们远远望见虎贲旅那仅在半天就布置好的行营时,还是不由得在心中暗道厉害,升起了一股自愧不如的情绪。

    两万对四千,按说野战应当是碾压的局势。但沈熙达谨记着父亲的话,谨慎地派出了两千人前去探阵。一炷香后,回来了一千八百多人,但领兵的青年将军却没能回来,连尸首都留在了阵前。据士兵讲,他们抵进八百步时,虎贲旅一片寂静。抵进六百步时,虎贲旅仍是毫无反应。抵进四百步时,虎贲旅中哨兵发出警示。抵进二百步时,营中出现一人,朝着这边阵中射出一支火箭,这支火箭就像长了眼睛一般,直直地朝着沈军主将的位置落去,但在火箭被轻易拨开的一息之后,主将连着周围的百十个人,被空中突然降下的上千支黑箭给钉成了刺猬。原来那第一箭是用来做标记的,而接下来的箭雨居然如此精准,完成了斩首行动。

    沈熙延从来也没听说过这样的战法,愣了许久才意识到,如果自己白天没听父亲劝阻,莽撞地领着万把人就来闯阵,或许此刻的下场也不会比那位可怜的刺猬同袍强多少了。

    隔了半个时辰,八千铁臂卒背负强弓缓缓推进到了虎贲旅营外八百步。他们分成了十支队伍,在各自队官的带领下,在四百步开外朝着营地倾泻了数阵箭雨。

    双溪坝是个北高南低的缓坡,除了沈熙达麾下的这营天下闻名的铁臂卒,恐怕是没有多少人敢这样明知地形吃亏还敢与虎贲旅对射。毕竟这支队伍也算是老沈家用重金打造出来的一支嫡系王牌了,因为身处岭南,常规火器到了这里很容易受潮变成烧火棍,再加上沈家率领着大唐最强的一支水师劲旅,主战武器便是弓箭。经过了数百年的积淀,也就在天下强兵中站住了脚,闯出了名声。

    齐太行早就防着这手了,他算准了自己拿弓箭叫沈家吃了亏,沈家必然会不服气地拿同样的办法回敬自己。所以在瞭望到沈家弓手就位之时,就吩咐所有士兵全都从营寨后门撤出五十步以避锋芒。因此纵使沈熙达的箭雨再猛,竟是连虎贲旅的皮毛都没伤到半分。

    沈熙达当然不知道齐太行的安排,心道自己这一招至少也得让齐太行出出血,毕竟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