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1章、香火假神 (第1/2页)
掌风呼啸,破空声犀利。 哪怕是铺子口到外边,也有几步之远,但只是眨眼间功夫,一双满是老茧的手掌就到了李宣背后。 “砰!” 两掌相击,发出一道低沉的轰鸣声。 田宇明脚下不断后退,直至移动到铺子门前,这才稳住身体,双手不断地颤动。 “许亮,你干什么?” 看到挡在李宣身前的许亮,田宇明脸上一阵黑一阵青,眉间尽显桀骜之色。 许亮则是面无表情,一直站着,像是木头一样,接了一掌的双手却开始有丝丝血液从毛孔中散出,一看就知道受了伤。 “mygod,功夫!” “灰肥!” “湿父,请闻泥收不收兔。” 争斗的一幕被附近的人看个正着,老街坊们有些诧异,游客们则是兴奋不已,尤其是那些外国人,双眼放光,像是见到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几个年轻老外更是快步走上前。 “人多眼杂,阁下还是进来一叙。” 见田宇明一时冲动,激战之下引起诸多关注,苍老声音再次响起。 与此同时,里面一道身影伸手一挥,散出一片尘粒,那些弥漫在空气中的无形无味粉尘像是被综合一般,眨眼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般动静之下进香料铺子,显然会引起过多的关注,是以李宣并未理会,而是继续走人。 见王清和许亮没有一丝反抗,跟着李宣一起离开,田宇明眼神中的狠辣一闪即逝,正想追击上去。 “回来。” 这时候,又出现另一道苍老的声音。 说完,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走了出来,对着关注这边的人们拱了拱手,说道:“不好意思,各位,店里有事,暂停营业。” 他年过七十,头上银发梳理的一丝不苟,戴着一顶瓜皮帽,身上穿着一件长袍马褂,竟是几十年前的民国打扮。 这般说着,老人的手一伸,往田宇明手臂一搭,将其拉回了铺子内。 “哐啷!” 关门声响起,把数个跟上来的年轻老外挡在外面,“功夫,湿父”的高喊口号随之一静。 屋子是传统老一宅,一开间,进门就是堂屋,空间看着不大,却立着形状不一的柜子,大小摆满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香料。 进门旁边有一个木质账台,穿过它的不远拐角有一个楼梯,可以上二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堂门,里面是灶间,以及一个不算宽大的晒台。 “师傅,为什么拦着我!” 田宇明盯着楼梯方向,带着一些不满,问道。 楼梯间,响起一阵脚步声,老式木梯发出阵阵“吱嘎”声,随后出现一个头发雪白的老者。 他的打扮与驼背老人一般,一身长袍马褂和瓜皮帽,但是年纪比后者更大,脸上的褶皱像是起皮一样,层层叠叠,却没有任何老年斑,面色红润。 那一双眼睛,看似浑浊,又像是蕴藏一层难以言喻的光,炯炯有神。 许永奇背负双手,腰杆挺得很直,看着田宇明说道:“文生,你告诉他,这一次冲动之后,会有什么下场。” 驼背老人常文生摇头,说道:“三师弟,师傅怕你横死街头。” “就凭那个小白脸,要不是花言巧语骗了清儿和许亮,我一只手就能捏死他!” 田宇明不屑,心中却蓦地一凛。 自己这个大师兄,跟了师傅最久,虽然没得多少真传,但走南闯北,练就一双毒辣的眼睛,很少有看错人的时候。 “李宣此人不简单!” 对此,常文生只是一声长叹,同时有些疑惑:“二师弟刚刚出门不久,就被对方控制,师傅,莫非是本门的夺神之术?” “未必。”许永奇摇头,说道,“以清儿的性子,不会无缘无故引外人到这里,” 沉吟一番,他又说道:“文生,你跟着对方跑一趟。” “是,师傅!” 常文生一声应道,并未打开前门,而是直接穿过堂门,往后门方向走去。 田宇明望了一眼离开的背影,说道:“师傅,大师兄年纪大了,腿脚不灵活,就算有追魂香也追不上,还是我去吧。” “开门,重新营业。” 许永奇瞥了对方一眼,一转身,往楼上走去。 不提这边的动作,李宣带着王清两人走出八角胡同,随手叫了一辆出租车。 好在,这一次的司机并不像先前那位,见李宣三人没有多加交流的意思,专心开着自己车子,只是问了一句目的地。 “先生,去哪里?” 李宣目光往窗外一望,问道:“哪里的道观佛庙最有名?” 说起这个,司机来了精神,推荐道:“上地城隍庙,最近那里的香火特别旺盛,连我自己都去求了一道平安符。” 李宣说道:“就去那里。” “好嘞,您三位坐好。” 一声吆喝,司机开始挂挡前进,往目的地驶去。 一路四平八稳,也没出现后世那种宰客情况,一直开到城隍庙附近。 “这么多人求神拜佛,上地不太平。” 李宣站在城隍庙前,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说道。 闻言,王清有些奇怪。 对方为了幻门的术法而来,原本可以接触师门,不想半途而归,现在又对城隍庙有了兴趣,这翻来覆去的cao作,真让人看不懂。 “即是幻门中人,你应该见过鬼怪。” 注意到对方偷瞄的眼神,李宣也不在意,问道。 王清点点头,说道:“遇到过,大多避开。” 这话绝对不假,只有她自己清楚,创下“灵狐”这个名号,自己花了多少努力。 皮rou之伤是家常便饭,连生死劫难都经历不少,其中就有一些诡异的东西,要不是运气不错,以及师门中的一些传承,恐怕早就成了死狐。 交谈间,三人已经进了城隍庙。 所谓的城隍,泛指道教一众守护城池的神祗。 这种信仰有据可考,莫约在南北朝时期兴起,明清时候,由守护神的角色逐渐演变成另一个身份——阴官。 顾名思义,阴官就是专责某一地区的大小阴间事务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