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三百年传奇_12.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一 (第1/2页)

    南唐的历史复杂,其前身是由庐州的杨行密打下来的地盘,治所在广陵(扬州市),称为吴国(或南吴国)。

    杨行密死后,儿子杨渥继位,但大将徐温通过权力斗争逐渐独掌朝政大权。徐温掌实权达20年之久,杨氏虽然当了皇帝,但实际上是傀儡。

    杨行密曾经收养一个穷小子,但杨行密的儿子们却不能接纳他,杨行密只得把他交给部将徐温抚养,取名徐知诰。

    这个养子徐知诰不一般,他为人机灵可靠,得到徐温的厚爱。养父徐温掌握吴国实际大权后,徐知诰的职位也步步高升,被派到润州(镇江市)担任团练使。

    但徐温的亲生儿子徐知训在广陵(扬州)过于狂妄,竟然侮辱大将朱瑾,结果被朱瑾所杀。这朱瑾本是北方兖州的泰宁军节度使,因为被朱温打败,落难逃到杨行密的南吴国,他当然不会受徐知训的气,因而愤怒地杀死了他。但朱瑾也被徐知训的部下围攻,最终逃不出城,自杀而死。

    徐知训被杀是南吴国权力更替的重要事件,徐知诰在润州(镇江)得到此消息,率军抢先过江赶到广陵(扬州)平乱。

    徐知诰很快控制住局势,并且留驻在广陵,徐温无奈只好奏请让这个养子担任淮南节度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徐知诰获得了实际的兵权,从而逐步接近南吴国的朝政权力中心。

    当徐温病死后,徐温的亲生儿子徐知询、养子徐知诰又争权,徐知诰最终胜出并掌握了吴国的军政大权,皇帝只是一个傀儡。

    又过了12年,徐知诰废掉傀儡皇帝杨溥(杨行密的另一个儿子),他恢复自己的“李”姓,改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南吴国由此转变为南唐国。

    徐知诰之所以改国号为唐,是因为他对外宣称是唐宪宗的儿子李恪的第四世孙。他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金陵为国都,原来的都城广陵称为东都。

    ……

    李昪(徐知诰)在位时,以保境安民为基本国策,休兵罢战,南唐的社会文化非常繁荣。但李昪为了对付强大的中原,主动与北方的契丹国交好,牵制中原政权。

    这也正印证了那句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

    但李昪晚年崇尚道术,梦想长生不老,经常服用丹药,最终中毒。

    943年二月,李昪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去世,终年五十六岁,共做了4年的皇帝。

    李昪的儿子李璟继位,称为唐元宗。

    但李璟改变了父亲的休兵养民策略,采取扩张政策,他先乘乱消灭闽国的王氏家族政权,占领福建。

    随后,李璟又夺取了楚国的马氏家族政权,占领湖南地区。但李璟的军队也没在当地站住脚,才过了一年的时间,又被楚国的旧将周行逢等人打败,湖南得而复失。

    南唐的实力是唐朝末年的十个诸侯国中面积最大、实力最强的,占据了江西全省及周边邻省的部分区域。

    ……

    后周与南唐之间,首先隔着寿州,寿州(治所在安徽寿县)是淮南重镇,更是南唐的门户,这两国交战,寿州是必争之地。

    当柴荣决定要攻打南唐时,是立下了雄心壮志的,后周也派出了强大阵容。

    柴荣任命宰相李谷担任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兼管庐州、寿州府事,许州忠武军节度使王彦超为副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12员将官随军出征,讨伐南唐的大军直指寿州。

    出兵前,柴荣发出征讨檄文,为战争找个理由。

    “朕自继承帝位,大修文德,不愿意兴师动众、炫耀武力,淮南竟敢抗拒大国,趁黄巢贼寇的反叛之机,盘踞淮南达六十年,还妄自称吴国、南唐的国号。不仅如此,你们竟然还与北部契丹外敌勾结,诱使北蕃成为我朝的边患,并联合北汉贼寇,至今仍与我为敌。”

    “对待弱国,尔等又炫耀武力,强夺南闽、吴越的土地,蹂躏湘潭等地百姓。你们的罪恶难以言表,人神共怒。希望你们能顺应潮流,归顺我朝,交出玉玺符印,我朝将给与你们相应的待遇。如果执迷不误,我大军必将惩罚。”

    ……

    柴荣的檄文传来,南唐得知后周大军要来进攻,全国上下一片恐慌。周军刚夺取西蜀的四州之地,余威尚在,南唐怎能不忧心忡忡?

    但驻寿州的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却平静如常,照常布置防御,寿州城内的军民见主将如此不慌,大家才稍稍安心。

    955年十二月,李谷率后周军队到达正阳县(寿县以西),先派人在淮河上搭建浮桥。浮桥建成后,周军渡过淮河向寿州城进发。

    周军在寿州分头驻扎,南唐军想趁周军立足未稳之时派兵袭扰。但周军有备而来,如狼似虎,岂容小看。

    寿州城外,一支数千人的南唐军趁夜色悄悄逼近周军,后周大将王彦超早有准备,待敌人接近营寨后,一声大吼,迅速出兵掩杀。南唐军被团团围住,拼命突围,最后丢下二千具尸体,逃回城内。

    后周的先锋都将白延遇也在寿州城东的山口镇列阵,迎面抗击前来挑战的南唐军。南唐的主将举大刀冲过来,白延遇挺枪跃马接战,双方打了十几个会合,不分胜负。

    后面观阵的赵晁急了,他拿起弓箭,一箭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