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三百年传奇_12.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一 (第2/2页)

向敌将的战马。敌将见箭射来,赶紧向旁边躲闪,白延遇趁势连扎三枪,敌将乱了阵脚,被挑于马下。

    白延遇又乘胜进攻上窑镇,再击溃一千多名南唐军士。

    后周军连胜三场,李谷趁势率军四面围攻寿州,但由于寿州城墙坚固,刘仁赡又深通兵法泰然自若,城内紧闭城门严密防守。后周军虽然架起云梯发起一轮一轮的猛攻,但刘仁赡每天亲临城头,动员军民共同防御,拆毁民房收集滚木雷石,寿州城安然无恙。

    ……

    眼看寿州被围,南唐主李璟没心思再写诗吟诗了,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同时还召回老臣宋齐丘商讨国事。

    商量的结果,南唐决定派出两路军马支援寿州:

    一路由神武统军刘彦贞担任北面行营都部署,率两万人前往寿州增援。

    另一路由奉化节度使、同平章事皇甫晖为应援使,常州团练使姚凤担任应援都监,率三万人驻扎在定远县,作为预备队。

    这个刘彦贞是原南吴国功臣刘信的儿子,担任过濠州节度使,但喜欢敛财。刘彦贞通过贿赂魏岑等朝廷官员获得关照,魏岑鼓吹他用兵如韩信。因此,当后周军队攻打寿州时,南唐国主李璟就派刘彦贞督军援助寿州。

    刘彦贞率领南唐军到达来远镇,距寿州二百里,由于南唐擅长水战,他派数百艘战船沿淮河而上前往正阳县,准备捣毁后周军的浮桥,切断周军退路。

    后周宰相李谷得知此情况,他对幕僚说:“如果南唐的水军战船到了正阳,而我周军没有水战的装备,万一南唐军截断浮桥抄了后路,我军将腹背受敌,危险就大了。”

    李谷立即调整军事部署,命令大军后退,守住正阳浮桥,转守为攻,等待柴荣的御驾到来。

    而周世宗柴荣在开封也关注着前方的战事,得知战事不顺利,决定御驾亲征。

    ……

    956年正月初六,春节还没结束,周世宗派遣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李重进先带兵前往正阳县,又派河阳节度使白重赞带领三千亲兵到颍上县驻扎,逼近寿州城。

    周世宗随后带着赵匡胤、高怀德等殿前司的将军,率禁军自汴京开封出发。当大军走到杞县时,遇到了李谷派人送来的战报,此时柴荣才得知李谷的撤军打算。

    赵匡胤等人认为周军不能后撤到正阳,正阳距离寿州城太远了。柴荣立刻派赵匡胤前往阻止李谷,但还是慢了一步,李谷已经撤退回正阳。

    周世宗走到陈州时,又收到李谷送来的奏章,李谷为其撤退保护浮桥的行为辩解,还希望周世宗暂且驻在陈州、颍州一带,但周世宗没有接受,并催促李重进率兵快速前进。

    ……

    南唐的刘彦贞得知周军后退的消息后,准备率军追击,偏将咸师朗也好大喜功,怂恿刘彦贞主动进攻。但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池州刺史张全约派人前往劝阻,刘彦贞仍执意进军。

    刘彦贞的军队向正阳县进发,一路上旌旗辎重连绵不绝,而李重进的军队此时已渡过淮河,在浮桥东边布好阵势,严阵以待。

    刘彦贞远远望见周军的旗号,还以为是李谷的周军,他大喜道:“这支周军胆小,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我今天就要立功了,全军出击。”

    刘彦贞根本没有探明虚实,这里不仅有李重进率领的周军,还有韩令坤、赵弘殷等人的周军,几路兵马合兵进攻。南唐军一接战,就感觉不对劲。

    刘彦贞说:“这周军的攻势太猛,根本不像撤退的军队行为,我们上当了。”但为时已晚,周军哪能放过他们,南唐军很快就被打乱了。

    李重进与咸师朗战了二十回合,假装不敌,咸师朗不知是计,策马追赶。李重进按下大刀,回手一箭,咸师朗中箭跌落马下,被周军擒获。

    南唐军士四散奔走,死伤很多,有不少人掉进淮河淹死。刘彦贞带着数百名亲兵落荒而逃,结果被李重进追上,一刀砍死刘彦贞。

    后周军大获全胜,杀敌一万多,缴获战马五百匹,兵器械具等三十多万件。

    南唐的刺史张全约正运送粮草,得知刘彦贞战死,急忙返回,并收集刘彦贞的余部进入寿州城,与刘仁赡合兵固守。

    刘彦贞被击败后,南唐一片恐慌,皇甫晖既不敢救援,也不敢再屯驻在定远县,他与姚凤率军后退,逃到清流关(安徽滁县境内)。

    ……

    周世宗柴荣抵达正阳后,李谷前来接驾。柴荣很生气的说:“你身为主帅,不听劝告,擅自退兵,如果不是我大军赶来,你可能已被刘彦贞击败了。”

    李谷见事已至此,只好请罪。柴荣罢免李谷的军权,让他主持寿州地方行政事务,由李重进取代军队指挥职位。

    随后,周世宗抵达寿州城下,在淝水北岸安营。柴荣亲自到城下劝降:

    “刘将军,你是江南名将,有雄心大志,今你主昏庸,难成大事。我后周继承大统,不久将平定淮南,劝你早日弃暗投明,不失封侯入相,也为淮南百姓做一善事。如若不听,待破城之日,将悔之晚矣。”

    “两军交战,各保其主,我刘仁瞻既已受南唐恩惠,必将肝脑涂地,报效我南唐国主,谢谢周朝的好意,我们还是战场相见吧。”刘仁赡谢绝投降,加强城上的防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