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重八_第二百六十八章 建元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 建元皇帝 (第1/3页)

    徐辉祖这个人,绝对是忠君爱国的典范,甚至能到大义灭亲的地步。

    原本历史中,他效忠建文直到最后,被圈禁而死。

    在朱爽看来,这是一个值得信任的臣子,至少比大明战神李景隆强很多。

    “允恭勿忧,燕王异心朕早知之,已做安排。他若做个老实藩王,朕也能顾念手足之情,让他安享富贵。若有异动,便有不忍言之事了!”

    徐辉祖闻言愣了下,未料朱樉的这般直接。

    “陛下慧眼如炬,倒是臣多虑了!”

    朱樉呵呵一笑,“允恭能为国谋划,进此忠言,朕心甚慰,以后自有你建功立业,光耀门楣之时!”

    徐辉祖叩头,离去不提。

    又走了几步,遇到翰林学士解缙与礼部尚书任亨泰,来年号的事。

    任亨泰将礼部拟定的几个年号呈上,朱樉都不满意。

    任亨泰急了,“陛下,诏书再不定下来,可就耽误明日的吉时了!”

    解缙道:“陛下心中,可是有了中意的年号?”

    朱樉笑了,“就叫建元吧!”

    “建元?”任亨泰疑惑道。

    解缙:“建元是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汉朝武皇帝所用。不过那时一个皇帝用很多年号,汉武帝除了建元,还用过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汉、太始、征和等。”

    任亨泰无奈:“那便用建元吧!”

    一副气呼呼的模样,与解缙一同离开。

    转过一早,便是登基大典。

    礼部已于华盖殿设御座,于奉殿设宝座,钦监设定时鼓。

    且派遣官员祗告地、宗庙、社稷。

    而朱樉则起大早,穿上孝服去几延殿,向大行皇帝告知继位的事。

    拜礼之后,去换衮冕服,于奉殿丹陛上拜,行五拜三叩头礼。

    然后再去几延殿,叩拜大行皇帝。再去奉慈殿,拜孝慈高皇后灵位。

    文武官员则各穿朝服入候丹墀内,等朱樉到华盖殿,鸿胪寺官传旨百官免贺。

    朱樉由中门行至奉殿宝座,锦衣卫力士鸣鞭,鸿胪寺赞百官行五拜三叩头礼。

    之后,百官出至承门外……。

    总得来,登基仪式比结婚累多了,不过就内心愉悦感而言。

    不是结婚能比的,毕竟很多人是抱着遗憾的心态结婚。

    却没听哪个皇帝,是抱着遗憾的心态登基的。

    一切登基流程结束后,朱樉成了大明帝国名正言顺的第二任君主,建元皇帝。

    而他脑海中的“万里江山图”,也在登基诏书宣读的一刹那,发生巨大的改变。

    原本朱樉对“万里江山图”的cao作,仅限一府之地。

    譬如他到了金陵后,便无法通过“万里江山图”在秦岭一带种植烟草,更无法探查应府以外的矿脉。

    现如今却不同了,整个大明的实控区域,皆可通过“万里江山图”去影响。

    他可以用图职云南”上空的“草木精华”,在陕北一带种树。

    也可以探查大明境内的一切矿脉、水源。

    那种掌握一切的感觉,很不错。

    翌日,建元皇帝朱樉第一次大朝会。

    凡大明在京六品以上官员,皆来参加。

    而赶到京城的藩王也有七八个,全都心怀忐忑,不知朱樉今日所发的诏书,是否涉及宗室藩王。

    然而朱樉所发的第一封诏书,是册封皇后。

    不出意外的落到原太子妃观音奴身上,至于邓氏,则被封为皇贵妃。侍妾李婉儿,被封淑妃。

    另有几名宠妾,获得宁妃、贤嫔、惠嫔等封号。

    至于皇太子,毫无悬念的落到吴王朱尚炳身上。

    随后,又发布诏书,大赦下。

    百官齐声称颂,高呼吾皇仁德。

    大赦下是古时新皇登基的一项常规cao作,有点普同庆的意思。

    但更多的,其实是对封建司法系统中产生的偏差,做一些纠正。

    封建时代,司法不独立,刑讯逼供、屈打成招是家常便饭。

    在这种前提下,冤假错桉不俯拾皆是,但绝对是数量惊饶。

    然而,身为皇帝就算知道也没用,纵然勤政如早年的朱元章,也不可能拉回来一个个重新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