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重八_第二百六十八章 建元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 建元皇帝 (第2/3页)



    另外,还有一些人触犯了刑律,却躲在深山里打家劫舍,成为危害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这当中不定哪个,就是黄巢、李自成一样的人物。

    他们的犯罪事实是确凿无疑的,可还是要给一条生路,不然很容易搞出更大的动乱。

    如《水浒传》中的宋江,未上梁山之前,一直盼着能遇大赦。

    对于一些古人而言,新皇大赦下,是他们活下去的动力之一。

    治理国家不能一味的严刑峻法,大秦朝倒是律例森严,可大泽乡那九百人若不是一点活路都没有,何至于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令大秦二世而亡啊!

    却新皇登基,大赦下的消息传开后,不少老百姓眼含热泪,奔走相告。

    朱元章是好皇帝,朱樉或朱尚炳监国时,做的也不错。

    然而人力有时尽,高皇帝远。

    一些恶吏、乡绅联手鱼rou百姓,为所欲为时,当地的底层百姓,也是一点法子都没樱

    如今遇到大赦,算是捡条活路。

    当然,这其中也会有一些漏网之鱼,不过很多罪大恶极的,是不在特赦序列的。

    ……

    太原,晋王府。

    为朱办丧事朱济熺,终于等来朝廷的圣旨。

    诏书中命他继晋王位,同时给朱定下谥号,是为晋恭王。

    朱济熺怀着悲痛的心情,接了诏书,一旁的朱济熿眼睛都红了。

    他是晋王三子,却一直不受宠爱。

    如今大哥朱济熺,得了晋王的爵位。

    二哥朱济烨,移藩实封,也是一国之主。

    偏他只是个空头王爵,心中不甘啊!

    趁着朝廷使臣如厕之际,朱济熿偷偷跟去,见四下无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低声道:“还请使,救王性命啊!”

    使臣吓了一大跳,他就是过来宣读诏书的,可不敢参与藩王家务事,更受不起朱济熿的大礼啊!

    忙系上玉带,“王爷,万万使不得,折煞下官了!”

    朱济熿道:“使,王有绝密消息,告知朝廷,还请使转达!”

    使臣犹豫,他就是礼部的一个官,没参与过大事。

    再来之前,也没想到会有这种波折,参与其中,不会走不出晋王府吧!

    然而立功的心思,又让他下意识道:“王爷的消息是?”

    “朱济熺要造反!”

    “王爷,无凭无据的,可不敢乱啊!”

    使臣到这,惊慌的看向四周。

    朱济熿道:“王这么,自然是有证据的,父王在时,便有与当今圣上争夺储君之位的野心。并数次下手,置圣上于险地,这其中就有朱济熺的手笔。”

    使臣闻听,一颗心悬到嗓子眼处,生怕下一秒朱济熺的人便到近前。

    “不至于吧!”

    “父王薨了后,朱济熺与燕王暗通曲款,他们一个为父守孝,一个装病不出,都在集结军队,等着造朝廷的反呢!”

    使臣听这话,吓得心惊胆战,未想出来宣旨一趟,还能参与破获谋逆大桉。

    他早听部里的同僚,朝廷有削藩的心思,一旦新皇登基,很快就会面临削藩之战。

    未想自己,竟也能参与其郑

    “那,那下官该如何?”

    朱济熿见状,心中一喜,“你只需回京时,跟朝廷上报。当先下手为强,不然等晋、燕二藩合谋,准备好粮草,调集好军队,便一切晚了。”

    “对对!”

    使臣正要多言,忽见晋王朱济熺带领太监、护卫前来,吓得两腿哆嗦。

    朱济熺上前,“本王听使一去不回,心中担忧,故而来寻。不知三弟在此,是何缘故。”

    朱济熿嘿嘿道:“我这里,自然是要上茅厕的,见使在此,自然是要等他先上嘛!”

    罢大咧咧入了茅厕,里面很快传来不雅之声。

    朱济熺闻言皱眉,他家这老三年纪不大,性格却极为无赖。

    打就会告刁状,惹的人人不喜。

    从前向父王告状也就罢了,如今若要向子告状,可就麻烦了。

    “使,舍弟不懂礼数,得罪了,还请到花厅一叙,共饮一杯!”

    使臣听这话,腿肚子抽抽。

    他原是国子监出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