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国风云_第15节 贤臣叔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节 贤臣叔向 (第2/2页)

向与其他各位不同,其他的都是执政大夫,或对国君有极强的影响力,而叔向却不能将自己的执政理念顺利应用于国家治理上。

    这当然是一个遗憾,如果晋国能够让叔向这样的人成为卿大夫,甚至是中军元帅,凭着叔向的忠君爱国,极有可能晋国不会在后来自己灭亡自己的,三家分晋这样的事可能不会出现。

    但这是历史,历史不允许我们假设。叔向走了,为了表示对这位晋国贤臣的尊重,我们还是收集了他的一些经典故事。

    如他救宦官竖襄的故事。

    有一次,晋平公出游,发现一群鹌鹑,便拿弓去射。结果因为自己的箭术实在太差了,连射几箭都没射中。

    晋平公不禁对这几只鹌鹑生起气来,就直接杠上了。他对宦官坚襄道:“去,替寡人捉来,今天烤了下酒吃。”

    鹌鹑又不是站在那里等着被人捉的,竖襄忙乎了半天,哪里捉得住?

    晋平公见竖襄两手空空回来,大怒道:“废物一个,这么没用,寡人养你做什么?”

    可怜的竖襄,平白无故被下了狱。晋平公犹自不肯歇,下令处决竖襄。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原来,竖襄虽为宦官,但为人谦虚,办事稳健,朝中不少大臣都很欣赏他。

    有不少人向晋平公求情,但晋平公铁了心:不行,寡人一定要杀了他。

    叔向得知,立即去求见晋平公道:“主公,这个竖襄该死。”

    晋平公一听,大喜,连太傅都赞同自己的决定啊。

    “太傅,坐,喝茶。”晋平公命人奉座上茶。

    叔向呷了一口好茶,对晋平公道:“主公,还记得先君唐叔虞射犀牛的故事吗?

    据说,唐叔虞在徒林箭射犀牛,那真是神啊。一箭射杀,然后用犀牛皮制成大铠甲,这事流传至今啊。”

    晋平公道:“这事谁敢不记得?那是先君神武啊,可惜寡人远远不及了。”

    叔向道:“象主公这样作为国君的,许多事都要被史官记下来以传扬后世的。

    主公今天没有射中鹌鹑,派竖襄去捉也没有捉到,这确实大丢主公的脸。杀了竖襄吧,省得他将此事传扬出去。”

    叔向继续悠然喝着茶,晋平公却紧张了起来:是啊,国君言行都会被记录,如果下令杀了竖襄,那肯定要被记录的。

    史官肯定会这样写:某年某月某日,国君因为射鹌鹑不中,派宦官竖襄捉又不得,怒而杀竖襄。

    反倒是不杀竖襄,史官才不会记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晋平公哪里还有闲心听叔向闲侃?立即命令快放了竖襄。

    司马女齐去世时,叔向去吊唁,当他看到女齐之子时,忍不住流下泪来。

    他对同行吊唁的籍偃道:“夫子去世了,从此朌少了一位及时补台的好同僚啊。

    夫子在世时,我们对国君之事通力合作。夫子主导,朌辅助之;朌主导,夫子辅助之。始于朌,则可终于夫子;始于夫子,则可终于朌。

    与夫子同僚办事,从来都没有不成功的,但以后,估计象夫子这样的人没有了啊。”

    籍偃对叔向道:“这就是君子之间的共事吧。”

    叔向点点头,道:“君子并肩合作,但不结朋党。同德同心,遇事互相帮助,互相补台,这叫做比。

    拉拢同党以自肥,营私利己而懈怠君主之事,这叫做别。故君子之间,应比而不别。”

    “君子之间,比而不别”,叔向同志,您的话,流芳百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