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天下大乱 (第2/2页)
此时要举办召陵会盟,所以一时也没顾鲜虞,使鲜虞相继占领了晋国几个边陲小邑。 现在,趁楚国被吴国打败,无力北顾,晋国得赶快解决鲜虞问题。 公元前505年,范鞅亲自率军征伐鲜虞。这一次他还组建了晋、卫联军。联军一鼓作气,迅速击溃了鲜虞军队。 范鞅志得意满,他总结了一下,自己自担任中军元帅以来,已经解决了三大问题: 一是楚国问题,自己搞了一个帮助蔡国灭掉沈国,最终引来吴国讨伐楚国,楚国惨败后估计是站不起来了。 二是王室问题,自己抓住机会彻底铲除了王子朝势力。 三是鲜虞问题,自己亲自率军击败鲜虞。 凭着这样的功绩,凭着中军元帅的地位,在晋国还有谁敢挑战自己的权威? 是的,此时在晋国,貌似谁也不敢与范鞅对着干。 但是,由于晋国宣布退出弭兵会盟盟约,中原诸侯对晋国离心。加上楚国被吴国揍惨了,春秋江湖,还会太平吗? 郑国第一个跳出来了,反正现在已经不需要遵守弭兵会盟精神了,那还不快趁楚国惨败无力国际事务之际,灭了世敌许国?
公元前504年春,郑国灭了许国。不但灭了许国,郑国还居然收纳了王子朝的残余势。 公元前504年2月,郑国更是参加了由王子朝残余部众对周天子周敬王的攻击,攻占了冯地、滑地、胥靡、负黍、狐人、阙外等六邑,趁势占领了洛邑。 晋定公怒了,范鞅也怒了:不好好教训教训你郑国,自己这个中原诸侯联盟盟主就不当了! 范鞅令大夫阎没率晋军赴周敬王所在的成周戌守,加紧在成周外围的胥靡筑城。 同时命令鲁国出兵讨伐郑国。鲁国是晋国的铁杆跟班,晋国人的命令当然得听。就这样,鲁国连续出兵讨伐郑国。 但郑国是这么好打的么? 说句不客气的话,在当时的春秋江湖,别看郑国经常挨揍,但主要是挨晋国人或者楚国人的揍。至于其他诸侯国,那就一边去吧。 鲁国不但不是郑国的对手,还惹出了另一桩麻烦。 鲁国打击郑国,必须过境卫国,结果最讲礼的鲁国人居然忘了过境他国要办借道手续。 由于没办借道手续,过境的鲁军又非常失礼,史料记载居然是大摇大摆从卫国的都城穿插而去。 这下惹怒了卫国人,卫国人知道鲁国人一直有晋国撑腰。但晋国人已经不值得依靠了,那就依靠齐国吧。 早就有意反晋的齐国很开心地看着这个局面,齐景公立即抓住机会,与郑国、卫国结成了战略同盟,然后立即出兵狠狠教训鲁国。 楚国则在秦国的帮助下,不但没有亡国,反而在最短的时间内站了起来。 先是在郢都被占的当年,即公元前505年,便向吴军发动反攻,大败吴军,将吴军彻底赶出了楚国。 然后,楚军出兵灭了帮助吴国侵入楚国的唐国。此时的吴国偏偏又发生了一场权力斗争,吴国无力西顾楚国,楚国更有意讨伐蔡国。 还有谁把晋国这个盟主放在眼里? 弭兵盟约被你范鞅一手废弃,中原就乱成了一锅粥!范鞅,你还敢自鸣得意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