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朝堂风波(8) (第2/3页)
了方清国的事情说事。 只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站出来的是以行部右侍郎朱平为首的一批人。 现在方清国已经死了,所以他之前整的那些关于律法方面的整改是不是就可以取消,恢复到原先的律法制度。 于是乎,整个朝堂之上又跳出来了一批人。 这批人坚决维护着方清国之前整改的那些法律制度,为首的一个人叫方全荣。 方全荣和方清国两个人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他们也并不是亲戚,这两个人也是在科考的途中认识的,互相爆出自己的姓名,都姓“方”。 于是这两个人都觉得有缘,再仔细交谈,又发现对方都喜欢刑律方面的东西,伴随着更深层次的交谈,这两人又发现自己在某些观点上的看法几乎一致。 于是方清国和方全荣这两个人就结拜成了兄弟。 后来方清国成了状元,而方全荣却是在科考榜上的四十多名, 原本这两个有着同样的名字,但是不同身份的人本该分道扬镳,但是这两人在科考没过多久,居然被分到了同一个单位的同一个办公室。 所以这两个人再续前缘。 由于这两个人关于律法的某些理念一致,说在赵琦缘有意无意的收益之下,两个人开始搞起了关于律法方面的改革。 一直到现在。 我以此时的方全荣,自然是代表着方清国的那些门人弟子站出来说话的。 于是朱平和方全荣就开始就着这个问题争吵了起来。 一个说原先的制度已经不合时宜了,一个说应该坚持祖宗之法。 这两方争吵自然是吵个没完没了。 但是奇怪的是,在这两方的钢筋互相扛着对方的时候,坐在正中央赵宣居然没有帮这两方的任何一方,直到这两个杠精杠的都快要打起来了,这才有太监大喊了一声“肃静”,然后又喊了一声“退朝”。 太子这边的态度实在是太奇怪了。 不少人都在猜测着太子这么做的用意,而且太子现在的态度到底在表达着什么。 用林站在最前方的两位丞相见到太子,这副模样都有些奇怪。 要知道,如果不就着方清国死亡的这件事情做文章,后来有心之人的目标自然会落到赵之礼,乃至孟海的头上。 赵宣可能无法料想得这么深远。 但是孟海和赵之礼肯定能够想到这些。 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这一点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没有采取行动,就说明有着更大的阴谋。 这更大的阴谋是什么? 在场的众人都想不明白。 今天的早朝在此不欢而散。 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到现在,距离方清国“死亡”已经过去了两天。 等到第三天,朝堂之上就开始涌现了各种声音。 刚开始的几个人只是站出来,希望太子殿下废除方清国干预修改的几项法律措施。 这自然是得到了以方全荣为首的一群人的极力反对。 但奈何方全荣的力量实在是太小了。 而且方清国的大多数好友在朝堂当中所处的环节实在是太低了,方清国虽然有不少弟子,但是这些弟子目前还处于正在上学的状态,根本没有进入到朝堂。 所以这一来二去,再加上昨日方全荣与朱平较劲之后,朱平已经开始暗中采取了行动,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再或是其他手段,使得今日朝堂上的方全荣格外的被动。 于是,朝堂之中就跳出来了几个人,他们一边劝谏着太子殿下,可千万不要听方清国的谗言,一边极力劝诫太子殿下恢复原先未被修改的法律条文。 方清国只是翰林院学士,他自然没有自己动手修改法律的能力。 所以他一直都以一个顾问的形式参与大秦律法的整顿修改,所以这个时候就有不少之前与方清国配合过的刑部官员跳出来,开始说起了方清国的一些离经叛道的思想。 一直到后来,朱平带领着一帮人直接气得方全荣差点吐血。 也就是在这混乱的朝会之中,今日的早朝就这么结束。 是在今日朝会结束没多久。 太子殿下就传召方全荣进入了紫气房。 当时在场的还有孟海和赵之礼。 这四个人在房间当中,到底议论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他们只知道这四个人在房间里面待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之后,方全荣满脸喜气洋洋地离开了紫气房。 之后的方全荣就将方清国的那些弟子学生,全部招到了自己的府中。 方全荣现在好歹也有一个翰林院侍讲的身份,得到了方清国的照顾,方全荣在翰林院混得也是风生水起,所以拥有一处自己的府邸自然不在话下。 所以容纳方清国那些能人弟子,自然也不在话下。 就在不少人莫名其妙的时候,太子那边又颁发下来一条旨意。 以后每日散朝之后,翰林院侍讲都要入宫两课中给太子殿下讲述学术知识。 于是一个本来并不怎么重要的翰林院侍讲,就这么突然暴露于众人的眼前。 朱平带着一帮人见到这一幕,那可不干了。 他们搬到方清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还原原先的法律条文,从而让自己获利。 现在倒下一个风清国,又蹦出来一个方全荣。 这哪能忍? 于是,当天下午,在皇宫的青云门外,就聚集了七八个七八品的小官。 这些官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太子殿下收回那份旨意。 这七八个七八品的小官,其中以御史居中。 也不知道他们是忽然善心爆发,还是责任心使然,再或者受到有心之人的挑唆,再或者被人威逼利诱…… 总之,这些人跪在青云门外就不起来了。 太子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当时的紫气房中一共有三个人。 孟海,赵宣和赵之礼。 当时的三个人互相对视一眼,但是都没有动。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在太阳即将落山之际,青云门外又聚集来了七八个人,这些人都是六七品的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