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_第247章对垒决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对垒决裂 (第2/3页)

br>
    这些行径,这些功劳……

    好吧。

    这使者仔细想想,若只看明面上的这些,那沉丘这人,还真不配坐上天子之位。而追随他的自己这些人,不是jianian佞小人是什么?

    可如果抛开这些表面现象,只看核心本质,了解了临海郡世家是采用推举制度,由各家一起推举皇帝的运行逻辑之后。

    那么这一次的改朝换代,宁代越室,其实也就并没有明面上说的那么严重了。

    因为这本质上,也不过是那些实质掌握了越国股份的世家们,把以前不中意的掌柜换掉,重新再推出一位代理人出来罢了。

    人东家换一个掌柜,关你外人什么事?

    唯一有些糙的,也就只有弑杀弘道帝这件事了。

    可知所以要杀此人,也是因为对方勾结外人,竟想着出卖属于大家的利益,以换取自己如今的位置。

    是弘道帝先背叛了规则,他们才做出了反制。

    对方不仁在先,临海郡世家才不义在后。

    但以上这些规则,是挑战世俗伦理的,根本无法抬到明面上来说。

    潜规则永远只能是潜规则。

    把它晒出来,那就会暴死的。

    因此面对陆渊的指责,这使者心中虽然气愤,但却也没法反驳回去。

    ‘都怪萧绩那个废物。当初好好的接受安排,禅让退位多好。

    把事情弄到这个地步,不仅让新朝天子背上了弑君的污名,更弄出了这许多麻烦来。

    这个弑父的巫蛊皇帝,真真害人不浅,恨不能使之复生再杀之。’

    这个使者在心中,又将死去的弘道皇帝给杀了一遍,然后收整起心情,抬头看着陆渊,语带愤怒的问道:“大王方才所言,是认真的吗?长沙国真要行这谋逆之事,与朝廷开战?”

    “宁室于我何加焉?”

    陆渊顿时反问:“既然与我点滴恩惠也无,何来颜面敢称我主?既非我主,如何敢称谋逆?”

    一连三个反问过后,他冷笑一声:“至于是否开战,使者你怕是做不了主。还是会去问问你主,看他敢不敢与我一战吧。”

    “你……”下方使者听到这话,再也绷不住了,脸色气的涨红。刚想要发作,但却对上陆渊那平静的眼神,心中蓦的一寒。

    这却是想起,眼前这位长沙王,可是世人称之武安侯第二的新生代军神。

    不仅领兵征战极其厉害。

    更是于沙场之上,亲自斩杀过两位先天的绝世凶人。

    与这样一位天骄人物同处,他实在没底气,说出什么挑衅的话来。

    于是最终只得道:“既然长沙王是这般意思,那外臣就只得返回金陵,将大王所说之话,全都如数告知我主了。到时若是两国兴兵,希望到时大王,不要后悔今日之语。”

    陆渊依旧澹漠:“使者请便。”

    “哼。”

    见他还是这般态度,那使者不由一挥袖,转身离去。

    而陆渊只是看着此人离去,没有丝毫动作。

    今日一番言语态度,是他早就定好的策略,如今不过依策执行罢了。

    宁国实力强大,有五郡之地,五位先天。

    只以长沙国的实力,根本不是对方的对手,所以主动开战并不可取。

    但不开战,又要断了和对方的主从名分,脱离金陵朝廷下的朝贡体系,就不得不另寻它径了。

    这其中,联络其它诸侯国,与自己一同站出来反抗,是一种途径。

    趁着宁国前来派遣使者的机会,在外交上与对方断绝关系,从名义上割裂,又是另一种途径了。

    前者能强大自身,后者能表明态度。

    如今南海、宁海二国那边,长沙国这边的使者已经前去活动,想来不用一月,便会有捷报传回。

    而金陵城那边,此时陆渊也在宁国使者面前,表明了自己绝不会遵从金陵朝廷,想要独立的态度。

    两方面准备都已经完备,接下来,事情该如何发展,就要看那位宁国新朝皇帝的态度了。

    ……

    在对方使者面前,与宁国决裂之后,陆渊就已经和金陵朝廷走到了对立面。

    所以不管金陵朝廷最后是个什么反应,这边的准备,却是要弄起来的。

    于是陆渊在送走了宁国使者之后,便又紧急下了两道诏命。

    一个是再从长沙那边抽掉两支禁军过来,在巴陵城这边与他的主力会合。使这里的兵力达到了五支禁军,十万兵马。

    而后又在洞庭境内,从各地抽调一万府县兵,让这些人往长沙城集结。

    这样一来,在这座长沙国的临时首都内,便有一支禁军、一万府县兵,共计三万兵马了。

    巴陵、长沙两方面,合计十三万大军,沿着长江、湘水一线排开,与豫章郡地,宁国兵马隔着疆界对峙。

    长沙国这边,兵马调动频频,一副针对宁国的架势。

    这等动静,自然也引起了宁国方面的警惕。

    正在豫章郡管理着十万水师的上官明,听闻陆渊的动向之后,这位曾经想当他岳父的老熟人,立刻下令。

    抽掉五万水师西向,直接封锁了长江航道,把长沙国一分为二,江南江北之地,彻底隔绝了开来。

    然后又引着剩下五万水师,从浔阳大营移至柴桑府,与陆渊在巴陵城的十万兵马对峙。

    而后又下令,豫章郡的郡府县兵集合,聚兵三万,赶往宜春府,与长沙城的兵马对峙。

    如此双方各出十三万大军,在水陆两个方面,展开了对峙。

    一时间,沿江一线大军云集,战云密布。

    洞庭、豫章两郡之内,尽是风雨欲来的沉闷气息。

    周边各国,也是闻风而动,全都派出了大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