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一章 改革方案 (第3/6页)
r> 想要改变国企,那就先要进行产权改革。 为企业打工和为自己打工,这里面的差别可就大了。 “产权,涉及到的东西和地方,太多了。”秦国才说。 李兴文说:“秦市长,会不会是你把这个问题复杂化了?” “什么意思?” 李兴文说:“秦市长,我觉得你是先入为主了,国企的关系是很复杂,可是它最终的本质,还是一个企业,只要产权清晰了,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 秦国才皱着眉头,想着李兴文的这些话。 “现在有一个国企放在你面前,连年亏损,上面松了口,你会怎么做?”秦国才直接假设了起来。 李兴文淡淡道:“要是我的话,直接把国企变为集体或者个人企业,说不定能够起死回生。” 秦国才轻轻点头,李兴文的胆子确实大。 这样做,就等于从山出现了更多的“李兴文”了。 “你这个力度,太大了。” “想要改得彻底,想要尽快促进经济发展,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李兴文认真道。 秦国才听了这话,顿时就沉默了起来。 过了一会,秦国才这才开口。 “按照国家控股百分之五十一,剩下的四十九归厂里的职工,这应该比较稳妥了。” “稳妥是稳妥。”李兴文笑道,“效果却不会好到哪里去。” 说到底,国家占股百分之五十一,还是国家在兜底。 有人兜底的话,这些职工从心里就会产生一种依赖感。 不管做多做少,大头收益还是国家的。 那为什么要拼死拼活?直接躺平不舒服吗? 总之,职工们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这个改革就是失败的。 秦国才看着李兴文,脸色十分的凝重。 对于经济改革,秦国才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 他之前提出的方案,那是经过多方讨论的。 这种改革方案有国家兜底,还能给到职工们一定的自主权,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李兴文提出的方案太过于激进了,让秦国才有点担忧。 按照李兴文的这个举措,基本上就是把国营变成集体经济或者个体经济。 这样的改革,会不会太过于激进了? 秦国才看着一脸自信的李兴文,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做抉择。 “上来就这么大的力度,这可是国企。”秦国才道。 李兴文微微一笑,“现如今的国企已经病入膏肓,重病就该用猛药。” 想要彻底改变国企现在的状况,只有这一条路走。 柔和的改革办法,对于国企已经没有多少作用了。 这样的改革方法改来改去,无非就是拖延一下国企倒闭的速度。 想要让国企扭亏转盈,是不现实的。 只有整个工厂属于职工,他们才会爆发出最大的热情。 工人和管理层有了热情,厂子才有获救的希望。 秦国才犹豫了,李兴文的这个方案,太激进了。 改好了一切都好说,要是失败了,这可是大事。 “这件事情,我要好好考虑一下。”秦国才一脸认真道。 在李兴文来之前,秦国才以为今天能够把方案定下来。 现在他才知道,他还是小看了李兴文。 这个年轻人的魄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现在这个方案,秦国才是真的不敢直接做决定。 李兴文微微一笑,“秦市长,这种事情最好尽快决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秦国才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他自然明白。 “谢谢你的提醒,我知道了。” 李兴文没再说什么,站起来直接告辞了。 秦国才这样的人,有自己的主张,李兴文说多了反而不好。 现在秦国才找不到方向,李兴文提供一个方向就可以了。 到底要怎么做,还得看秦国才自己的意愿。 李兴文刚回到厂里,罗阳华便一脸高兴的走了进来。 “李总,北方市场这段时间的销量出来了。” 看罗阳华这个脸色,李兴文知道肯定是好消息。 “情况怎么样了?” 罗阳华一脸激动道:“新口味的辣条上市后,北方市场销量猛增,已经快要跟南方市场齐平了。” 李兴文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看样子陈建新是下了功夫的,不然这个成绩也不会上升的这么快。” 罗阳华跟着点了点头,“陈建新确实有两把刷子,这么短时间就能跟周部长齐头并进。”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李兴文说,“这个月多给他一些奖励。” 罗阳华点了点头,把这件事情记了下来。 …… “兴文,你二哥什么时候从南和市回来?”李桂民问道。 李兴文刚到厂里,就接到了父亲李桂民的电话。 “爸,这件事情我还真不清楚。”李兴文回答道。 这次李兴武去南河时,主要还是为了卤鸭脖的配方。 现在情况如何了,李兴文还不太清楚。 “那你能不能打电话去问一下?”李桂民说。 李兴文一脸的好奇,“爸,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我和你妈正在选入伙的日期,到时候你们俩兄弟肯定都得在家才行。”李桂民说。 李兴文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那我等一下打电话问一下二哥,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