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0当首富_第三百八十四章 争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四章 争论 (第3/6页)

/br>
    现如今华夏大部分的地方,其实已经不用粮票了。

    不过粮票这个东西,并没有全面取缔。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华夏的计划经济还在。

    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在没有足够的把握之前,国家是不会轻易取缔粮票的。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之前那人才会那么说。

    关于取缔粮票的事情,现在是一点风声都没有。

    李兴文这样说,自然引起了很大的怀疑。

    “李总,请问你是怎么肯定的?”那人继续追问。

    李兴文微微一笑,“因为计划经济在很多行业已经行不通了,想要让华夏有足够的生产和生活质量,开放市场是唯一的选择。”

    见众人没有说话,李兴文继续往下说。

    “现如今华夏很多商品其实已经使用了市场经济,难道你们没有发现,这些产品不论是数量还是价格,都已经趋于稳定了吗?”

    众人不得不承认,李兴文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现如今华夏不少产品,早就已经抛弃了计划经济。

    原因很简单,使用计划经济的那些商品,达不到市场的需求。

    同时在价格方面,一直下不来。

    使用了市场经济之后,这些产品的价格回归了正常。

    至于供求的话,达到了一个稳定的水平。

    这样的一种结果,是计划经济无法做到的。

    从这一点来看,市场经济还是很有前途的。

    有人站起来说:“你不能光靠几款产品的情况,就推翻整个华夏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很危险的。”

    “以前华夏使用计划经济,是因为它适合国情。

    现在华夏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个制度已经不适用了。

    我们就应该更新,不能固步自封。”李兴文说。

    立马就有人站出来反对,“你所认同的国企改革,现在造成了多大的问题,知道吗?”

    “你想说的是下岗潮?”李兴文笑着问道。

    “没错,这件事情现在非常的严重,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动荡。”

    李兴文直接问道,“不知道老板尊姓大名?是做什么生意的?”

    “我叫陈柏竹,是做面粉生意的。”

    李兴文收起了笑容,“在场各位都是做生意的,赚钱的同时难道就没有想过,为社会做贡献吗?生意做大了,需要的人不就多了,不就可以帮国家解决问题了?”

    听到李兴文这样说,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从这么一个方面去解决这件事情,是他们之前没有想过的。

    陈柏竹脸色有点难看,“李总,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现在我们说的是国企改革。”

    “做生意的怎么了?”李兴文反问道,“难道你没有从社会上获取利益吗?既然如此的话,为什么我们不能回报给社会?”

    李兴文这一连串的问题,顿时让陈柏竹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了。

    现如今华夏的民营企业家,大多数是草莽出身。

    在他们看来,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为了让自己出名。

    至于其他东西,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

    李兴文所说的社会责任,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听说。

    “任何改革都有双面性,有好的一面,自然有坏的一面。

    华夏经济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计划经济已经不能带来提升,市场经济是最好的选择。

    在这么一个改革的过程当中,肯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我们作为这场活动的参与者,难道不应该做点什么吗?”

    李兴文这个问题,让整个会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对于今天这个主题,他们准备了不少。

    唯独社会责任这一点,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

    李兴文现在提出来,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怎么接话。

    就在会场沉默的时候,一个突兀的掌声突然响了起来。

    众人的目光,立马就聚集到这个鼓掌的人身上。

    看到这么多人望过来,史玉龙直接站了起来。

    在站起来的过程中,史玉龙不忘鼓掌。

    “李总,你是一个有担当的企业家,我要向你学习。”史玉龙说。

    能够得到史玉龙这样的评价,李兴文心里很高兴的。

    “谢谢史总。”李兴文说。

    不知道是谁,听到两人之间的对话后,跟着鼓起了掌。

    掌声越来越多,很快就充斥了整个会场。

    牟龙中原本一脸紧张,现在总算放松下来。

    李兴文提出的看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这要是没处理好的话,接下来可就麻烦了。

    牟龙中还在想,李兴文到底要怎么收场才好。

    没想到李兴文一句社会责任,就让这件事情彻底画上了句号。

    不仅如此,大部分人对李兴文是越发的敬佩了。

    李兴文能有如此见识和担当,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牟龙中十分佩服李兴文,他的思想觉悟确实超前太多了。

    对于这么一个年轻人,牟龙中十分看好他的未来。

    现在的李兴文,才刚刚二十出头。

    这样一位人物以后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恐怕谁都无法预料。

    接下来,李兴文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李兴文着重讲的,那就是未来华夏的经济会是什么样子。

    还有一点,华夏未来的行业,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

    作为一个重生者,对于这一点自然是十分的清楚。

    众人原本还沉浸在李兴文刚才的话中,对他这种预测并不是很感兴趣。

    过了一会儿后,他们发现李兴文说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