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四章 争论 (第4/6页)
似乎很真实。 这种真实,就好像是李兴文亲眼看到一样。 未来的华夏,大部分重要资产还是采取国企的模式。 至于其他的行业,更多的则是私营企业,还有合资企业。 众人是越听越惊讶,越听越想往下听。 李兴文的这一番推测,举了不少的例子,听起来就跟真的一样。 华夏未来二十年的经济发展趋势,李兴文一口气全部讲了出来。 他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给在场的人避坑。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华夏经济的一员。 如果他们能够避开这些风险,快速发展自己的企业,将来肯定能够带动华夏的经济发展。 李兴文再怎么厉害,只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光靠一个人想要带动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是不现实的。 李兴文这样做,就是要创造出一大批这样的人。 大家一起发力,共同推进华夏经济的发展。 在场的记者都没有想到,李兴文今天的主要内容竟然是这个。 关于华夏未来的发展,很多经济学家和学者都做出过推断。 他们的推断,其实并没有多少根据,如同空中楼阁一般。 李兴文则不同,他的言语之间找不到一丝的漏洞。 在李兴文演讲的这个过程中,在场每个人的表情都在不断的变化着。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只是微笑着听着李兴文的演讲。 在他们看来,李兴文毕竟还是太年轻了。 李兴文事业做得很大,并不代表他能够把华夏的整体经济看穿。 听了一会儿后,很多人的脸色变开始凝重了起来。 这个时候李兴文讲到的,是各个行业未来的发展。 听到李兴文对他们行业作出点评,他们一开始是很轻视的。 在这个行业当中,他们做了这么多年,不是李兴文两,三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李兴文总结的十分到位。 这一点,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十分的惊讶。 听着李兴文的话,有人赶紧拿出纸笔,把李兴文的话给记了下来。 李兴文说的对还是错,他们无法判断。 但他们清楚的知道,这绝对非常的重要。 不管是作为警醒也好,还是作为经验也好。 这样的东西记下来,总归是没有错的。 有人带头了,剩下不少人顿时反应了过来。 李兴文所说的这些,里面已经蕴含了财富。 在场的人,都是做企业的。 李兴文说的东西,有没有道理他们十分的清楚。 可怕的是,他们找不到漏洞。 李兴文所说的行业未来,是最有可能的方向。 不知不觉,李兴文在台上的发言已经接近一个小时了。 至于台下的人,已经完全忘记时间的存在了。 他们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李兴文说的话,全部记下来。 看了一下时间,李兴文直接停了下来。 关于华夏的整体经济发展,李兴文觉得讲的差不多了。 况且今天这个经济论坛,并不是为他一个人举办的。 下面还有那么多人需要发言,他不想占用太多的时间。 “我的意见大概就是这些,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李兴文说完之后,就准备下台。 就在这个时候,牟龙中突然站了起来。 “李总先别下去,我有一个问题。” 李兴文一脸好奇的看着牟龙中,不知道他有什么问题。 在场任何人提出问题,李兴文都可以表示理解。 唯独牟龙中,李兴文是真的没有想到他这个时候会站起来。 说到搞事情的能力,牟龙中在这里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真的说要办实体企业,牟龙中确实没有这个能力。 他喜欢搞一些稀奇古怪的项目,传统行业他根本就没涉足过。 李兴文刚才说的都是传统行业,跟他应该没有多大的关系。 正是因为这一点,李兴文才会这么好奇。 “大家对于李总刚才的演讲,满意吗?”牟龙中直接问道。 在场所有人都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十分的满意。 刚才李兴文对于各行各业的预估,让他们受益良多。 光是这一点,就让他们十分的佩服李兴文。 这么年轻的一个人,能够对这么多行业有如此多的了解,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当初有不少人怀疑,飞龙发展的这么好,李兴文到底有多大的功劳。 现在他们有答案了,李兴文就是飞龙最大的那个功臣。 经过这一场演讲,他们再没有任何的怀疑。 李兴文用出色的能力,完全的征服了他们。 “我看很多人还意犹未尽,大家想不想继续往下听?”牟龙中笑道。 这一句话,正中众人的下怀。 “李总,能不能再讲一点食品行业的东西?”有人直接问道。 立马有反驳,“李总就是做食品的,这有什么好讲的?李总,不如说一下纺织行业吧?” “李总,说一下股票吧!” 李兴文刚才所讲的那一些,确实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 可惜的是,现在行业这么多行业,李兴文不可能面面俱到。 有一些行业,李兴文只是稍微提了几句。 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就好像看电影到高潮的时候,突然就断电了。如果李兴文能够继续往下讲,他们得到的东西会更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