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0章 物是人非 (第2/3页)
政领头羊的孙铖对喷,也是因为背后有他们撑腰才敢这么做的。 杨士奇虽然一直在陕西,但他在京城的眼线却并不少。 孙铖早已被架空并回家养老,以他韩州伯的身份,旁人想要攻击他并不容易,所以面对他五十出头就养老的举动,李冕那群人也没有追杀,因为他们知道孙铖能养老是朱高煦的授意。 燕府与渤海,这两个班子能成功全靠朱高煦和朱棣,实际上两个班子内部有实力和才干的并不算多,只是因为搭上了顺风车而得到了旁人一辈子得不到的荣华富贵。 孙铖一个吏员,当年治理一个辽东的新政都花费了近十年时间才结束入朝,可见他的能力并不算拔尖。 如今是老人退下养老,新人崛起执政的时代,没有能力的老人如果不主动地急流勇退,那便只有被人强行退下。 李冕这群人,本就是能力不如地位的人,故此许多大事上根本没有他们的身影,而他们有的不过只是资历。 利用资历和地位,他们提拔了类似王回、张孟存这样一批又一批的人,并以提拔之恩对他们相加要挟,让他们这群人成为自己一群人的傀儡。 只是类似王回这样通过一轮轮考验并以进士出身成为官员的人,如何甘愿被一群连科举都考不过,只能靠察举制推荐的老人控制呢? 这次的事情杨士奇看得很清楚,无非就是李冕等人想要利用王回当刀子去江南查案来打击清流,而王回知道自己一旦被当刀子打击了清流,那日后清流报复,李冕等人一定不会救自己,所以他必须得自救。 他的自救,就是选择投靠皇帝,而皇帝想要的就是解决当下的国债和国库问题。 正因如此,王回这次的抄家才会那么迅猛,才会成效那么快。 王回如果要顾及同在江南的新政派官员,那肯定是没办法打击所有人,所以他干脆无视了这群人,只为抄家充实国库。 清流官员见状,当即也开始对新政派的官员暗中调查,甚至收买一些京察官员来反向京察新政派官员。 如此一来,新政派官员落马之人也络绎不绝,而这并非李冕他们想要看到的。 为了不受李冕等老人的报复和要挟,王回必须得将清流的仇恨转移到李冕等人身上,而他选择了直接对杨士奇下手。 王回现在的做法,杨士奇虽然官职不如王回,但他在清流之中的地位却与孙铖等同。 不同的是,孙铖是被架空,而杨士奇则是能在地方源源不断的给清流输血。 这些年清流之中北方人不断增加,这大部分就是杨士奇的功劳。 正因如此,王回对杨士奇下手,那杨荣、杨溥等人自然不会觉得这种事情是王回能决定的,他们的目光毫无疑问投向了李冕等人。 这种节骨眼上,自己突然得到了拔擢,而自己的儿子却被论罪。 杨士奇分析了所有,只觉得当下的局面太过混乱,也并非王回一个人可以搅动。 真正推波助澜的,是坐在金台之上的那一位。 这一位想要的,就是借助自己的手把李冕这群人扳倒,换王回、张孟存、徐硕这群人上位。 他可以自己出手,但他出手的话,那性质就变了…… 利用王回的野心来让新政派内部动乱,然后用自己与清流们解决李冕,而朝廷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在官员们狗咬狗中获得数以百万的巨利。 杨士奇现在心里渐渐没底了,就那位的手段来说,自己的儿子如果真的没有弄出什么事情,他即便抓到自己的儿子,也不太可能逼自己就范。 自己能看透这些事情,那位是知道的,所以…… 临上车前,杨士奇转头对即将乘坐另一辆马车的幕僚交代道:“老家那边,你私下派人去查查清楚。” 闻言,幕僚愣了愣,但还是作揖应下:“领命……” 不多时,马车出发前往火车站,而如今的张凤铁路也已经竣工。 朱高煦正是以此为政绩将他给拔擢的,这巧妙的时间,让杨士奇额头冷汗直冒。 他们这群人正在一步步的按照朱高煦的布置入局,这场局结束,不管是清流还是新政,他们都会遭到重创,只有朝廷和百姓能够在最后获利。 只能说,这位还是一如既往的将百官当做耗材。 这次的耗材丢入大明朝的火炉中,不知道又能让大明朝前进多久呢…… 乘坐火车,杨士奇前往了北京城,而此时远在北京数千里外的大宁鹤城也并不安定。 朱棣、朱瞻壑与朱瞻基爷孙三人将鞑靼部、瓦剌部的许多蒙古人安置到了渤海和大宁。 根据他们的意愿,这群人得到了草场和耕地。 若是放牧,每户给草场三千亩。 若是耕种,每户给耕地三十亩。 在这样的政策下,四十余万蒙古牧民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如今的漠西,只剩下了把秃孛罗和也先土干两部,合计不超过十五万人。 他们的部落附近被朱棣安排了监督他们的燕然卫兵马,尽管只有五千多人,可如果发生了什么冲突,混凝土的军堡也足够他们与这不足三万兵卒僵持。 除此之外,朱棣还留下了半年的补给给燕然卫,并在返回海喇儿后,让海喇儿送了一年的粮食给燕然卫。 有燕然卫在,即便把秃孛罗和也先土干有什么把戏,相信也很难实现。 从大战结束到现在,快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四十多万蒙古人被妥善安置,孟章、朱瞻壑等人也得以缓了一口气。 晚秋的夜空也很美,在没有光污染的这个时代,站在鹤城城墙上,朱棣能清楚的看到天空中的银河。 尽管不如后世相机里的五颜六色,但银白色的闪烁银河还是让朱棣感到了唏嘘。 “老了……” 他不知道为什么说出这句话,而这时他身后的马道也走上来了一道身影。 “爷爷,晚上风大,您在这里干嘛?” 朱瞻壑的声音响起,他走上前来顺着朱棣的目光看向空中的银河。 在他这个年纪,他并不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好看的。 “我也不知道我在看什么,就是想看看。” 朱棣声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