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511章 提振民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1章 提振民心 (第2/4页)

铁路修通。

    距离他半百之年,也不过三年多时间了。

    朱高煦示意他离开,杨士奇见状也拿着那本奏疏离开了武英殿。

    对于惜命的百官来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步风平浪静。

    “依我之见,陛下既然答应了湖广铁路的修建,那就先修建湖广铁路,等到西北铁路竣工,再修建松鹤铁路和漠北铁路也不迟。”

    “以国库的情况,顶多也就是维持两年罢了,而当下的西北铁路还需要最少五年时间才能修通。”

    后世某些国家的总统工资也不过四十几万美元,而大明的永乐通宝等同这个时代的美元。

    “谢圣恩……”

    可如果他不出手,自己的长子也必然死在牢狱之中。

    “不仅是王回,现在就连陛下都想对我们下手了,不然也不会突然拔擢杨士奇。”

    他们倒是没有多说什么,杨士奇也毕恭毕敬的回礼,然后走到了偏殿殿门前。

    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这些矿脉每年可以稳定产出价值六十万贯的铜锭和黄金,以及数千吨煤炭。

    孙铖对他们的管制太多了,所以他们煽动类似王回这种的年轻官员去与孙铖争辩,对于孙铖执行的一些政策也阳奉阴违。

    自此之后,再也没有鞑虏的漠北,而是汉人的漠北。

    “户部这边虽然还有三千二百余万贯,但还有两个月就要支付先前积欠百姓的六百多万国债和利息,也就是只能动用二千六百余万贯。”

    “臣,礼部尚书杨士奇,参见陛下,陛下千秋万岁……”

    只是人并不会随随便便就满足,他们也是同样。

    经过小学和中学的多年推广,军队之中二十五岁以下的男子,最低也是小学毕业的存在。

    如果这个案子是别人在查,那杨士奇还会提出质疑,但这本奏疏上分别有六科、刑部、都察院、西厂、锦衣卫等多个衙门的印信,这就由不得他不相信了。

    物价低、俸禄高,这是当下洪熙年间官员的真实写照,所以朱高煦根本不在意那些贪官污吏对自己的谩骂,也更不会怜惜他们。

    他武英殿和华盖殿每年的用度也不过才几千贯,这还包括了阁臣与官员们的三时三餐与夜宵和各自补品。

    除了大明宫的用度朱高煦不曾克扣,其余的用度他都是能节俭就节俭。

    如今的大明百姓经过永乐、洪熙的治世,也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各有余财,故此面对这样的喜讯,全国各地几乎都出现了火红的爆竹声。

    虽说漠北资源丰富,但这样一笔巨大的款项,还是让六部与殿阁陷入了争论中。

    杨荣顿了顿,观察了皇帝没有什么举动后,这才继续说道:

    “我大明朝从永乐十六年开始,铁路便专在北方修建运营,长江以南除了滇越铁路和陇川铁路外,其它地方便再也没有铁路。”

    “卖报卖报!太上皇与北元胡人交战忽兰忽失温,北元胡人惨败,数十万人被俘南下,漠南漠北纳入燕然都司管辖,前元残余势力彻底覆灭!”

    合着江南的百姓,这二十五年下来,除了在水利上得到了帮扶,其它交通类工程就不配得到帮扶吗?

    “届时万一战事僵持,那朝廷这边的压力又会突破七百万贯。”

    “可现在如果要修建漠北铁路,再修建湖广铁路,那户部这边的负支就会突破九百万,若是再遭遇战事焦灼,那便直破千万。”

    就拿六部尚书来论,朱高煦将他们拔擢为正二品,每年七百多贯,等于一个普通家庭五十几年的收入。

    从之前长江铁路到现在的湖广铁路,杨荣他们已经让步很多了,如果一直不给泛江南地区修建铁路,那不止是他们这群人不答应,就连底层的百姓都不会答应。

    江南百姓有怨言,这点众人都是知道清楚的,但一项工程就能惠泽沿边上百万百姓,北方的资源开采就当下生产力来说已经饱和,为了让资源开采可以运输出去,他们必须修建铁路。

    他虽然用不到,但后世之君自然会用到。

    他不敢全部坐完,而是安静等待着朱高煦的吩咐。

    “漠北铁路和松鹤铁路的修建,每年要支出最少二百万贯,持续十年才能竣工。”

    一些高兴的百姓手搭着前面人的肩膀或腰带,众人兴奋兴奋欢快的歌舞,踏歌而行。

    徐硕隐晦看了一眼皇帝,发现皇帝不知道什么时候睁开眼睛看着自己,当即便点了点头:

    户部能有三千二百万贯的积存,其中有八百多万贯就是王回过去几个月贡献的,而且现在还有四百多万在路上。

    身为户部尚书,郭资将户部的情况交代了众人,众人闻言也是各有心思。

    长此以往下来,孙铖也渐渐被他们所架空,只能致仕隐退。

    在这个光荣的胜利之夜,整个天下仿佛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宋代汴梁一套豪宅数万贯,宰相都需要不吃不喝数年才能买得起一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