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李贤被废 高宗殡天 (第1/2页)
李贤见自己的诗词没有挽回母后的心,自恃甚高的他不会坐以待毙,他积极的行动起来,希望可以拯救自己。 首先,他找人刺杀了明崇俨,要不是她,母后不会生出废他的念头。他在太子监国的这段日子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母后都是看在眼里的。朝臣们对他也是一片赞颂之声。 母后不是嫌弃自己挡了她的道吗?如果我昏庸无能,沉溺于酒色之中,或者母后就不会将我视为眼中钉、rou中刺了。 于是李贤开始疏于朝政,纵情于酒色之中。酒色乃是笼中的猛虎,放出来容易,收起来难。李贤起初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没想到自己一近女色后,竟然很快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太子的侍臣急不可耐,苦心劝谏,可是早已丧失了斗志,没有了灵魂的李贤根本充耳不闻。 这日上司议郎韦承庆一连十几日未见太子后,直接跪在内宫的大门之外求见太子。可是“太子身子不豫,不见。” 跪在门外的韦承庆听到殿内传出的丝竹声,以及男女的调笑声,一个忍不住就冲将了进去。 进去后的**景象令韦承庆立刻背转了身子道:“太子,再不能这样下去了!再这样下去,恐怕就要大祸临头了!” 浑身**的太子从侍女身上爬了起来,看见韦承庆立在当场,大怒道:“好个混账的东西,光天白日竟然擅闯内宫!拉出去,廷杖四十!” 韦承庆被即刻拖出去,在内宫的阶前被打了四十廷杖。若不是执刑的侍卫同情他忠肝义胆,手下留了情,这四十廷杖就能要了他的命! 太子突然沉湎酒色,疯狂纵欲,和之前那个雄心壮志的太子判若两人。超臣们都百思不得其解,议论纷纷。 李贤一边沉湎酒色,另一边又着人招募了武士,剃光头假扮着和尚,以振兴佛教武学之名,聚集在寺庙之中。 这些招募的武士,多数都是些会些拳脚的市井混混。 白日里在寺庙中装模作样地念经习武。晚上耐不住寺庙清苦寂寞的他们偷偷溜进城里寻欢作乐,酗酒闹事。更有甚者,入室行jianian。一时间闹得鸡飞狗跳,沸沸扬扬。 百姓们上告官府,县衙昼夜巡查,终于抓住了一名采花大盗。严刑拷打之下,采花大盗很快招供出自己是太子招募来的武士。 听说是太子的人,官府不敢大意,连夜禀报了宰相薛元超。 宰相见涉及太子,也不敢做主,赶紧面见天皇,将此事详加奏报。这时,朝中也有大臣上疏,弹劾太子纵欲宣yin的种种丑闻。 高宗皇上大为震惊。他简直不相信这是他那聪明绝伦,英武干练的太子所为。他去和天后商量,天后叹气道:“贤儿不肖至此,如何裁断还凭皇上做主。” 高宗皇上仍旧不相信太子李贤会有谋反之心,遂命宰相薛元超、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审理此案。 一番搜捕之后,虽然多数武士早就四散逃窜,可是洛阳本地的十几个地痞都被抓获。 更为严重的是,在太子的马厩里,居然搜出了五百套铠甲兵器。 阴蓄的武士,私藏的兵器,谋反之实脱水而出。 而抓住的地痞则很快招供了刺杀明崇俨一事。 高宗皇上在明崇俨的治疗下,病情刚见起色,没想到就被太子谋杀了明崇俨,高宗皇上刚刚看到的希望又破灭了。 面对逆子,高宗皇上痛苦的闭上了眼睛,还是天后说话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判他终生监禁,永不叙用!” 高宗皇上感激地看向天后,众位大臣也连忙说道:“天后所言极是,如此判罚,天下人定会心服口服。” 永隆八年,太子李贤被废为庶人,幽禁于长安皇城内的一座阴暗冷宫之中。 太子的那些心腹死党一律被市曹斩首。太子的近臣张大安、刘纳言遭到贬职流放,连坐者达十数人。 太子一案涉及的人太多,天后及时奏请皇上,降旨赦免其他东宫旧臣。这样,太子谋反案才没有掀起太大风浪。 李贤太子位被废后,天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英王李显当上了太子。虽然李显是天后的儿子中最平庸之人,可是论资排辈也该是他当太子。 可是无能也有无能的好处,他最起码会很听话。 天皇的目眩病本来在明崇俨的调理下稍有起色,没想到法术通天的他竟然没有算出自己的劫难,一命呜呼于街巷之中。 明崇俨死后,天皇的病情急剧恶化,已经不能上朝视事了。 天皇病重乱投医,为了治病,他甚至服用虎狼之药,并在服药前做好了后事安排。可是即便如此,也没有治好皇上的目眩病。 既然药石无济,天皇想到了向上天祈命。最好的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