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神玉凰之卷一情殇_第二十四章 更年期的武太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更年期的武太后 (第2/2页)

药方。皇帝为侍女治病,摒除了皇宫禁律,让宫女和壮汉日夜在一起厮混。

    过了段时间,皇上看见侍女们一个个面色红润,神采焕发。而那些壮汉却面色憔悴,瘦弱不堪。皇上惊问道:“这些人是怎么了?”有宫女羞涩地答道:“回禀皇上,这些是奴婢用过的药渣!”

    反应过来的婉儿臊的羞红了脸,“哎呀,这不是唐突了太后?”

    千金公主朗声笑道:“哎呀,我是过来人,太后的心思我最懂!赶紧带我去见太后吧?”

    千金公主见了太后,请过安道:“听闻太后圣体不豫,特来为太后献宝!”

    武太后意外道:“朕的身体太医都调理不过来,你能有什么宝贝能治好?”

    千金公主走到太后跟前,一番耳语。

    太后惊喜道:“此药有用?”

    “太后用后便知!”

    众位看官,你们猜这治病的宝贝是什么对了,就是一个壮硕的男人。

    此人命唤冯小宝,是个街头卖药的江湖人。因阳物巨大,在贵妇的圈子中颇为有名。千金公主找到此人,亲自试过他的本事后,这才将他献给了武太后。

    武太后在他的润泽下,果然治好了失眠烦躁的毛病,如今是吃得香,睡得香,上朝理政也是精神百倍。

    可是冯小宝毕竟是个男人,经常出入宫禁必遭人非议。武太后思来想去,决定让冯小宝出家当和尚,出家人出入宫禁是无人可说的。

    并且让其改驸马之姓,重新更名为薛怀义。

    于是街头卖大力丸的江湖混混摇身一变就成了高僧薛怀义。

    在当时,参禅礼佛的和尚出入宫闱是不需要避嫌的,于是他凭着一身袈裟、一条禅杖,出入宫闱如履平地,随时可以奉诏入宫,为太后伴驾侍寝。

    为了让薛怀义真像那么回事,太后责令其修建白马寺,并命其做了白马寺的主持。

    武太后想称帝,儒家多年男尊女卑的观念成了太后称帝路上的拦路虎。

    薛怀义领着众多和尚在浩如烟淼的佛经圣典中,找到了一部,经中记载了女主掌国,后来还成了佛的故事。

    为了普及,他又带领一帮和尚炮制了解释经典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晦涩的经文加以演绎阐发,并和当时流行的弥勒信仰结合起来,称唐宗室衰微,太后就是弥勒下生,必定取代唐朝的统治。

    这些为武则天提供了对抗儒家男尊女卑理论的思想武器,助她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

    可是也有人对薛怀义能出入宫闱有意见,有扑阙王求礼上疏请求将薛怀义去势后再留于宫中供太后驱使。太后见后哈哈大笑,随即将王求礼的上疏丢掷一边,不理。

    可是,武太后的心中却掠过一丝凄凉。想想历朝历代的皇帝,哪一个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自己辛辛苦苦为大唐筹划多年,老年时为调节阴阳引入薛怀义,竟然还有大臣说三道四。

    薛怀义唤醒了太后体内沉睡多年的**,在薛怀义这个技艺高超的男宠怀里,太后焕发了青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参与到朝政的治理之中。

    作为大唐实际的掌控者,太后与帝位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可是这一步却比登天还难。她不仅要在思想上让大家做好女主天下的准备。也从民情、舆论几方面入手,让她称帝这件事变得合乎天理、顺乎民意。

    五月的一天,武承嗣奔入大殿,高声疾呼道:“太后,大喜!太后,大喜!”

    武太后抬头询问道:“何事有喜?”

    “洛水出了河图!自尧帝、禹帝受过河图,多少年没有出过河图了,如今又显了,不是大喜,是什么?”

    “哦?怎么回事?细细说来!”

    武承嗣气喘吁吁地说:“有个叫唐同泰的人在洛水便捡到一块白石,上面写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太后立马明白了武承嗣的用意,“此石何在?”

    “正在午门外候见!”

    “快传!”武承嗣飞奔出大殿,不一会儿带着一个渔夫打扮的人进入大殿,来人手上捧着一块带字的白色鹅卵石。

    来人跪拜过太后,太后让人将奇石捧到近前观看。

    只见白色鹅卵石上果然呈现有八个暗红色的篆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武太后看着这几个字,一时心潮澎湃。

    “此石如何得来?”

    来人便将其如何被亮光所吸引,如何捧出这块奇石的过程一一说过。

    武太后闻听之后,心生欢喜,立马封渔夫为五品游击将军,另赐钱十万贯重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