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狄仁杰智斗酷吏 (第1/2页)
当狄仁杰力阻女皇立武为嗣的消息传到诸武的耳朵里,狄仁杰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他们立刻贿赂了来俊臣,让其罗织罪名抓捕狄仁杰。 不几日,来俊臣单独面见了女皇,递上了一份奏折:宰相狄仁杰、凤阁侍郎任知古、冬官尚书裴行本、司农卿崔宣礼、文昌左臣卢献、御史中丞魏元忠及泸州刺史李嗣真七人合谋造反。 看到这份奏折,女皇心里狂跳不已。从感情上,她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狄仁杰会造反,可是多年的政治斗争经验却告诉她,如果消息属实,那么这件事就不可以小觑。不管怎样,先审一审再说。 很快,狄仁杰等七名大臣莫名其妙的进了监牢。 来俊臣此次为了能够迅速结案,给出了一个新政,如果爽快认罪者,可以免于刑罚,免于死罪。 免于刑罚或许是有的,免于死罪只能是骗鬼的胡话。历朝历代就没听说谋反可以免死的。 对于免死这条的虚妄,狄仁杰看得一清二楚。深知酷吏为人的狄仁杰,决定妥善运用新政,先免去皮rou之苦再说。以他对女皇的了解,女皇不可能轻易斩杀他的。 当来俊臣来审案时,狄仁杰立刻承认谋反属实。狂喜的来俊臣立马让狄仁杰在供状上签字画押。随即将其投入了死牢。 被投入死牢后,来俊臣再也没有来为难过他。狄仁杰躺在阴暗潮湿的死牢里,心里不停地盘算:该如何逃出生天呢? 狄仁杰的大名,人尽皆知,就是这死牢里的狱吏也对狄大人敬若神明。狄仁杰看准了这一点,便对狱吏说:“这死囚里太过寒冷,你们将我身上的棉袍拿给我的家人重新换上新絮。”说着递给狱吏几两碎银。 狱吏跪在地上道:“狄大人折煞下人!能为狄大人做点事,是小人前辈子修来的福气。大人一定是冤枉的,小人虽然没有能力为大人脱罪,可是让大人在小的这里不受冻却是小事一件。我这就为大人跑一趟。” 狱吏将棉袍送到狄府,狄府的家人却有些困惑。这明明是今年才做的新棉袍,如何再换新絮?待狱吏走后,家人拆开棉袍,只见一条写满血字的白卷帛露了出来。 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拿着父亲的血书,连夜奔至皇宫,请求面见女皇。宫人们见狄相的儿子求见,没敢耽搁,火速回禀了女皇。 女皇本来对狄仁杰供罪一事就深表怀疑,如今见狄子深夜来见,立刻予以了召见。 看着狄仁杰的血书,女皇心上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女皇道:“这事,朕知道了。你且回去吧?” 第二天,女皇召见来俊臣,质问他狄仁杰一案可有冤屈。 来俊臣道:“禀告皇上,对狄仁杰臣未动他一根头发,他想着陛下对他的知遇之恩,愧疚不已,心不能安,这才全部招供。实实在在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事!” “那这是何物?! 来俊臣一见血书,冷汗淋漓。如今已成骑虎之势,若不能让皇上相信狄仁杰谋反,那么要死的人就得是自己了。 来俊臣迅速的想了想道:“陛下,狄仁杰入狱,臣没有对他动任何刑罚,他自己招供,自己签字画押,证据确凿啊?!” 女皇皱眉,于是派出通事合人周琳去狱中一探究竟。 没想到这个周琳胆小如鼠,对酷吏更是惧如猛虎。他来到狱中,莫说和狄仁杰交谈,甚至牢门也没有进入,只在牢房外看了几眼就道:“来大人所说不假!”来俊臣大喜道:“周大人辛苦,周大人请慢走!” 周大人赶紧往外走,来俊臣的大牢实在太可怕了,他一刻也不想停留。还没出牢门,他就被来俊臣拉住道:“周大人,这里还有狄仁杰的谢死表,请周大人一并呈交给皇上。” 原来来俊臣的手下有一批善于模仿字迹的高手,自上次蒙皇上召见之后,来俊臣见皇上对狄仁杰的案子还心有疑虑,回来便让人模仿狄仁杰的字迹写了一篇谢死表。 谢死表者,乃是犯人彻底伏法认罪,临刑前给皇上写的谢恩表。 周琳回去向女皇禀报了狱中的情况,“回禀陛下,狄仁杰的确未曾受刑,这是他的谢死表。” 女皇看着手中的谢死表,又和狄仁杰的血书比较了一下,确乎是狄仁杰的笔迹。 女皇眉头紧锁,“狄仁杰案太过蹊跷,万万不可草率定案!” 在狄仁杰承认谋反属实后,同案七人中的大多数都和狄仁杰一样承认了谋反罪行,逃过了来俊臣的一番严刑拷打。 唯有御史中丞魏元忠死不认罪。每日都在狱中大骂来俊臣是猪狗不如的东西。 来俊臣身为酷吏之首,已在首犯狄仁杰身上打开了缺口,不想再去触魏元忠的霉头。便问手下:“这个魏元忠甚为棘手,不知有谁愿意撬开他的嘴巴?” 一问数声,酷吏们都不啃声。最后目不识丁的“卖饼御史”候大侯思止道:“让我去!我就不相信,他的嘴巴难道是铁铸的吗?” 同行们窃笑不已,这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主审官侯思止趾高气昂地坐在案前,高声叫道:“把魏元忠带上来!” 魏元忠被几个狱吏拖了上来,还没站定,就听堂上之人大喝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