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7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完) (第2/4页)
。 他闻听萧何的这番话,并没有急于回答。 而是笑呵呵的看着刘阚,“君侯,山东战事尚未出结果,你这样心急,就不怕是竹篮打水吗?” “竹篮打水,也好过临阵磨剑啊!” 这年月,枪这种兵器,还没有出现。临阵磨枪这个成语,自然不适合说出来,于是刘阚话到嘴边,就改成了磨剑,“王离如今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却白白耽搁了时间。这围点打援,看似是一部好棋,他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战事……呵呵,却不知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 公叔缭说:“君侯所言极是,其实现在的局面,根本就不需要搞你说的那个围点打援……古人尚且知道,这一鼓作气的道理。王离身为大将,虽通晓兵法,然则却不会灵活运用。格局上,远远比不得王翦大将军和王贲,怪不得当年,王上选择了蒙恬,而没有选择王离为主帅。 他有些时候,太想当然了些。 不过,照你这样说,王离必败?” 刘阚点头,“王离必败!” 与早先王离还没有开始行动不一样。那时候刘阚说王离会失败,根本说不出一个条条道道。 而今,王离的行动开始了,刘阚的话,也就有了一定的说服力。 不过只从王离没有一鼓作气这一点,就说出他一定会失败,还是略显苍白。但这并不重要,有时候以偏概全,并非是一件坏事。至少从王离目前的行动而言,已经有了失败的理由。 “可即便是王离输了,还有章邯在邯郸呢!” 刘阚忍不住笑了,“先生,你又何必考校我呢? 章邯的确不容小觑,也是个能征惯战的将军……可问题是,他有王离那么高的威望,有王离那样的背景吗?咸阳可以让王离挂帅而不闻不问,甚至失败了也不怪罪;可王离一旦没有了,章邯能取代他吗?只要他有一星半点的闪失出来,赵高恐怕就会趁机,找他的麻烦。” “君侯,你想的很远啊!” 公叔缭说完,长叹了一口气,紧跟着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刘阚连忙为他摩挲后背,萧何捧来温水,请他饮下,这才算是顺了这口气。公叔缭抹去嘴角的水渍,将水杯又交还给萧何。 “九原如今,有人口几何?” 萧何连忙回答说:“九原四十四城,在朐衍、九原相继投降之后,也纷纷前来献降。再加上云中郡,粗略计算后,现在大约有十二万户,不足六十万……加上李成报过来的数字,共约五万兵马。” 五万兵马,守九原云中四十四城不说,还有三千里边境线。 刘阚在一旁,只能摇头苦笑。 “这也幸亏了道子用谋,挑起了北疆胡人之间的内斗。 东胡和匈奴之间,恐怕会有一场恶战,而月氏国,也暂时不会过北河袭扰,大大减轻了压力。” “君侯!” “在!” 公叔缭突然道:“东胡和匈奴既然开战,你有何举措?” 刘阚说:“我们现在的状况,您又非不知道……守已是问题,若想有所行动,却是心有余力不足。” “取地图来!” 萧何连忙起身,走出卧室。 不一会儿的功夫,他捧着一卷地图走进来,在地上铺开。 “君侯,若在二十年前,王上不管面临多大的问题,都会不顾一切的出击……如果我是你,我就会在这里……”公叔缭说着话,手指地图上的一个点,“设一个点,以辐射整个塞北。” 公叔了所指的那个地方,是位于赵长城和假阴山之间的地区。 在后世,这里被称之为‘武川’,也是在六百年后,建立起隋唐两朝的关陇军事贵族发迹之地。 不过在此时,武川还是一片荒芜之地。 “君侯,只要把这个点扎下去,不需太多兵马,八百足矣。依照楼仓格局建立,不需三年,这里就会成为你出塞征伐的根基所在。这个点扎稳了,整个塞北草原,就成了一盘棋局。” 刘阚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公叔缭没有再理睬刘阚,扭头看向了萧何。 “九原的人口,应该不至于这么少。这里是边荒,陛下修造长城时,迁几十万刑徒在此劳作。 大公子过世之后,人口疏于管理。 恩……不过老秦早先的律法,恐怕已不太适用。 这段时间来,我一直在查看一些相关的资料,有一个大致上的轮廓:君侯占领了九原云中两郡,日后一应兵役、力役、税金、授田都要与民户有关。然萧郡长手中的户籍,多有不实之处。本地富豪大户,肯定会有隐匿人口的做法,而当地官员,对此也不甚在意,疏于管理。 所以,我建议你划分户等标准。在每年的规定时间出查,以一百到三百家为一团,写成定薄。只要这人口输入定簿,即为实际人口。一旦查出无户籍之人,则一团连坐,分担罪责。 如此一来,就可以把官员大户人家中隐匿的人口,全部梳理出来…… 我估计,这样执行下去,不但可以加强管理,还能够梳理出十万至二十万人口。不过,如此一来,你将承受巨大的风险和压力。甚至会有可能,一些地方大户富豪,对你性命有威胁。” 公叔缭的这个办法,等于是扩大出查范围。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这个法子,类似于七百多年后,隋朝开皇年间的‘输籍法’。当然了,在细节上,还不够完善。可是对于九原云中目前的情况来说,却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办法。 自河南地之战以后,有很多逃兵役卒和刑徒,都藏于民间。 如果再算上当年残留在河南地的匈奴人,这个数目,无疑极为庞大。但这些人能藏匿起来,大都会选择在当地有威望,有实力的豪族士绅为靠山。萧何把这输籍法推行下去的话,毫无疑问,将会触动本地一些士绅豪族的利益。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甚至会演变成大sao乱。 刘阚在一旁静静聆听,同时看着萧何。 萧何的神色,略显凝重。他低头细想,许久后抬头道:“先生,萧何愿以性命,尝试一回!” 公叔缭笑了,轻声道:“君侯,你找了一个好宰相啊!” 历史上,他也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