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完) (第3/4页)
的是一个好宰相…… 刘阚在心里面说,同时也不免,感到些许得意。 “君侯,何尚有一不情之请。” “萧先生但说无妨!” “如果王离败北,关中沦陷……何想请君侯出马,为何取一些东西。我听说,老秦收集七国典章,存于咸阳宫内。前人智慧,可为今日萧何之鉴。君侯,萧某希望能得到那些典章!” 这也是萧何自归顺刘阚之后,第一次开口所要东西。 但刘阚没想到,他竟然是要这么一件东西。 七国典章? 那可是要打进关中啊! 萧何神色庄重,“我也知道,此事颇有难度。可七国典章,却凝聚了无数前人智慧,若是……” “好了,别说了!” 刘阚打断了萧何的话语,咬了咬牙,狠下心说:“萧先生放心,我一定会设法,将那七国典章,奉与先生。” 公叔缭在一旁没有说话,枯瘦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也许,在刘阚和萧何的身上,他看到了当年自己意气风发的影子吧。 “咳……咳!” 公叔缭咳嗽了两声之后,将刘阚和萧何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既然萧郡长决意推行新法,那么相关的变革,也许注意。君侯,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于人口的稀缺。何不变初税亩法,而另立新法呢?比如,男子在什么年纪,可以授种多少田地,女人和奴婢,同样也享有此权利。开一百亩荒地,可得一半,或者二十亩,四十亩私田。 私田不准买卖,可传于子孙,公田在死后,需归还于官用。 一俟授田,则不许迁徙。另外还可以授予耕牛农具等物品……如此一来,各地流民岂不蜂拥而至?” 这个办法,听上去好生耳熟。 刘阚依稀记得,前世和人聊天时,曾谈及这样一个话题。 均田制,这分明就是均田制的雏形嘛……这可是在六百年之后,才会出现的土地律法啊! 刘阚用一种震惊的目光,看着公叔缭,久久说不出话来。 莫非,这位公叔先生,也是穿越来的吗? 公叔缭并没有注意到刘阚的那种目光。此时,他思路突然间大开,好像开闸放水一样,灵感不绝。 “另外,君侯练兵之法,也颇有问题。 我倒是能明白君侯的意图,想要训练出职业军卒……这思路自然很好,可问题是,根本不可能执行。君侯可计算过,你练一职业军卒,需要多少人的税金供养才可以吗?我倒是计算过,未必很准确,一百人……君侯,一百人才能供养一名君侯所认同的职业军卒啊…… 你计算一下,就算九原云中两地,有人口百万,能供养多少职业军卒?” 刘阚面颊一抽搐,轻声道:“一万人!” 萧何说:“可是,君侯当初在楼仓,不过一万多人口,却供养出两千职业军卒啊!” 公叔缭笑了,“你且问问他,私下里截留了多少辎重粮草?如果不是在楼仓,就算你有十万人,供养两千职业军卒的话,只怕用不了三十天,就把你的家底儿给淘的干干净净,什么都不会剩下。君侯,你所谓的职业军卒,必须要有一个先觉条件,那就是人口,还有税金。 以目前的状况而言,即便陛下在世时的鼎盛时期,举倾国一千七百万人之力,最多养十万职业军卒。战斗力确是强了,可你要面对这么大的疆域,又该如何守护?靠这十万职业军卒?” 刘阚闻听,不禁面红耳赤。 这也是公叔缭第一次,以如此尖刻的言语挤兑他。 说实话,在建设楼仓的时候,他心里还存着一点穿越者的优越感,想要建立起一支所谓的现代化军队。可是如今细想下来,如果他不是手握楼仓,恐怕连那两千人,都支持部下来。 职业军卒,又谈何容易? “君侯,你的想法没有错误。” 公叔缭轻声道:“其实在楼仓时,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老秦的兵制就目前而言,历经五百年洗练,最为合适。然则,与君侯目前而言,似乎又不适用。所以,我就在想一件事。” 刘阚连忙问道:“请先生赐教。” “君侯,有没有考虑过,兵农合一?” “啊?”
“闲时为农,战时为军……以河南地大片土地,只要能cao作得当。只需一两年,君侯手中,至少可握十万雄兵。君侯,我说的这十万雄兵,未必能比得上老秦锐士,但一般精兵,却还能抗衡。” 兵农合一?闲时为农,战时为兵…… 刘阚的脑袋瓜子嗡的一声响,几乎要昏过去了。 这岂不就是后世著名的‘府兵制’? 越来越怀疑,这公叔缭是穿越而来的人物。但不可否认,府兵制,也的确是他目前,最合适的一种方式。 说了很多话,公叔缭有点累了! 刘阚和萧何轻手轻脚的退出了卧房,在房门口相视一眼之后,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敬佩。 这,是对公叔缭的敬佩。 如果说萧何的敬佩,是源于公叔缭那种广博的学识。那么刘阚的敬佩,显然是因为公叔缭的那种极其敏锐的超前思维。要知道,公叔缭超前的可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将近七百年! “君侯,我想派人前往山东各地,遍访名医!” 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公叔缭的重要性之后,萧何忍不住开口商量。 山东各地,如今是烽烟迭起。想必会有不少人,愿寻一方净土,平静的生活。可是这名医…… 刘阚点头说:“那就烦劳萧先生了! 另外,骊丘这一两日就会抵达,到时候我会让他到你身边,随行保护。先生将行变法之事,只怕今后,更要辛苦了。” 萧何也不推辞,只是微微一笑,而后告辞离去。 虽然说心里面有了章程,可是刘阚并没有感觉到轻松多少。 他顺路去拜见了一下阚夫人,还和刘巨车宁嘻嘻哈哈的说了一会儿子的话,然后满怀心思的回到了书房。书房中,吕嬃和薄女正在整理房间。按照她们的说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