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焦尾琵琶(3/4) (第1/3页)
曹朋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陈登。 说起来,他见过陈登。想当初在毓秀楼的时候,他和曹真还差一点与陈登等人发生了冲突。 不过,他更好奇那坐在旁边,一直和他说话的青年是什么人。 世家子弟,有着他们独有的骄傲。 他们不会随随便便和人打招呼,而且言语中,会表露出他们的骄傲。比如陈登和青年打招呼的时候,口吻听上去很亲热,好像是和一个朋友交谈。但是面对曹朋的时候,他的语气立刻就变得冷淡许多。也许并不是他故意为之,但总体而言,曹朋还是能听出里面的差别。 “你认得我?” 陈登眉毛一挑,问道。 曹朋有些尴尬的点点头,“陈太守或许不记得了……当初在许都时,下官曾与陈太守见过。” 陈登不由得笑了! 他又何尝不记得曹朋? 想当初在毓秀楼,曹朋和曹真在一起,还是给陈登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你倒还记得!” 陈登倒也不是心胸狭窄,只不过是想要逗一逗曹朋而已。 青年奇道:“贤弟已出仕了?” 语气中,带着nongnong的惊异。 毕竟曹朋的年纪小,一眼就能看出个大概。 青年之所以凑过来坐,也是因为曹朋缩在角落里一言不发。那种沉静的气质,让青年颇为赞赏,甚至还以为曹朋是哪家缙绅子弟。小小年纪,能有这样的气度,当然引起了青年的好奇。一开始他也是没话找话说,不成想被曹朋误会成老饕,而且一说起来,竟然入了神儿。 曹朋搔搔头,“其实,我那算什么出仕,不过是帮忙罢了。” “帮忙?” 陈登开口道:“曹朋的内兄,便是新任海西令邓稷。” “海西令……呃,我想起来了!是不是代替子虞出任海西的邓叔孙?” 其实,在徐州这个圈子里,邓稷的声名并不是特别响亮。人们知道邓稷的名字,更多不是因为邓稷有多大的才华,而是因为之前孔融曾举荐了漳长梁习梁子虞,不成想被邓稷取代。 倒也不是说,人们对邓稷会有多么反感。 更多人,是怀着一种好奇。 “邓海西没来吗?” “呃,家兄如今不在海西,正在淮陵公干,故而命我前来道贺。” “海西……可是不太好办啊。”青年站起来,长出一口气,笑眯眯道:“不过与贤弟一席话,倒也颇有趣味。他日若有闲暇的时候,我一定会去海西,品尝一下贤弟所说的那些美味。” “呃,固所愿尔,不敢请也。” “哈哈哈,好了,那我就先失陪了。” 陈登倒是再和曹朋交谈,拉着青年就走了。 “元龙,我跟你说……这个曹小弟颇懂美事,刚才和我说到了一些,很吸引人啊。你若不过来,说不定我还能多知道一些……不过,你找我又有什么事情?先说好,我可是不胜酒力。” 青年和陈登一边走,一边低声嘀咕。 也搭着曹朋耳朵好一点,所以听了个大概。 果然是个老饕! 不过说了半天话,曹朋竟然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叫什么名字。 长文? 又是他妈的表字…… 曹朋开始无奈了。 他怎可能记住三国时代每一个人的名字?同时还要记住这些人的表字。这可真是个麻烦事。 长文……又是谁呢? 酒席宴上,吕布突然起身,手持大觞,挨个敬酒。 可以说,他的姿态已经放的很低,可是许多人还是对他言语冷淡。吕布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以至于不管他怎么做,都不会得到士人的认可。更不要说,吕布的出身连曹朋都不如。 “小娃娃,可敢饮酒?” 吕布一路敬过来,就看到了曹朋。 本来,曹朋挺不惹人注意。可吕布上前,攫住曹朋的胳膊,带着三分醉意,言语间很亲热。 “元龙,曹朋和温侯认识吗?” 青年轻声问道。 陈登点点头,“认得……昨天还在长街上和温侯打了一架。” “啊?”青年不由得一声轻呼,“这小娃娃,居然没有被温侯打死吗?” “呃……听说是输了!”陈登道:“而且还是和虎贲中郎将典韦之子,以及另一个人联手攻击,结果被温侯一招击败。但他们也不是太差,至少和侯成魏续宋宪三人单打独斗时,不落下风。” “典韦之子?” 青年疑惑道:“这曹朋和典韦认识吗?” “据说关系很密切……长文,你可别小看这娃娃,他在许都,那也是风云人物,名声不小呢。此前和你说的那份金兰谱,据说就是这娃娃亲手所书。他和几个娃娃在狱中结拜,号小八义……呵呵,他那几个结义的兄弟,还是挺有来头,一个是曹公族子,一个是武猛都尉许褚之子。原以为他有几分急智和才干,却不想这小娃娃的武艺也不错,不简单,不简单啊。” 青年眉头一蹙,再看向曹朋的时候,目光就明显有一些不太一样。 曹朋一下子成了焦点,也感觉很无奈。 “温侯若敬酒,下官焉能不喝?” “好!”吕布大笑道:“大丈夫又岂能不会饮酒?来人,给曹公子上大觞,某与之共饮三大觞。” 立刻有奴婢奉来大觞,吕布一手拎着酒瓿的壶耳,上来就给曹朋满上一杯。 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