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焦尾琵琶(3/4) (第2/3页)
酒? 曹朋还真不害怕。 他二话不说,端起大觞,仰头咚咚咚便喝了个精光。 “温侯,请酒。” 吕布看曹朋的目光,亲切许多。 “好,待我满饮此杯。” 两人就站在大殿门口,当着众人的面,连干了三大觞。 吕布这才放过了曹朋,接着往下敬酒。曹朋轻轻呼出了一口浊气,正要回身坐下,忽感觉有人在看着他,连忙转身。 在大殿玉阶下,有一个中年文士。 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坐着,自斟自饮,显得格外不同。刚才,正是他盯着曹朋,当曹朋扭头看过来时,中年文士并没有躲避,眯着眼睛,凝视曹朋,一言不发。那目光中,有一丝丝冷意,令曹朋感觉着有些心冷。两人相视片刻,中年文士的脸上浮现一抹冷笑,扭过头去。 “敢问先生,那玉阶下的先生,又是哪位?” 曹朋坐下来后,向席前人打听。 “你是说公台先生吗?” 妈逼,你们这些东汉人,直接说姓名会死吗? 不过‘公台’这个表字,曹朋倒是有那么一点印象。 京剧捉放曹,陈宫陈公台…… 《三国演义》里,曹cao献七宝刀欲杀董卓,不慎被董卓觉察,于是自洛阳逃走。途径中牟时,被中牟县令捉获,那个中牟县令,就是陈宫。陈宫因仰慕曹cao高义,故而放了曹cao,并弃官相随。不成想路上在吕伯奢家中休息时,曹cao因误会杀了吕伯奢一家。陈宫因此而感到曹cao是蛇蝎之心,故而舍了曹cao……后来,陈宫辅佐吕布,并一直到白门楼被曹cao所杀。 这故事很精彩! 但是曹朋在重生之后,却听到了另一个版本。 初平三年时,兖州刺史刘岱被杀,兖州群龙无首。当时陈宫就推荐了时任东郡太守的曹cao。 他对乡人说:近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 为此,他四处游说兖州世族,并获得了兖州士人的支持。 在一开始,陈宫可以说是曹cao帐下的第一谋士。然而,随着荀彧程昱等人的到来,陈宫在曹cao的阵营中,地位受到了影响。他虽然是兖州士人,可是和荀彧这种老牌世族子弟相比,差距甚大。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曹cao诛杀了前九江太守,兖州名士边让…… 说穿了,陈宫迎接曹cao,也有为兖州士人谋划的想法。 不成想边让被杀,令兖州士人对曹cao怨念颇深。陈宫更受到了指责,说他欺骗了兖州乡亲。 陈宫羞怒至极。 时吕布从关中逃离,陈宫得知消息后,便立刻与吕布联系,趁曹cao出征徐州,起兵造反,从而引发了曹cao和吕布之间的濮阳大战。此后,吕布战败,逃到了徐州。陈宫为吕布谋划,击败刘备,夺取下邳,使吕布有了一个容身之所。换句话说,陈宫是吕布手下,首席谋士。 曹朋可以感受到陈宫眼中的那一丝冷意。 心里不免有些担心,如果继续留在下邳的话,只怕这陈宫,会对他不利。 想到这里,曹朋便生出了离开的念头。只不过这在酒宴上,他也不好告辞。不过暗地里已拿定了主意,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没错,就是是非之地……他到了下邳第一天,便和侯成等人发生了冲突;而后早上,又差点和吕布的儿子吕吉发生冲突,现在又可能被陈宫惦记。 这若还不算是是非之地的话,那么天下只怕处处都成了净土。 曹朋吃了一口菜,便开始考虑,怎么脱身。 “敢问,可是曹公子?” 就在曹朋思忖的时候,一个小女婢来到曹朋的身后,轻声问道。 曹朋点点头,“我是曹朋。” “请曹公子随小婢来。” “你是……” “我家公子,有请曹公子。” 曹朋不由得糊涂了,不解的看着小婢。 “你家公子是谁?” “公子过去,自然晓得。” 还挺神秘…… 曹朋其实并不太想去,但又一想,觉得这么拒绝,似乎也不太好。 反正是光天化日下,又有什么好害怕的?想到这里,曹朋站起身来,随着那小婢走出大殿。 顺着大殿回廊,曹朋跟在小婢身后。 这小婢的背影挺不错,只是走路的时候,好像有点别扭。 仔细观察,就会发觉她一只脚好像有点跛,虽然她行走时已尽力掩饰这个毛病,曹朋还是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咱们这是要去哪儿?” 曹朋随着小婢走了一会儿,见离大殿越来越远,似是往后宅去。 他不由得有些奇怪,便开口问道。 小婢停下来,扭头微微一笑,“公子只管随我来就是。” “慢着,你先说清楚,你家公子究竟是谁,你这究竟是要带我去哪里?” “我家公子,自然就是君侯公子喽?” “吕吉?” “当然不是,君侯膝下,只有一位公子,却非少君侯。” 这不解释还好,越解释,曹朋就越是感觉有些糊涂。什么叫做你家君侯只有一个公子,还不是少君侯?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难道说,是昨天那个从酒楼里出来的娘娘腔吗? 他找我干嘛! 曹朋一头雾水,弄不清楚这其中的奥妙。 “公子,前面就是了。” 曹朋跟着小婢一路走来,走的全是幽静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