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食货志 (第2/2页)
,旋即笑了。 “仓舒还在向友学求教吗?” “一直未曾中断。这孩子每每遇到问题,都会想到去找友学解释。不过之前友学忙于政务,所以便托付月英和小真代为讲解。偶尔会写信询问仓舒的课业,并提出一些问题,让仓舒思考。有时候,还会着重介绍一些书籍,让仓舒重读。” “是吗?” 曹cao这一年来,忙于河北战事,倒是疏于对曹冲课业的检查。 他低头,看了一眼摆放在书案上的几本书,眉头不由得轻轻一蹙。 《尚书》、《货殖列传》、《食货志》…… 他发现,曹冲读的书,似乎一脉相承,全都是有关食货的书籍。抬起头,曹cao疑惑的看了一眼曹冲,片刻后沉声问道:“仓舒,何以如此关心这食货之事?” 曹冲想了想,朗声道:“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自古民以食为天,而王以民为天。由此可知,食货是根本。先生说:不知食货,不可以治天下!孩儿颇有感怀……去年孩儿就学时,先生曾赋诗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儿当时并不太理解,可重读食货后,方知这食货之重。” 曹cao眼中,流露出欣喜之色,连连点头。 打天下时,或许可以不知食货;但若治天下,怎能不知食货? 如今,他在打天下;而未来,治天下的人,必须要懂得这民生经济。曹冲开始重视食货,说明他已经开始关注以后的事情。他才只有八岁,竟然就有这等眼光? 不过,曹cao心里随之一颤。 曹朋似乎是在着重培养曹冲治天下的本领,难道说,他是在…… 这念头一出现,就再也无法抹灭。曹cao脸上虽然带着笑容,可这心里却有些嘀咕。 “嗯,仓舒所言,极有道理。” 曹cao说着话,拿起了另一本书,“小艾,这是谁写的?”
“回司空,此乃舅父所著。” “是吗?” 曹cao翻开来,但见扉页上写着《三十六计》四个大字。 好大的口气啊! 他翻开扉页,往下看去,却见三十六计的总纲。根据其计谋类型,分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六种。这书中的开篇,便是胜战计,记载六条计策,分别是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和声东击西。每一条计策下面,都会有相应的注释,以及一些案例的注解。 比如这瞒天过海四个字后面,便写着: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内。太阳,太阴。 再往下面,则有三个战例,专门用于解释。 而这些战例,大都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事,除此之外,还有楚汉之争,以及有汉以来的几次经典战役。这一看不要紧,曹cao顿时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不过,这书里只注了胜战计,其他五个类型,并无记载。 曹cao忍不住问道:“小艾,何故未有其他战计?” “舅父今正忙于事务,故而还未写出来。这六条计策,是舅父在去年时派人送来,让我闲暇时学习。” 曹cao听罢,不由得轻轻点头。 “那就是说,你舅父尚未完成此书?” “没有吧……月英舅母说,若舅父完成了,肯定会派人送回来。如今既然没有动静,想来是还未完成。” 曹cao忍不住感慨,“友学,真奇才哉。” 环夫人轻声道:“仓舒这一年来,在官学中就读,回来时常说,先生讲解的无趣,不若友学生动。妾身是觉得,既然友学有此才能,何不让他回来,继续教授仓舒?总好过那那些迂夫子误人子弟。再说了,河西苦寒,让他留在哪里……” “妇道人家,懂个什么?” 曹cao忍不住呵斥道:“河西,乃节制西凉要地,更是关中北面屏障。 当初友学建议立足河西,也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今,他刚站稳脚跟,怎能轻易离开?不过,夫人说得也有道理。仓舒聪慧,又有友学早先启蒙,已非同龄人可比。既然如此,以后就不比去官学就学,且让他随着性子,自行发展吧…… 对了,小艾!” “喏!” “日后若你舅父有新作来,一定要抄录一卷,送给我。” 邓艾连忙答应,正准备退下来,却听曹cao道了声:“且慢!” 他扭头与环夫人低声说了两句话,环夫人一笑,轻轻拍了曹cao一下,起身离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环夫人带人回来。 那奴婢的手中,还捧着一个托盘,上面摆放着几卷竹简。 “小艾,拿回去,慢慢品读。” “这……” “此乃我所著《孙武十三篇注解》,尚未全部完成。我观你舅父所著三十六计,与我新书颇有相似,你既好兵学,就拿回去慢慢研读。若是有不解之处,可向你舅父提问。不过一定要把他的回信,抄录给我,如何?” 邓艾闻听,万分欣喜,连忙躬身道谢。 环夫人白了曹cao一眼,却见曹cao脸上露出一种高深莫测的笑容,令她心里一动。 司空此举,莫非另有深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