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1【野心】 (第1/2页)
,重生从彩礼谈崩开始 太多了,他现在也不方便。 太少了,又达不到帮扶的目的。 设下十万块钱这个关口,整个两面都有个交待。 “那你要是把话都这样说了,我肯定去投资” 贾思宏攥了攥拳头,多么老实的人都会想着赚钱。 他不知道搞个公司给石油公司干活到底能不能赚钱。 可他相信陈洋,既然陈洋说能干,那他就干。 要说贾思宏为什么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陈洋。 那也因为他是被陈洋一路给征服的。 从去年陈洋突然决定要搞财务公司到现在。 每一件事几乎都是在他的不看好下完成的。 这由不得他不相信陈洋的能力和眼光。 “不管是自己成立公司,还是跟着别的老板混,眼睛都得擦亮” 陈洋又好言提醒。 不管是贾思宏也好,还是冯世贵也罢,终究都是没有做过生意的生意场新人。 他们的临场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一旦被有心人惦记上,基本上和掉沟里面没什么区别。 不说是贾思宏和冯世贵,就是陈洋自己,他现在在做生意这方面同样也很稚嫩。 要不是具备着“先见之明”,早就掉沟了了。 而随着他把生意做的越来越大,以后想要继续凭借“先见之明”占据主动,恐怕也不再容易了。 这就要求陈洋也得尽快提升自己。 “周末抽空去找一下齐磊,让他琢磨着给咱们重新制作个门牌,现在这个看上去也太寒酸了” 陈洋笑着说道。 去年公司刚成立那会儿,手里头没钱,就将就着弄了一个很小的门牌。 一分钱一分货。 还没到一年时间,那块门牌就破烂不堪了,一眼看去,简直惨不忍睹。 陈洋刚才从楼下走过来碰巧看了一眼,又仔细留意了一下。 结果不看不知道。 一看心态都快崩了, 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太破旧了。 如今的信泽财务家大业大,可不能再那么寒酸。 对一个公司来说,门牌这玩意儿有时候就是档次的象征。 冲着这一点儿,也得好好打造一块儿新的。 贾思宏点了点头。 他也早就想把门牌给换了。 但一直都很忙,总是腾不开手。 “其实不仅仅是门牌,有几台电脑也得更换,太卡了,每天早上光是启动就得十几分钟,关键时刻耽误事呢” 说到更换门牌,贾思宏又想到了更换电脑的事。 办公室里所有的电脑,包括陈洋那台都是旧的。 都是陈洋当初从倒闭网吧买来的二手货。 用的时间久了,那是真的卡。 “该换就换,像这些事你和老冯就可以做主,以后不需要再等着我点头” 陈洋马上给出反应。 这天底下的公司一开始都是简陋的。 去年刚成立公司那会儿是真的困难。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办公室,却几乎找不到一件新东西。 电脑、打印机、办公桌,保罗空调都是旧的。 能坚持到现在就算不错了。 现如今信泽财务公司步入正轨了,已然成了整个静安区最大的财务公司。 所以很多硬件设施别说是已经用不了了,就是能用,也不能再将就了,该换就得换。 两个人正说着,门被推开了。 原来是冯世贵回来了。 后者看到陈洋,也是稍微不自然的摸了摸鼻子,就像是心里有什么事。 “这两天注册注销公司的人多不?” 陈洋给冯世贵扔过去一根烟,示意他坐下来。 “还行吧,平均每天都有业务,我觉得咱们得把代办费稍微提高一下了,我问过了,别人的代办费可都比咱们高” 冯世贵也不是吃干饭的。 刚坐下来就提看法。 按照陈洋之前定的价,他们给人注册一个公司收费300块钱。 一开始,冯世贵也觉得300块钱不算少了。 可是今年过来。 其他的代办,他们都把费用提高到了500块钱。 对此。 冯世贵是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 说得再明白点,他也想涨价。 “这事儿你来定,该涨就涨,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方向,比如,咱们可以提前和注册公司的人进行洽谈,如果他愿意注册成功后把公司的账务放到咱们这儿,那注册公司的费用就可以便宜一点,不愿意放的,那该收多少钱就收多少钱” 陈洋弹了弹烟灰。 他所说的这个套路在现在听起来是挺新鲜的,冯世贵如果照做的话,也一定能收到不错的成效。 可实际上。 在前世。 这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套路。 “你说的这个办法好,我明天就开始实行” 冯世贵听了陈洋的话,摩拳擦掌,很激动。 打心里也愈发佩服陈洋了。 他总感觉这个人无所不能,什么问题到了他面前,马上就可以想到应对之策。 简直不要太恐怖。 “你怎么看上去一脸疲惫啊,是工作太累了吗” 正事谈完。 陈洋就开始询问冯世贵的私事。 可他也不能太直接。 故而就随便找了个借口。 听到陈洋这样问,冯世贵看了一眼贾思宏,又看了一眼陈洋,最终揉了揉太阳xue,吞吞吐吐表示自己并没事。 看这架势。 他是不想说自己到底怎么了。 冯世贵不想说,陈洋也就没有再逼问。 只要不是工作上的事。 陈洋也确实没有强行逼问的道理。 把话说的再清楚一点儿。 冯世贵和蔡苗苗人家两个人吵也好,闹也罢,那也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事。 别人管不着,也不好管。 在办公室待了一会儿。 陈洋一路熘达着就来到了西环路。 梁建国昨天刚从隔壁领省忠乌市回来。 说是把建材货源渠道给定好了。 再有两三天,梁建国订的第一批建材就会回来。 到时候陈洋他们也可以张罗着开业了。 掰着手指头算算。 正式开业的时间比计划晚了半个月。 有点可惜。 但相对来说,已经算是在快马加鞭的去努力了。 在海市。 这两天所有的涉油企业都已经完成复工了。 吉顺达机械建材销售公司一旦开业,应该马上就能有效益。 昨天陈洋和博安打井队的陆军通了电话。 后者虽然刚花几百万买了一套钻井机设备。 可他的打井队还需要其他设备。 陆军询问陈洋。 如果后者的设备公司暂时还不能开业的话。 那他就只能去别的地方够买设备了。 总之不能等太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