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儿的朝代_二百五十四章 一方大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五十四章 一方大员 (第1/2页)

    金国统帅兀术占领建康府后,亲率主力追赶宋高宗。高宗由越州逃向明州,随后又从明州乘船,逃到海上避难。完颜兀术由建康进军,接连攻下溧水、广德、安吉、湖州,直取杭州,岳飞则领军在其后方,伺机给予痛击。岳飞遣刘经率兵千人夜袭溧阳,顺利攻克了被金军占领的溧阳县城。飞亲自领军转战广德境中,六战皆捷。驻军广德军的钟村,军粮用尽,将士忍饥,却不敢扰民。

    1130年(建炎四年)初春,宜兴正被溃军sao扰,县令请岳飞来宜兴,说:“县中存粮,可供一万军士吃十年!”二月,飞进驻宜兴,屯于张渚镇。在广德和宜兴,飞收降了因政局混乱而在当地为匪的多支部队以及金军强征来的河北、河东等地的仆从军。对这些军队岳飞也不歧视、苛待他们,这些仆从军后来都是真心追随岳飞并传话说:“此岳爷爷军,可以放心追随。”许多其他的类似军队都争来降附。岳飞领导的军队抗金英勇,爱民如亲,宜兴人民感恩戴德。他们说:“父母生我也易,公之保我也难。”视岳飞为再生父母,评价甚高。

    二月,金军以舟师浮海,穷追高宗三百里未获。兀术借口“搜山检海已毕”,纵兵烧掠明州、临安等城南方地区由此受到很大的破坏,最后金军携带所掠全部金银财宝,从大运河水陆并进,经秀州(浙江嘉兴)、平江(江苏苏州)等地向北撤退。经过常州时,岳飞率军从宜兴赶来截击。岳飞率领的部队四战皆捷,擒获金兵的高级将领如万户少主孛堇等十一人。常州截击战之后,岳飞首次得到朝廷诏令,命他配合镇江韩世忠,从左翼进击金军,伺机恢复建康。

    金军在水路与韩世忠相持达四十日,被困于黄天荡,因jianian细献策才得以入江。陆路上,岳飞在四月二十五日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在金军北撤路上,发生了一次著名的战斗即黄天荡之战。此战的主要领导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韩世忠,此战也让一位女中豪杰梁红玉一战成名。

    在金军南侵时,韩世忠就在防守镇江。听到金军南渡,鉴于自己的军事实力韩世忠立刻选择火烧镇江,然后率军东下到了江阴。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韩世忠根本没有能力在镇江堵截金军,是因为南下的金军轻装上阵,而镇江处于运河、长江交界处。如果死守镇江,韩世忠就有可能被包饺子。想明白这点之后,韩世忠立刻选择了以空间换时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把金军堵在南岸的黄天荡之战事件,发生在金军北返之时,那时候的金军抢了一大堆战利品,大包小包地带着,机动性根本无从发挥。在这种背景下,韩世忠遂堵住运河进入长江的隘口,自然可以令完颜宗弼一时无法北返。

    带着一大堆物资,舍弃了骑兵优势,这就是黄天荡之战发生的金兵现状,此战之所以能围困金兵这么多天其中固然有韩世忠的功劳,但前提因素还是金军自废武功。但不管怎么说,韩世忠这样一出手,可算把完颜宗弼给折腾苦了。在许多史书中,为了夸大韩世忠当时的优势,就说完颜宗弼愿意放下所有战利品,只求韩世忠放他一条归路。

    金军无法冲破韩世忠的封堵,就是因为过于贪心。此时的完颜宗弼进退维谷,他舍不得放弃到手的战利品,可如果不放弃战利品,却又无法突破韩世忠的封堵,这该怎么办呢?韩世忠敏锐地发现了金军统帅的犹豫,所以他立刻联系赵构,赶快加派人马,找机会吃掉这股金军!消息传到南宋中央政府,不少人纷纷支持韩世忠的建议,赵构也怦然心动了,但是宰相赵鼎却表示反对。

    赵鼎发表的反对意见大意就是说:“想要全歼这支金军,光靠围困是不够的,一旦完颜宗弼下定决心放弃战利品,我们很可能会被反包围。除非我们能够硬碰硬地有完全的实力吃掉这股金军,但现在的我们显然没有这种实力。更重要的是,完颜宗弼的困境,真有韩世忠所说的那么大吗?我看未必”“还有另外一方面要考虑的因素,一旦围绕着这个点开战,宋军当然可以不断增兵,但金军一样也可以啊。这样折腾下去就意味着宋金提前进入了大决战。而以现在的情形来看,我们显然还没有做好这种准备。”

    对于南宋朝堂的这一次争论,后世的史学界的主流意见是赵鼎误国,如果抓住这次机会说不定宋金形势就此逆转。对此也有很多人持保留意见,但是从赵构的角度来看,显然是赵鼎的看法更稳妥,赵构虽然会在某一时间感到心动。但冷静下来之后,事实上即使没有赵鼎,他也会亲自否决的。

    我们知道当时南宋的敌人并不只有金国一家,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南宋调动全部家当与金军火并提前开展大决战,后果肯定不堪设想。宋金开战四五年后,对南宋而言并不缺乏能征善战的部队,因为这么久的战争磨炼,早已让大江南北遍布久经沙场的军队了。问题是这些军队的成份太过复杂,他们不但无法在关键时刻实现有效协作,相反还经常勾心斗角,甚至互相拆台。

    江淮地区遍布独占一方的军阀、义军和流寇,这些军队随时都想割据一方、甚至席卷一大片地区。仅仅是因为以赵构为代表的正统势力还非常强大,所以他们无法实现自己割据一方的这个目标罢了。如果赵构此时与金军提前决战,能不能赢且不说,至少在短期内很难分出胜负,以宋金两国的国力,接下来必然是无尽的对耗。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南宋损耗过大就算侥幸赢了,以后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