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五十七章 大宋第一jianian臣-秦桧(二) (第2/2页)
,故不曾放松边备。三月,金人归还河南、陕西旧地。七月,兀术以谋反罪诛灭金将宗磐和挞懒,拘王伦于中山府。韩世忠请求趁机攻金,秦桧以《春秋》不伐丧为借口反对,高宗也不赞成,出兵一事遂作罢。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人背盟,分四路入侵,河南、陕西等地相继沦陷,高宗下诏列举兀术罪状。御史中丞王次翁(秦桧的铁杆狗腿子)上奏说:“以前国事无人主议,若事态稍变就换宰相,未必妥当。“高宗深信不疑,秦桧的相位愈加稳固。 绍兴十年(1140年)六月,秦桧上奏,和议已变,支持讨伐金国,但终没实行。闰六月,秦桧指使王次翁散布谣言,赵鼎被贬到兴化军,不久,流放潮州。七月,宋军诸路战线捷报不断:张俊攻克亳州,王胜攻克海州,岳飞败兀术于郾城。八月,秦桧力主和议,罢黜反对和议的喻樗、陈刚中等七人。九月,高宗派起居舍人李易晓谕韩世忠罢兵,诸路将帅皆被召回,蔡州、郑州、淮宁府等地再次落入金人之手。 绍兴十一年(1141年)二月,兀术再次南下,宋将邵隆、王德等连战皆捷,收复商州、庐州等地。三月,秦桧传谕张俊、杨沂中、刘锜班师,濠州失陷,金兵北还。四月,秦桧密奏高宗“论功行赏“,收回诸将兵权,韩世忠、张俊、岳飞相继回朝,分别被任命为枢密使和副使,高宗撤掉三个宣抚司。九月,兀术有求和之意,秦桧上奏宋廷,派刘光远、曹勋出使金国,商议以淮水为界,宋割唐、邓二州。随后又派何铸回访,答应金的条件。十月,秦桧让谏官万俟卨弹劾岳飞,张俊又诬告岳飞部将张宪谋反,岳飞父子被押送大理寺。十一月,金帅兀术派萧毅等到临安,宋金签订绍兴和议。十二月,因岳飞在议和、立嗣等问题上和自己冲突,秦桧便诬告岳飞曾说自己和宋太祖都是三十岁任节度使,谩侮先皇、意图谋反,又以受诏不救淮西等罪名,将岳飞赐死狱中。在岳飞被杀死的前提下,宋金和议终于完成,高宗的心愿终于得偿。秦桧的权势更是如日中天,权倾天下。 绍兴十五年(1145年)四月,高宗赏赐秦桧府第。六月,高宗到秦桧家,对其家眷都加封官职。绍兴十六年(1146年)正月,秦桧建家庙。三月,高宗赐以祭器,帝王赐将相祭器即始于秦桧。五月,有彗星出现,高宗诏命百官直言劝谏,张浚上疏进言朝廷形势严峻、要早作预备,秦桧大怒,削其兵权,贬到连州。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封秦桧为益国公。十二月,进士施锷上文歌颂时政,永免其文解,从此颂咏献媚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秦桧的种种恶心行为也被许多正直的人士所不齿,正义之士更是想直接刺杀了这个jianian臣。绍兴二十年(1150年)正月,秦桧上朝,殿司小校施全刺秦桧不中,被斩杀于市,秦桧自此出门必带侍卫。 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秦桧以诽谤朝政罪,兴王庶二子、叶三省、杨炜、袁敏求四大狱案。二十三年,秦桧奏请高宗从台州谢伋家收回綦崈礼所受的圣旨(即秦桧第一次被罢相的圣旨),想消灭对自己不利的证据;进士黄友龙毁谤秦桧,被处以黥刑,发配岭南。内侍裴咏因指斥秦桧,编管琼州。秦桧独相之权,一时真正的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高宗都害怕秦桧会灭了自己,每天在自己的鞋子中藏了一把匕首,以防不时之需。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三月,秦桧的孙子秦埙以锁厅试和省试第一的身份参加殿试,秦桧奏请由亲信汤思退、魏师逊担任主考。高宗读到秦埙的文章,发现其行文语气与秦桧毫无二致,就擢张孝祥为第一,降秦埙为第三。不久,秦埙被任为实录院修撰,宰相子孙同领史职,前所未有。 话说盛及而衰,此后不久秦桧因病重不能写字。十月二十一日,高宗去秦桧家探视病情,秦桧无一语,只流泪而已。高宗命沈虚中草拟秦桧父子的致仕制书。当夜,秦熺派秦埙同林一飞、郑木冉见台谏官徐喜、张扶,策划自己的拜相事宜。二十二日,宋廷加封秦桧为建康郡王,进秦熺为少师,皆致仕。当晚,秦桧去世,终年六十六岁,追赠申王,谥号“忠献“。在高过手下,jianian臣秦桧可谓是真正做到了一个之下,万人之上并且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