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朝堂风波(9) (第3/3页)
民变……” 朱平的这番话说得格外严重,目的就是对太子恐吓威胁,毕竟太子现在只是一个年幼的皇帝,想要对太子加以摆布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刚刚让太子放弃朱全荣进宫讲学,就是最好的例子。 赵宣听到朱平这句话,态度却忽然坚决了起来:“不行不行,这件事非同小可,这需要本太子回去以后好好地深思才能做决定!” 朱平听到这话,步步紧逼道:“太子殿下,这件事可不能再犹豫了,太子殿下,您如果再犹豫的话,可有不少的百姓被荼毒,到时候再想要整改,可就为时已晚。下官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向太子殿下进言,希望太子殿下肯虚心纳言。” 赵宣又是站在那里思索了许久,他还是摇了摇头,表示这件事情不能轻易决断。 站在不远处,刚刚提议让太子收回宣布方全荣进宫讲学的那个官员,此时又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这可不是微臣一人如此想,这是朝堂数百大臣的想法,这也是千千万万百姓的所思所想,如果太子殿下不答应此事,下官决定告老还乡……” 他终于说着说着都站起身来,干脆将自己脑袋上的官帽取了下来,表示太子殿下,如果你不答应,老子现在就不干了的模样。 在场的不少官员见到此人的这番行为,一个个也都是站了起来,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 赵宣毕竟是太子,并不是皇帝。 所以皇帝所代表的权威,也不是太子可以比拟的。 赵宣难道原本还跪得好好的文武官员忽然之间全部站了起来,他似乎也被吓得连连向后倒退。 又是站在他身后的孟海,抬起手扶住了太子殿下,才让太子殿下没有被绊倒。 赵宣用手指着那些官员声音带着颤抖:“你们为何要如此紧紧地逼我……咳咳咳……” 赵宣一边说着,一边又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脸,连续咳嗽不止。 就在熊孩子咳嗽了十几秒钟之后,他忽然说道。 “好好好,既然如此,你的事我允了!” 赵宣说话的时候,是用手指着刚刚那个扬言自己罢官的官员说的。 那官员听到这话,还以为太子殿下愿意恢复之前的律法,他张开嘴还没有笑出声来的时候,就听太子殿下说道。 “既然你有意告老回乡,那这件事本太子就答应你了!” 赵宣一边说着,便一甩袍袖。 那原本还要笑出声来的官员,脸上瞬间浮现出了一抹惨白。 他抬起头,满脸慌张地看着太子,又慌张地看着周围的官员,他所看见的只是一脸挑衅的太子的脸,和周围同僚的低头不语。 就在这官员内心惶恐之际,刑部右侍郎朱平,此时却站了出来。 朱平向前跨出一步,此时的他,距离太子仅仅也就只有五步之遥。 太子身旁的那些侍卫见到这一幕,纷纷向前跨出一步,保护在了太子的面前。与此同时,他们腰间带着的佩刀也已经向外抽出了一半。 这些侍卫的职责就是保护太子,不管对方是四品的侍郎还是一品的丞相,他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太子的安危。 朱平再向前跨出一步,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前行。 他直接跪了下来,跪在太子面前就是几个响头磕了下去。 “还望太子殿下三思,方清国现下已死,他所参与改动的律法本身就有不合理之处,下官作为刑部右侍郎,自然清楚其中的缘由,而太子殿下的于高堂之上,恐怕无法察觉到其中的不妥之处。下官拼死进谏,还望太子殿下纳言。” “如若不然,下官这个官位也没有办法继续做下去了,下官年事已高,如若太子殿下真的有更好的人选,是我大唐江山稳固,那下官愿意告老还乡,看我秦国大好河山。” 朱平一边说着,一边就将自己身上的官服脱了下来,规规矩矩地叠好,然后放在了自己的面前,又将自己头顶的帽子取了下来,放在了衣服之上,随后就是几个响头磕了下去。 朱平这么一带头,站在他身后的诸多官员瞧见这一幕,也纷纷学着他的模样,重新跪了下来,将身上的官袍解了下来,平铺在面前的地板上,最后又将官帽取了下来,放在了叠好的官服之上。 接着,乌泱泱将近30号人在朱平的带领之下,便朝着太子磕起了响头。 赵宣见到这一幕,用手点指着面前这些人,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就在这时,他的手忽然捂住了自己的腹部,又或者心口的位置? 就见熊孩子伸出手在自己胸口腹部的位置随便摸索了一个位置,随后便用力地咳嗽了起来,这可是那可谓是撕心裂肺。 “咳咳咳……噗……” 朱平他们就将自己的太子殿下,先是一阵咳嗽,随后一口血喷吐而出。 由于这些官员刚刚都是低着头,一直在磕头,所以他们并没察觉到在他们磕下去的那一瞬间,我们的太子殿下已经将一个不知道什么东西的东西塞进了嘴巴之中。 由于天色太过于昏暗,所以即使熊孩子将那东西塞进嘴巴里,使他的嘴巴微微有些鼓起,下面的那些官员也并没有看得太清晰。 就见熊孩子将那貌似是一滩血的东西吐出之后,就用手抚着自己的嘴巴,一阵的咳嗽,伴随着咳嗽声响起,熊孩子的身体软软的,向后倒去。 身后的赵之礼和门孩的脸上同时浮现出了惊慌之色,这两人站在赵宣身后一左一右地扶住了太子殿下,使得太子殿下的身躯并没有就此倒下。 就见此时的熊孩子身躯几乎都已经瘫软到了孟海和赵之礼两人的身上,赵宣有气无力的似乎想要抬起手,但是他的手指刚刚抬起来,就又无力地垂了下去。 在赵宣那一身素衣的胸前,可以看见一摊的血红色。 借助周围那昏暗的灯光,还能勉强地看见有不少血迹落到了太子殿下刚刚站着的地板砖上,使得地板砖上也滴上了淡淡的殷红。 这一幕可吓坏了以朱平为首的诸多官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